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作為工程機械領域的大佬,近幾年徐工、三一都在重卡市場上佈局發力,並取得了一定成績。他們的實力究竟如何,孰優孰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下面,《卡車之友網》記者拋磚引玉,從品牌美譽度,技術實力與儲備,產品競爭力,營銷手段等多個維度與您共同探討。歡迎在文後留下相關看法。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品牌美譽度:徐工險勝,三一更值得敬重

不吹不黑,無論是徐工,還是三一都是行業乃是國際頂級的工程機械品牌。成立於1989年3月的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同樣成立於1989年的三一集團,不僅是一家總部設於長沙的跨國集團,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商。早年,徐工所在的徐州與三一所在的長沙還為爭“工程機械之都”的名號打得不可開交,但這一美譽,最終被前者摘得。

如果非要在兩大巨擘之間爭一個誰高誰低,從記者的角度看,作為國企排名靠前的徐工品牌美譽度或許比三一略佔上風一些。但作為民企,創業難,發展更難,營業額更高的三一,記者本人更佩服一些。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重卡市場從來都是一個口口相傳的口碑市場,對品牌美譽度極其重視。從品牌推廣的角度看,二者都冀望“背靠大樹好乘涼”。但工程機械與重卡分屬兩個不同的領域,市場不同、受眾不同、技術也大不相同,可謂風馬牛不相及。因此,無論是徐工重卡,還是三一重卡,都不算是相關領域內的著名品牌。

技術能力:都有儲備,徐工更強

從技術的角度看,無論是三一,還是徐工,在重卡的底盤領域都有一定的技術儲備,因為工程機械中的起重機,使用的就是專用的重卡底盤。但在技術的積累上,徐工重卡遠比三一要強一些,畢竟,早在2008年,嚴重虧損的春蘭卡車就被徐工集團所收購。

從1997年成立到2008年退出汽車製造業,銷量一度位居行業前三,僅次於解放、

東風

的春蘭,可以生產78種中重型汽車及底盤,主推長軸距載貨車、廂式載貨車、牽引車、自卸車等4大系列16個品種。雖然說,春蘭的技術與後來的漢風重卡不可同日而語,但春蘭汽車的技術積澱為徐工重卡未來市場的征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卻是不爭的事實。反觀初出茅廬的三一重卡,重卡的駕駛室最初還是由湖北齊星設計與開發的,這種差距不言自明。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動力總成:徐工現實,三一更有遠見

要想在中國的重卡市場上有所作為,動力總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為如此,新晉的重卡企業大多會選擇市場美譽度最高的“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箱+漢德車橋”加持。一些有歷史積澱與時間積累的老企業,早期雖然也用黃金產業鏈,但最後,大多都走上了自主研發或合資研發動力總成的道路。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無論是徐工還是三一重卡,無一例外都在市場初期,選擇“黃金產業鏈”為自己的產品加分,可經過十多年積累的徐工重卡,截止到目前,依然沒有看到合資或自主研發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的決心與實質資訊。幾年前,記者曾在徐州市的年度城建資訊上看到“加快徐州漢德車橋建設”的字樣,但至今徐州漢德車橋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反觀三一重卡,上市不過三年時間,卻已在發動機領域與道依茨展開了合資合作,不僅如此,變速箱和車橋的相關研發也在緊鑼密鼓的佈局之中。記者認為,既然決心要在重卡的市場上有所作為,對動力總成的重視度就不能弱。自主研發生產動力總成的工作固然任重道遠,九死一生,也可以讓企業的產品更成熟,價格更低廉,市場更具有競爭力,因此,三一重卡邁出的這一步不僅值得點贊,也從正面向世人證明在造重卡的這條路上,劍指30萬銷量的三一重卡戰略定位更清晰,它不是賺快錢的短視者,它有遠見,有謀略,有步驟,也更值得客戶期待。

