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隨著時間推移,往日的同學已分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時,組織一場同學聚會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事,大家可以一起聊聊過往。

但現實往往並不是這樣,很多同學聚會的開展另有目的,認清自己的現狀與同學聚會的目的是否一致,是決定去不去的關鍵。其中,有三種同學聚會比較容易給人造成不適的。

一、為了尋找另一半

有的聚會是借用同學的幌子,實質上是聯誼脫單。年輕一輩是為了找人結婚,而年老一輩則是為了尋找第二春。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樣的聚會本身沒有對錯可言,但你的自身情況是否適合參加此類聚會,才是問題的關鍵。

有的人比較單純,以為只是敘敘舊、聊聊天,結果發現大家都在物色另一半,十分尷尬;有的人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可以認識到更有利的異性,可以在其中選擇最好的。

這些心態本身並不是錯,但存在一個悖論——人無法吸引到與自己不相符合的人和物。

也就是說,如果你們本身是不同圈子的人,成長經歷、思想都不相同,那麼,在同學聚會里能夠找到合適另一半的機率小之又小。

心理學上有一個奇特的現象,人們往往會和自己身邊的人結婚,而不是在茫茫人海中選一個人,這是因為現實的共同圈子往往會塑造三觀差異不大的人。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這也就導致談戀愛和結婚,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命中註定,而不是大海撈針。從結果層面上講,如果你想要在同學會上結識異性,過程如己所願,但最終你也無法完全處理好這些關係。

人是相對穩定且統一的個體,即使暫時壓抑自己去迎合別人,達到了結交朋友的目的,但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處理不好雙方關係,就會導致破裂。

因此,正確評估自己的情感狀態和時間分配十分重要,排除僥倖心理,審視自己的需求和同學會的目的,便可以比較準確地決定出是否前往。

二、為了尋找商業機會

這個目的和尋找伴侶有類似之處,透過完全陌生的圈子去尋找機會的機率非常渺茫,但商業機會和伴侶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做生意是比較功利化的事情,交往的流程也相對簡單,大家會在較短的時間內開誠佈公,因此它耗費的時間精力相對較少。

如果你沒有找工作或做生意的需求,那麼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實則是一種自我情緒的消耗。

從反面來說,無論是找工作還是做生意,都是從自我核心出發與外界形成良性的聯結,比如你有木匠技術或者程式設計技術,可以找到相應的工作。

如果你只是缺少一份工作,但並不明確知道自己可以發揮哪些技能,價值在哪,那麼即便去了也會空手而歸。

就好比考試,當你做完試卷,胸有成竹、知道題目的意圖、答題過程等所有細節時,會非常清楚自己能得高分;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如果做完後感覺模稜兩可,似對非對,其實已經失敗了,只不過人總是有自我服務偏差,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永遠會抱有一絲希望。

在這樣目的下的同學聚會中,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核心能力是決定去或不去的關鍵。

三、無聊之人的同學聚會

相比於有目的的同學聚會,沒有目的的同學聚會更令人如坐針氈。在世俗領域比較成功的人,時間也比較寶貴。

如果你是這類人,在不清楚聚會目的時,盲目選擇去很可能會浪費時間。時隔多年,早已今非昔比,說到底只是一群熟悉的陌生人。

年齡越來越大,還有參加同學聚會的必要嗎?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大部分去這類同學聚會的人,都是時間比較充裕的人,你耗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去一個毫無意義的聚會,是不太值得的。

總結來說,同學聚會是交往性質的,因此交往性質的目的是最關鍵的因素,與自己需求不相符合的同學聚會,都是浪費時間、使人坐立難安的場合。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