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同欲相憎,同憂相親,這便是人性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相同慾望的人會相互嫉恨,而有同樣憂慮的人則會相互親近。

朱元璋稱帝之前,和那些能征慣戰的將軍們稱兄道弟,這便是“同憂相親”,他們有共同的敵人,有共同的理想,誰離開誰都是成不了事;而當朱元璋稱帝之後,敵人都消滅乾淨了,他立馬把那些能征慣戰的哥們殺得一個不剩,還怕他們家屬復仇,九族都給滅了,可見心之狠手之辣,這便是“同欲相憎”。朱元璋殺掉追隨多年的哥們,就是怕他們威脅到自己的利益以及子孫後代的利益,只是這自私心重了點,要是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是可以達到目的,朱元璋的這些哥們要是明白“同欲相憎”這個道理,及早學人家張良退隱還能保全性命。

聰明絕頂的司馬懿為何能被諸葛亮的“空城計”嚇跑,實則是司馬懿的智慧之舉,如果他當時攻入城池殺了諸葛亮,曹魏沒有了諸葛亮這樣的強敵,曹氏便和司馬懿沒有了“同憂相親”,司馬懿殺了諸葛亮非但不會升官,反而司馬家族會有滅門之禍;而只有讓諸葛亮這個曹氏強敵好好的活著,司馬懿才會和曹氏有“同憂相親”的關係,性命得保

同欲相憎,同憂相親,這便是人性

,官位得保。

在兩個人面對共同利益、有相同慾望的時候,人性的自私慾便會膨脹,一個人恨不得讓另一個人消失掉,恨不得他一個人獨吞所有利益。而當兩個面對共同的問題,有相同憂慮的時候,這時候還是出於人性的自私,他會希望別人和他一起面對,並相互幫助達成合作,已求自保。

人心叵測,把別人看得太好,你容易上當受騙;把別人想得太壞,你疑神疑鬼還怎麼與人相處?用辯證法去看,一個人都有兩面性,亦好亦壞,別人可以對你好,也可以對你壞,大多數情況還真取決於我們自己,最重要的是你要從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去看待事情的走向,這樣即使是一個陌生人,你也能摸清他處理事情的方向。

譬如朱元璋手下的那些功勳,他們的境遇和張良、司馬懿都差不多,頭頂都懸著一把“天子劍”,失去了利用價值,隨時都能落下來殺了他們。但是這些人的結局為何會千差萬別?這就是認知與智慧,朱元璋手下的功勳們自持功高,邀功請賞,爭權奪利,激化了“同欲相憎”的矛盾;而張良放棄名利一走了之,遠離了那是非之地;司馬懿利用強敵“諸葛亮”,對曹魏一直有利用價值,與曹魏保持“同憂相親”的關係,才得以保命,耗死了三任有能力的領導,才得以翻盤顛覆曹魏。

有人說人性很複雜,我覺得其實很簡單,人的所作所為時刻受到自私慾控制;但你首先要明白的是,自私並不可恥,並不是壞習慣;自私心人人皆有,自私是人性最基本的元素,如果你容忍不了別人的合理的自私,那你真是自私心太重了。看清人性自私的本質,投其所好才能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