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明時節,時雨時晴,萬物明亮清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禮與孝

清明時節,時雨時晴,萬物明亮清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禮與孝

清明

文/

我在想古人為什麼會把清明節放在春四月?那一定是因為一年中四月的花開得最美,用最美的花祭奠最親的人。

《論語》中曾子曰:“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也就是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歸於日趨忠厚老實了。”這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禮”與“孝”的傳承。

清明時節,時雨時晴。有雨的日子是溫潤的,常有“春雨貴如油”之說。一場雨後,景和春明。春四月,萬物明亮清新。一年最好的時節,春天正在人間。

鄉下的表嫂在清明前一天過來祭奠母親,我們在去往墓地的路上交談起來。表嫂說:“現在的農村變化很大,門前都是水泥路,走一段就會有路燈,廁所也修建得乾淨。”說起現在的生活,表嫂露出滿面春風。

我站在母親的墓碑前,心裡默默地說:“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母親活著的時候,對錶哥最是喜愛,常常會幫襯他們。表哥表嫂對母親也格外親,那時住單位房子,要燒製蜂窩煤,父親常出差,表哥就會在星晴天來家裡,給母親做許多的蜂窩煤。至今我都記得表哥拿起蜂窩煤的模子,打出一個個蜂窩煤的樣子。

在時間的長河,終有一別。此時,相隔的時空裡,母親看著我們,一定會安心。清明的前一天,下著雨。是天空灑下思念的淚水,陪伴著我們祭奠心中最親近的人。

清明這天,東方很早就有了晨曦。不久,雨後的天空,潔淨如碧。植物在此時,綠得萬分可愛。滿目的新綠,把世界裝扮得歡喜。

有哀思,也有欣慰。對於逝去的親人,我們活得很好就是最好的祭奠。看著表嫂帶著春風的笑臉,地下的母親也一定在微笑。

中國的一脈親情,一直在中華大地上傳承。清明,是一個有著深厚情感的節日。春四月的草與花,都在向逝去的親人獻祭。我帶著一顆赤子之心,站在清明節的墓碑前。

唯有把自己活好,才是對親人的祭奠。至親的人,無論是活著還是逝去,他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希望身邊的親人過得幸福美滿。

表哥家現在很是富裕,一家人相親相愛,這也是母親最想看到的。我的心間盤旋著那句:“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清明時節,時雨時晴,萬物明亮清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禮與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逝去的人已經離我們而去,活著的人要堅強地好好活下去。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更好,才是對祖輩的孝道。

“慎終追遠”,追尋的是誠敬的精神。感恩,虔誠,和孝道,這才是清明的意義所在。一個人的家國情懷,也是孝道。那些為祖國犧牲的人,都是祖國的孩子,他們用赤誠之心,盡著孝道。

那些為家庭打拼的人們,是母親的孩子,傳承著一輩又一輩人的奮鬥精神,也是孝道。活著時,竭盡全力去付出愛,這樣才能在逝去時,把自己的愛繼續傳承。

住在漢江邊的友人在清明時節回憶起已經逝去的母親,悠悠的往事浮在心頭。“我們家孩子多,最記得每天清晨在我醒來時,母親就已經提著一大籃子從江邊洗好的衣服回來了。無論春冬,母親就這樣用她的勤勞把我們拉扯大。”

“那時,家裡雖然孩子多,但是我們每次上學時,身上的衣服都是整潔乾淨的。儘管是撿的姐姐的舊衣服,還有補丁,但是很乾淨,也很整齊。”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勤勞勇敢,有愛。每一個家庭都有這樣的母親和父親存在,他們用自己的雙肩為子女們扛風擋雨,用自己一生的愛,去譯釋愛的傳承。

後來的我們,也成了父母。當年父母的樣子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於是我們將這份深厚的愛,傳承給下一代。

春四月的景,是和美的。清明節的情,是深厚的。對逝去親人的祭奠,也是讓我們以先人為鏡,反思自己是否活得清明通透,無私且有愛。

我在清明的新綠中,沉默著,任憑淚水滑落。此時的淚水,就像是清明的雨水,它是來滌盪我們內心的汙垢,讓我們從此活得坦蕩,活得有精神。

正是一年最美的春季,各種花草用它們最美麗的容顏祭奠著逝去的親人。我們拿什麼來祭奠親人?除了思念,還應該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東西。

那就是,“好好活著,活得更好。”以此來告慰親人的在天之靈。此時,景和春好,萬物清明。一切都好,只是很想你。

清明時節,時雨時晴,萬物明亮清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禮與孝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