選單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作為家長,自然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非常聽話,不要總是和自己唱反調。但同事老劉最近卻為此感到苦惱,因為他家孩子不知道怎麼了,不管家裡人說什麼事情,孩子總是要和家人唱反調。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最近這幾天氣溫變化有點大,靜靜希望孩子能多穿一件長袖出門,以防生病。

但孩子卻表示自己不願意,認為多穿長袖不舒服,執意穿著短袖出去。結果一出門,就感覺外面的風特別大,孩子被風吹得打了個哆嗦,可孩子嘴裡還拼命說不冷。

果不其然,到了孩子晚上,孩子就開始發燒了,靜靜是又氣又心疼。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父母和孩子相處時,是這樣的狀態,為此父母也很糾結,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變了,變得喜歡更大人唱反調。

不過話說回來,孩子變成這樣其實是有原因的,父母只有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喜歡和父母唱反調的原因,才能相對應的解決這個難題。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孩子為什麼喜歡和父母唱反調?

其實孩子喜歡和父母唱反調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故意這麼做的。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唱反調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批評或者責問孩子,而是應該找到孩子唱反調的真正原因。

▲孩子想要得到家長的關注

有些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唱反調的頻率非常高,甚至有無理取鬧的發展趨勢,這其實是因為他們想要得到家長的注意。

因為現在很多家長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他們可能會忽視對孩子的關注,無法真正地陪伴孩子。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甚至有的家長說是陪伴孩子,但卻會一直抱著手機,並不能完全沉浸在陪伴孩子的狀態當中。

那麼當家長的這些表現落在孩子的眼裡後,就會出現孩子想要透過唱反調的方式,引起家長對自己的重視。

因此當自家孩子頻頻出現這種舉動時,家長可以稍微反思一下自己,看看平時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

▲孩子自我意識的表達

很多家長存在這樣的觀念,他們會覺得自己作為孩子的家長,所以所說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自家寶寶好,因此他們會習慣性的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貫徹在孩子的身上。

但事實上,家長的這種做法卻容易讓孩子和他們唱反調。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往往會有三個叛逆期,而他們在叛逆期的時候,也正是他們自我意識覺醒的高峰期,所以孩子會不自覺地出現自我意識的表達。

因此家長會發現,孩子明明非常聽話,怎麼突然間就喜歡和自己唱反調了,甚至還總是強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正在與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

但因為有的家長並不清楚孩子正在進行自我意識的表達,而且彼此間的溝通又存在著問題,所以就會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越積越多。

美國教育學家愛德華曾經說過:家庭關係的緊張,其實與父母的專制有一定關係。

當家長髮現孩子開始與自己唱反調後,不妨想一下孩子的這種舉動,是否與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有關?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孩子試探父母的底線

家長總是會把孩子想得非常單純簡單,但是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和想法後,他們就會不斷地弄清周圍人的底線與權威,從而讓自己在其中獲得一定的地位。

因此有些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總是會不斷地與自己唱反調。他們不管家長說什麼,總是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且一次又一次地,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家長妥協。

那麼孩子就是透過唱反調的方法,不斷地試探家長的底線究竟在哪,而他們透過這一次又一次的試探,也將自己在家裡的位置提高了許多。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這一問題

面對孩子總是和自己唱反調,很多家長會感到頭痛,其實家長如果能夠巧用拆屋效應,往往就能很好地化解這一問題。

那麼說起拆屋效應,很多家長並不是特別熟悉,其實拆屋效應源自魯迅先生,他曾在1927年發表了一篇演講,那麼在這篇演講裡面就提到了拆屋效應。

其實該效應是指:先提出一個比較大的要求,接著再提出一個比較小的要求,那麼在這兩種要求的對比之下,人們會自然而然地選擇較小的要求。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唱反調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該效應進行應對。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能讓孩子有心理上的緩衝感

我在前面提到,拆屋效應其實是指人們在同時面對大要求和小要求時,會不自覺的選擇小要求。

這是因為他們在面對小要求的時候,已經有了大要求作為鋪墊,所以心理方面容易有一個緩衝感,所以能讓他們不自覺地接受小要求。

因此在家長要求孩子的時候,雖然他們難以接受家長提出的大要求,但因為有了大要求做鋪墊,所以會自然而然地接受家長想提出的小要求。

因為他們心理已經有了大要求的緩衝,所以無論是在接受度還是執行力方面,都能有比較好的表現,而且也不容易再去和家長唱反調。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能讓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更加順利

拆屋效應其實運用的是心理學知識,它能讓孩子的心理狀態調整到接受小要求。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存在阻礙。

這就好比孩子在外逛超市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嚷嚷著想要某個玩具,家長如果不滿足他們,他們可能就會用各種方式與家長唱反調,強迫家長答應。

但是在運用了拆屋效應後,家長就可以透過比較折中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例如他們可以先讓孩子回家,列出他們想要買玩具的原因,之後再根據孩子列出的原因和需求度,在適當的時間滿足他們。

那麼這一方法的應用,不僅能讓孩子的內心得以接受,同時也能解決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總是唱反調的問題。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利用拆屋效應需要注意什麼?

那麼家長在利用拆屋效應教育孩子的時候,雖然能夠取得較為不錯的效果,但並不意味著這一效應是毫無禁忌的,因為如果運用錯了,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儘量把選擇權給孩子

家長在運用拆屋效應的時候,其實容易陷入到這樣的誤區當中:他們會故意將大要求和小要求,都設定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

但是當他們去引導孩子進行選擇的時候,又會將最終結果推給孩子,畢竟這是孩子做出的最終選擇。因此就容易出現孩子在做了選擇後,卻無法將要求給做到的情況,甚至容易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所以家長在運用該效應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想法,在給他們設定要求和目標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才行。家長應該給予孩子一些真正的選擇權,而不是利用這一效應去套路孩子,讓孩子被迫做出一些不願做的選擇。

√不要讓孩子看到真正的底線

拆屋效應固然好用,也能避免孩子總是和家長唱反調,但如果頻繁運用,其實也容易讓孩子找到規律,從而發現家長的底線在哪。

畢竟一個效應的運用,是利用其效應背後的原理,但如果一味地照搬運用,只會把孩子逼入死角,讓孩子發現其破綻。

美國教育專家康維斯就曾建議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

因為孩子一旦發現家長是利用技巧,不斷地逼迫自己,那麼他們可能就不會再管效應背後的東西,而是會繼續與家長唱反調,甚至會出現比以前更為糟糕的局面。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不要想著一步到位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陷入這樣的誤區:他們可能會因為某種效應好用,所以想著一步到位,讓孩子快速達到自己的要求。

但老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家長如果只是利用效應來達到自己的要求,那麼孩子在面對兩個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時,很有可能會做出反抗,甚至會萌生出更為強烈的反叛心理。

因此家長也應該多與孩子溝通,瞭解自家孩子的內心所想以及真實情況,這樣才能在做出目標和要求時,能夠更加貼合實際。

因此家長也可以將大的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目標讓孩子去實現,這樣孩子的內心也能有一個接受過程,也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孩子愛唱反調,父母別一味批評孩子,利用拆屋效應往往能巧妙化解

結語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地使用各種效應,千萬不要過度且盲目地使用某種效應,不然就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那麼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畢竟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讓家長切實地瞭解到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