產品競爭力:路徑不同,產品各有特色,不具可比性

從上市的第一天開始,三一重卡就遭遇了為數眾多的口誅筆伐,沒在波濤洶湧的口水大戰中淹沒的三一重卡反倒是越挫越勇,銷量逆襲。這其中固然有低價格以及行業上升期的原因使然,但反觀許多原本我們看好的重卡企業,同樣身處市場的上升期,同樣也搞價格戰,不也沒活過“後宮甄嬛傳”的前三集嗎?因此,從這一角度看,不管你服不服,獨闢蹊徑的三一重卡,其產品的競爭力還是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滴!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再看徐工重卡,這幾年也能稱得上是穩抓穩打,銷量始終保持在一個穩定的量級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徐工重卡的大本營是在素有“五省通衢”之稱的徐州,地處江蘇西北部的徐州,陸地溝通蘇魯豫皖四省,水路溝通物流重地河北,五省的重卡銷量幾乎佔據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能在虎狼環伺的重卡根據地站穩腳跟,本身就說明徐工重卡的產品能經得起市場的檢驗。至於孰高孰低,那就見仁見智,讓市場和銷量說了算吧!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營銷手段:三一重卡,你比八斗高一斗

要想在神仙打架的重卡市場上有所作為,產品力與營銷力缺一不可。有時候,營銷力比產品力更重要,這一點,曾被第二軍團的

福田

戴姆勒發揮的淋漓盡致,如今,新進入重卡行業的三一重卡也是長袖善舞。出道既是巔峰,從線上搶購到線下團購、從領導站臺到降價促銷,從營銷培訓到線下體驗,比才高八斗高一斗的三一重卡不拘泥於某一種單獨的模式,在開戰就是決戰的競爭中,為行業上演了一場有著網際網路思維的全新營銷“宮鬥”戲碼。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反觀徐工重卡,雖然歷經十多年的發展,還是一派國有企業正襟危坐的作風。這種做派固然穩紮穩打,不會造成什麼閃失,卻也乏善可陳,錯失了沿途的許多美景。雖然歷經多年的市場潛行,最終站上了行業前十的排名之列,可客觀而言,在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的重卡行業,留給後來者的時間越來越緊迫,機會也越來越少。記者以為,在營銷的策略上,手段上,徐工重卡如果能放下自身的“偶像”包袱,思想再解放一些,膽子再大一些,投入能更多一些,市場的地位也許還能更高一些。

對市場判斷:三一與徐工,半斤對八兩

最近20年,中國重卡市場風起雲湧,有無數的重卡淘金者渴望在這個領域中能賺到大錢,但大多數都因為自己的能力撐不住自己的野心,以失敗告終。比如說當年的南汽凌野,春蘭汽車,洛陽一拖,以及山西長征、江鈴重汽等等。客觀評論,無論是徐工重卡還是三一重卡,都是中國卡車生力軍中的佼佼者。為什麼這麼說,在僧多粥少的重卡市場上競爭,能夠活下來的,都是耐得住寂寞的忍者,吃苦耐勞的能者,天賦異稟的強者,不僅充分證明了他們生產製造以及技術的能力,也充分證明了他們對市場判斷的能力。

金剛鬥法:三一與徐工造重卡誰更強 | 卡車之友網

不難看出,最近幾年,無論是徐工重卡,還是三一重卡,他們銷售的主流產品都是市場快速擴張的牽引車,可以說,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企業就是有見識的好企業。在這一點上,三一與徐工打了個平手。反觀行業其他的一些主流企業,如,以載貨車見長的

江淮

格爾發,雖然長期穩居行業老六,卻被不斷加強牽引車建設的上汽紅巖所逆襲。不過,未來已來,市場也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無論是上汽紅巖,江淮格爾發,還是三一、徐工,這些大浪淘沙剩下的能者,一時的高低與長短都不算個事兒。未來的路還很長,期待著這些企業都能夠取長補短,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用大智慧綢繆大市場,用大動作舒展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