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引言我國東晉、劉宋時期的史學家裴松之曾為《三國志》做註解,編纂了《裴注·三國志》,其中記載著三國時劉備曾對身邊的人說:“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意思是說孫權此人上身長、下身短,一看就不是位居人下的人。01劉備之所以會對孫權做如此推斷,其實完全是因為我國民間的一句俗語:“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那麼這句俗語具體含有什麼真理呢?有何深意,是不是真這麼玄?對此專家則表示,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先輩總結的識人術。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劉備劇照我們的祖先在經過幾千多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產生活中,認真細心地總結出了很多相關的經驗,並將其編成朗朗上口好記憶的俗語傳給後人。後來這些家喻戶曉的俗語便成為了後人們的“生活寶典”,為他們的生活出謀劃策。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先輩進行生產活動雕像其中大多數民間俗語基本上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道理,有些也許已經不適用於我們的時代,但是依然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不過有些俗語淺顯易懂,其意思人們一聽就明白了,但有些俗語卻和諱莫如深的相術等相關聯,聽起來就比較深奧,就像先輩總結的這句識人術:“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這句,其究竟該怎麼理解,又是真是假?02其實,且不說劉備評論孫權“長上短下”,他自己本就也是一個“長上短下”的人,被小說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述為:“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站立之時雙手能夠垂到膝蓋的位置,可想而知他的上身有多長!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劉備劇照據史料記載,劉備先於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孫權緊接著於八年後的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建立了東吳政權,正式形成了“三國”。陸續坐上龍椅稱帝,成為了開國之君,可見劉備和孫權都是洪福齊天之人,正應了“上身長福分長”此句。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孫權劇照既然上身長的人福氣就會很好,那麼與“長上短下”相對應的“短上長下” 自然就是沒福分,只能是一輩子的勞苦命,當然就得“走忙忙”了。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迷信和玄乎,其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道理呢?03首先,在古人眼中“長上短下”之人是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因為他們不論是騎馬出行之時,還是跪坐交談之時都會比別人高出一截,自然而然就會給人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於是有人就認為上身長的人就是天生的“腦力勞動者”,適合乾坐著“運籌於帷幄”類的工作。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古人跪坐劇照而“短上長下”之人則是因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古自今,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都必須很早就要下地幹活,或者為了生計四處奔波,長年累月的體力勞動與走南闖北,令他們的下半身得到了更多的鍛鍊,所以發育得更好,看起來就會顯得比較長一點。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晚清窮人為生計奔波舊照除此之外,很多天生腿長的人長大後在行走或奔跑方面,都會更具有優勢,他們便理所當然地以自己的長處去挑選工作,因而這些人幾乎都要四處奔走,也就造成了“短上長下”之人大部分看起來都是“走忙忙”之輩。長此以往,人們便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長上短下”之人是因為上天賜予的福分,所以會成就大事、高人一等;“短上長下”之人則必定是窮苦命,為了生活奔走、從事體力活動而“走忙忙”。

“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真這麼玄?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窮人為生計奔走照片由此可見,俗語“上身長福分長,下身長走忙忙”是因為古人存在著一定的眼界,以及思維的侷限性,並不是一種絕對正確的結論。我們在瞭解了這句俗語的來龍去脈後便能夠發現,上天並不會賜予我們任何“福氣”,所謂的“福氣”是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去爭取的,“長上短下”者千萬不要坐等天上掉餡餅,“短上長下”者則應該奮發圖強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結語宋朝詩人周無所往曾創作了一首五言絕句《溫養頌》:“恬淡無思慮,虛無任自然。胎圓神自化,我命不由天。”我們每個人的命運並非是上天安排的,反而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任由我們自己安排, 哪有什麼天賜的福分?更沒有所謂的天生勞碌命!何況縱然我們自己的命運真的是上天安排的,那正如《溫養頌》所道,我們也能夠憑自己的奮鬥逆天改命,畢竟我命由我不由天!參考資料:《裴注三國志》《三國演義》《溫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