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發音不準的孩子,忍些日子就能正常了嗎?

週三的時候,機構來了一位剛滿3歲的小美女。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寶貝當場給我們表演了一個什麼叫驢唇不對馬嘴。孩子自己站在那裡叨咕半天,小編我愣是一句話都沒聽懂。看著我們發矇的表情,家長只得露出一絲苦笑。

發音不準的孩子,忍些日子就能正常了嗎?

據爸爸媽媽說,孩子這種誰都聽不懂的語言狀態已經持續大約八九個月了。剛開始的時候,父母以為是個孩子都要經歷發音不準、口齒含混的過程,也就沒在意。誰知道在半年以前突然嚴重了起來,慌張的父母趕忙帶孩子來到我們機構求助。

其實,這種情況在父母眼中看似非常嚴重,但在語言矯正領域卻最為常見。像這種發音不準、口齒不清的問題學名叫構音障礙,也就是廣義上的大舌頭。家長在焦急之餘,不僅想知道它的危害到底大不大,還想了解它是怎麼來的。

消極or積極?哪種態度最合適?

小編的一個發小在去年夏天有弄瓦之喜,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就降生在家中。過年時我到他家裡探望,犯職業病的我就和他講了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性。他說早在去年就每天晚上都給孩子讀繪本了,並沒有採取什麼過激的行動,也沒有置之不理。

這讓我頗為感慨,語言發育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適合採取潤物細無聲的策略。也就是說,嬰幼兒的語言訓練本該就在一種適度干預的情況下進行,語言刺激要恰到好處,既不能過度干預,也不能什麼也不做。

什麼都不做肯定是不可以的,語言的本質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需要後天學習,也需要一位合格的老師領進門,這位老師無疑就是家長了。在父母適當且科學的引領下,孩子逐漸從周圍各種語言中學習到基礎的詞彙,給模仿打下基礎。

發音不準的孩子,忍些日子就能正常了嗎?

在開口說話後,模仿就成為了語言習得最主要的手段。透過模仿和不斷練習,寶寶會逐漸理解某個詞彙的特定意義,再到後來組成短語,並將短語組成句子。如果家長什麼都不做,孩子便會成為那沒孃的小草,別說說話了,就連站立和走路恐怕都學不會了。

既然消極的態度不可取,那我使勁給孩子灌輸語言資訊總可以了吧?你還別說,這樣也不行,急於求成揠苗助長的例子多了去了。有些家長在孩子剛會說話時就忙著給孩子補習各種語言知識,孩子只要出錯就批評指責,導致孩子漸漸不敢開口說話。

還有些家長生怕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母語還未穩固就忙著教授第二語種,孩子的語言結構能不混亂嗎?發音固然也準確不了。有人拿國外的成功育兒經驗舉例,但別忘了中文語法和拉丁語系起家的歐洲語言是非常不同的,發音也多有差異。

所以說,在孩子語言教育層面,家長既不能消極對待也不能急於求成過於激進,採用儒家中庸之道才是正理。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孩子,根據發育特點教育孩子,並謹記鼓勵和批評的平衡點。

發音不準的孩子,忍些日子就能正常了嗎?

面對發音不準,忍一忍還是馬上干預?

“這還用想!肯定是馬上就診然後去做矯正啊!”

“我看還是再觀察一陣子吧,興許過些天自己就好了呢?”

兩種態度,兩類家長,兩種做法。哪種做法是正確的呢?在語言矯正領域看來,第一種太多顯然是正確的,第二種多少有些僥倖心理了。誠然,發音不準雖然普遍存在於3歲之前的兒童身上,但能稱為構音障礙的相對來說比較少。可是,基於龐大的新生兒數量,患兒群體也不容小覷。

哪怕只有10%的發生率,每年罹患構音障礙的兒童也不是如今全國所有矯正機構能消化得了的。也就是說,除了已經在語言機構接受矯正的孩子外,還有很多孩子至今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矯正,發音不準仍然留在他們身上。

所以說,面對孩子發音不準時,家長就不要再等了,馬上去專業兒科就診排除生理因素,然後再到語言機構報名課程,期間根據老師的囑託增加一些家庭訓練專案,孩子的康復便指日可待了。(順便說一句,我們南京中心馬上就要開業了呦,當地的家長可以在四月中旬後到機構諮詢。)

發音不準的孩子,忍些日子就能正常了嗎?

但是,我們要注意時間和年齡的問題。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分水嶺,標誌著語言的初步成熟和某些語言障礙的診斷。發音不準在3歲之前很是常見,但除非是病理性因素,發育性因素導致的問題要在3歲時才能完全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