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王國維出身浙江海寧,王氏自古以來便是浙江當地的名門望族與後來的民國才子徐志摩是同鄉,王氏族譜最早能追溯到周靈王之子太子晉,北宋朝末年,王國維的先祖安化王氏的王沆為了避禍遷居江南海寧,由於王沆的祖父王稟是抗金名將,王氏在海寧當地長期受到敬仰,其父王乃譽也是清末著名的詩人、書畫家。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如此家世的王國維自然從小便收到了家學和父親王乃譽的影響,無論是詩詞書畫還是篆刻文辭都信手拈來,1892年,王國維前往海寧州應試,以第二十一名錄作秀才,與陳守謙、葉宜春、諸嘉猷這三位海寧當時極為優異的人傑一同被譽為“海寧四才子”。

然而次年的科試中,王國維前往杭州應府試為中,只能加入崇文書院繼續學習,然而就在王國維在崇文書院學習之時,隨著甲午戰爭的爆發,大量新式思潮湧入國內,因為接受了這些嶄新的思想,王國維漸漸對科考應試沒有興趣了,轉而想到了出國留學,但礙於資金方面的困難,王國維一直沒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崇文書院的求學結束後,王國維回到海寧出任私塾師,因為不甘心一輩子就當一個家庭教師,王國維請求父親幫忙讓自己出洋留學,王國維的父親王乃譽是一位開明人士,也認可王國維的想法,不過唯一的問題是,王氏雖然在鹽官有自己的洋雜貨店,不過對於出國而言,王乃譽也是有心無力,只能提供一些幫助,王國維還是得自己籌錢。

但父親的支援給了王國維自信,作為家中獨子,王國維為了給家中一個交代,自己找了一個妻子莫氏為妻,待莫氏生子後,王國維與父親一同前往上海求學,加入了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師從日本教師藤田八豐、四崗佐代治,終於在1900年時,王國維得到了恩師羅振玉的資助,在藤田八豐和四崗佐代治的幫助下,王國維安頓好家人,前往日本留學。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次年,王國維因病返回海寧,但僅僅在家呆了3個月後,眼界開闊的王國維便匆匆離開海寧老家在羅振玉辦的《教育世界》中發表了大量譯作並前往通州師範學堂教書,郭沐若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

1905年王國維抽空返回海寧老家時,這才發現在自己家中後才發現,莫氏似乎憔悴了許多,早年間王國維娶莫氏時,莫氏尚且是一位年輕的小姑娘,甚至比王國維還小上幾歲,然而如今的莫氏已經人老珠黃,兩鬢之間竟然有了些許白髮,不難想象她這些年一個人帶孩子承受了多少苦楚。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懷著感激之情,王國維作看著容顏憔悴的妻子下一首詩《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只見他寫道:“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王國維對妻子的的愧、悔、愛、憐之情,王國維深知髮妻如今的模樣是因為自己照顧不周而導致的,想當初莫氏本就體弱多病,而王國維又不在家中,王乃譽的夫人,也就是王國維的母親早在王國維幼年時便已經離世,王氏也請不起傭人,因此整個王家上上下下的家務都需要莫氏一人操持。

王國維見髮妻年老色衰,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成名句傳誦至今

望著髮妻如此模樣,王國維決心在家中久待些時日,好好照料妻子,然而沒過多久,王國維就被迫返回上海加入了自己一生都在追隨的教育事業,無力管理家中事務,而莫氏也頗為通情達理,不但沒有吵鬧,反而面容微笑著替王國維收拾好行囊,可她內心中的苦楚卻只能深深埋入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