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位於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是目前馬來西亞最大的的民間博物館,博物館展品很多是華人捐贈和廣泛蒐集而來,花了7年建成,實在不容易。整個的展現的角度從華人的視角出發,主要展現了明清時期華人下南洋來馬來西亞的過程,包括以前馬來西亞華人從事的行業,還有華人傳承中國的宗教民俗和發揚華文教育。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華人博物館擁有著十六個展區,很真實地還原了華人歷史的情景,一走進博物館就看到這個房間就是模仿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艙內部的設計,彷彿讓我們置身於祖先航行下南洋來東南亞的情景。據歷史記載,第一批跟隨鄭和下西洋的就是福建泉州一帶的,因為從現在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可以瞭解到,中國人遠航的技術早於哥倫布時期,泉州作為當時最重要港口,華人隨著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經商,在遠洋過程中發現馬來群島物產資源豐富,所以第一批華人便在於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一帶留了下來。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關於第二批最大規模移民馬來西亞就滿清時期鴉片戰爭簽署了中英《南京條約》之後,英國殖民開拓疆土需要大量的勞力,所以很多人以勞動苦力的身份來到馬來群島的,這期間他們從事的主要的勞動都是類似種植業,礦業之類以及碼頭苦力居多。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關於19世紀初的勞動移民更多是為了謀生存圖發展,當時國內正在鬧饑荒,很多華人主動下南洋更多是為了謀得更好的生存,他們主要來自於福建,廣東潮汕,客家以及海南一帶的,福建人過來這裡做柴米油鹽的經商,廣東潮汕,客家主要開雜貨店,海南人則是做起了咖啡和餐飲,華人勤勞會做生意,使得當時華人為了當地的富裕一族。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1959年發行的由華人簽字的鈔票,這個是也是驗證了華人有錢無權的局面的改變,在19世紀馬來西亞建國之初都是當地沒有銀行的,都是殖民國英國發行的鈔票。在英國殖民時期,華人從政的比較少,多為有錢的商人,所以華人的政治權利很小,一直到19世紀中期,慢慢有華人在馬來西亞各個政治領域有所作為,這個由華人擔任的財政部長參與了鈔票的印製並且簽字,可以說是十分有時代的記錄意義。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關於馬來西亞的後代人很多依然保留著中華文化傳統,雖然有一些當地華裔還是不太會講中文,但是中華民族的習俗還是保留很好的,包括很多祭祀還有婚禮習俗,都傳承了很多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華人在當地的教育保留著很多古時候中國的教育方式,馬來西亞的華人祖輩從小就重視小孩的教育,就算再窮也會供去私塾唸書,《千字文》《三字經》這裡只有在孔子學院才能看到的古代教育,卻被馬來西亞華人很好傳承下來,至今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是除了中國外最多的國家了。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

馬來西亞1959年建國之後,雖然馬共矛盾間隔了華人探親的機會,但是不影響中國和馬來西亞的貿易往來,到19世紀末期,慢慢地很多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都有回到祖國探親,馬來西亞華人不忘根,在馬來西亞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傳承。

參觀當地博物館,告訴你馬來西亞的華人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