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我們應該都聽說過這句話,但卻不一定了解其中典故。

對此,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伯仁是誰?他又為何被殺呢?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兩個疑問,一起來回顧下這個發生在東晉初年的故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話說“八王之亂”發生後,晉室正統皇權可謂江河日下,而出身旁系的琅琊王司馬睿則在“琅琊王氏”——王導和王敦等人的輔佐之下,艱難地在江南地區建立了一個小朝廷,歷史上稱之為“東晉”。司馬睿當上皇帝以後,因功封王導為丞相,負責掌管朝政,王敦則擔任大將軍,負責軍務。“琅琊王氏”和司馬氏共同撐起了這個偏安的“東晉”小朝廷,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細心的人會發現,“王與馬”中“王”排在了“馬”的前面,也就是說“琅琊王氏”的權力實際上還超過了司馬氏的皇權,這傳達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訊號——司馬睿雖然身為一個開國之君,但其真實掌握的權力卻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還有人曾感嘆說,晉元帝司馬睿是史上最為弱勢的開國皇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大權旁落而皇權衰微,司馬睿當然是不甘心的,當然這也可能只是他的權宜之計。果然,等司馬睿逐漸坐穩了皇帝的位置,便開始向“琅琊王氏”——王導和王敦等人下手,他先是慢慢冷落丞相王導,然後又起用自己的心腹——劉隗、刁協、戴淵等人並賦予實權,試圖壓制王氏權勢。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對於司馬睿的舉動,大家心知肚明,身為文臣的王導倒也因此落了個清閒,但時任徵南大將軍——以重兵鎮守武漢的王敦卻對此不太買賬。隨著司馬睿的“動作”越來越大,坐不住了的王敦便索性以“討伐奸臣”為名發兵進攻東晉的都城建康(今南京)。

王敦此舉,無異於亂臣賊子,同時也將身在京城的王導等人推到了最危險的境地。劉隗也建議晉元帝誅殺留在京城中的琅邪王氏族人,聞訊的丞相王導慌忙率領宗族二十餘人跪在皇宮之外請罪,司馬睿對此一度猶豫不決。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就在這時,故事的主角“伯約”出場了,他便是東晉名臣周顗(yǐ),“伯約”正是他的字。周顗和王導王敦等人均是故交,他們曾在晉室衣冠南渡之後一起飲酒感慨,上演了一出著名的“新亭對泣”。

另外,周顗這個人還有一個很不好的嗜好,那就是喜歡喝酒,而且一喝就要喝到爽喝到醉,所以經常耽誤正事。他在擔任東晉王朝的僕射(相當於宰相)之時,因為時常飲酒而導致清醒的時候不多,所以人們也稱之為“三日僕射”。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就在王導領著一大家子人跪在皇宮外面的時候,受到皇帝徵召的周顗正要進宮議事。王導看到周顗,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樣哀求道:“伯仁,我一家幾百口的性命就託付給你了!”不過周顗看都沒看他一眼就進宮了。

見到晉元帝以後,周顗進言說王導絕對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王敦造反之事和他沒有關係,絕不可錯殺忠良。晉元帝不但採納了周顗的建議,還特意留下週顗一起喝酒,直到喝多了才放他回去。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這時王導等人還跪在那裡謝罪,看到周顗出來,王導又去喊他的名字,不過喝多了的周顗依舊沒有搭理他,而且嘴裡還冒著酒氣說道:“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噹噹!”據歷史記載,周顗回到家後又上書朝廷,堅持說王導不可殺。

如此看來,王導的兩次求救,周顗都沒有搭理,而且第二次還弄得好像要落井下石似的,這難免會引起王導等人的怨恨。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後來,王敦大軍順利攻下了建康,司馬睿被徹底架空。躊躇滿志的王敦找來王導問道:“周顗這麼有名望的人,擔任三司的職位,應該沒什麼問題吧?”王導對此不吱聲。王敦又問:“就算不能位列三司,好歹也能當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吱聲。王敦最後只得嘆了口氣說道:“如果不用他,那就殺掉他算了!”王導還是表示沉默。

不久,周顗果然被王敦殺害。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其中的伯仁是誰,又為何被殺?

再後來,王敦之亂被平定,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檔案時,才發現周顗當時為營救自己所寫的奏摺,其中言辭懇切,讓人動容,只是當時沒有在自己面前表現出來而已!

王導拿著這封奏摺,想起自己當初不負責任的沉默,一次次錯失了挽救恩人的機會,一種強烈的負罪感湧上了心頭。回到家後,他淚流滿面地對自己的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只可惜人死不能復生,周顗已隨黃鶴去,徒留伯仁在人間。

參考資料:《晉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