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本文導語:蜀國軍師諸葛亮糊塗一時,錯殺這兩位大將,加速了蜀國的滅亡之路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一筆,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陣布兵,針砭時弊,忠於皇帝,無所不能。是歷代君主都渴盼的人才,他的形象,也一次次被神化,讓人仰而生畏。三國演義中,蜀國的滅亡彷彿就是劉備的一念之差,大營排江,被人一把火燒了去,氣悔而死,把一個蜀國留給了扶不起的阿斗,也讓諸葛亮最後抱憾而死。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可不然,劉備是一個識人的奇才,善辨忠惡,用人不疑,龐統,魏延,王平,趙雲……一眼便知道是成就大事的人。他給予的權力很沉重也很輕易,心裡懷著不只是天下,還有善意和仁慈。諸葛亮不一樣,他雷厲風行,規矩至上,自己也不例外,與劉備一鬆一緊,天作之合。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可惜劉備壽命不長,諸葛亮雖然位居丞相,但掌握一切大權,劉備甚至默許他取代劉禪。後來在蜀國關鍵年頭,卻殺死了這兩個人才,他不識人才的短板就飛快的暴露出來,成了蜀國屢戰屢敗的禍根。

1、這第一個人,是劉封,是劉備的義子。

劉封不像錦衣玉食的劉禪,他和劉備一起上戰場,出生入死,打小跟軍事政治打交道,人脈很廣,也有不少臣子擁護他。可劉封畢竟不是劉備的親兒子,劉備不可能把他當心尖骨肉次次容忍。劉封這人又很狂,在關羽打曹魏的時候拒絕出兵幫忙,不幫忙就算了還欺凌孟達讓他降了魏,劉備一聽很生氣,就算再狂也要為國家著想,這算什麼?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話說這孟達降了魏,反過來就先找了仇人的茬,打的劉封軍隊一塌糊塗,敗逃到成都。而這時劉備在和諸葛亮討論他那不成器的兒子,而劉封是劉禪上位後最危險的敵人,劉禪什麼都不會,豈不是被輕易的拿捏著?

諸葛亮是個狠人,玩弄規矩的好手,他對劉備說,這次劉封兵敗了,損失了這麼多國力。您就趁這個機會讓他自殺謝罪,也不會有人說您是不是?劉備一聽不錯,劉封的猖狂早就把那一點情分耗盡了,他迅速下詔,賜死劉封。

劉封自殺後,劉備的同情心才生出來,劉封的結局就是一把染血的刀,和劉備倉皇寫出的痛惜之詞和無用的封號。

劉封一死,未來的皇位就屬於那個“樂不思蜀”的小王爺了,諸葛亮再努力,蜀國也無力迴天。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2、結果劉備死後,諸葛亮又殺了一名悍將,他是馬謖,劉備生前待遇頗高。

可惜因為一次失誤,街亭戰役失敗,在定功論罪的時候,馬謖雖然只有指揮失誤,但因為是統帥,葬送了無數士兵的性命。雖然許多大臣進諫說,現在特殊時期,馬謖是難得的人才。也沒有改變諸葛亮根據法律斬首馬謖的決定。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雖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但他完全有數百種方法保住他性命。在諸葛亮看來,法律至高無上,他自己也不例外,對於這件事來說,他沒有錯,我們如今往回看,一個情字,讓他將功贖罪,是不是能改變很多呢?

可憐馬謖的一生,深思熟慮,舉步維艱,卻免不了因一點差池喪生的結局。

自從馬謖死後,蜀國數次出征,勞民傷財,卻再難得一次全勝。諸葛亮再怎麼天賦異稟,軍事理論也比不上常年征戰的馬謖,而現在手下人無法隨機應變,巧謀制勝。

英明一世的諸葛亮,只因錯殺了這兩個大將,終結了蜀國的國運

有人說當年諸葛亮屢戰屢敗,就是因為少了這兩位軍事骨幹,諸葛亮的計策就只剩紙上談兵。你們覺得是諸葛亮親手毀掉了蜀國的國運嗎?如果那兩人還活著,蜀國又能在那個時代,存活多久?

歡迎關注,閱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