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

寫在前面

年少時我以為經濟學對現實的解釋能力是如此的微弱,當我讀了不下數百的經濟學著作和論文後,發現果真如此。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

在具體的本科學習上,上一講所述的主流

經濟學

內容,會被分別安排成高度濃縮的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一般是分別64個學時,考核方式以老師放水劃重點、主要出文字題或乾脆取消考試為主,以學生從列印店或者師兄師姐手裡直接購買往年試卷,並背誦答案和重點為輔,配上糟糕的指定教材和不盡心的授課方式,導致了除了優秀的高分院校,國內大部分院校的本科經濟學教育質量普遍很糟糕。

至於其他時間,則除了象徵性地上一門計量經濟學(學生在上計量前已經倒在了統計學的課堂上,在倒在統計學的課堂上之前已經掛在了高數上)之外,其他的核心專業課基本是安排本身學科核心理論就有所缺失的各種部門經濟學上,這些課程如果不能啟迪學生對經濟現實的思考,往往是水上加水,以背誦記憶為主。

也有些院校會直接上來就給學生安排了中級或者高階的經濟學課本,還煞有其事地用英文原版教材,並強行用英文授課——這往往發生在一些以高標準國際化自我標榜的二本院校中,這種好高騖遠完全沒考慮到學生的數學和英語基礎,實際上,就連師資也無法與這種設定匹配:用著方言口音授課的雙語老師往往愛用這種風格的英語——這個idea非常nice。下圖是一種典型的培養方案。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

如果選擇在經濟學領域深造,一定要爭取進入頂尖的高分院校,否則情況並不會有所改觀。很多同學覺得碩士階段終於可以好好打基礎,補上自己本科階段放過的水了,卻發現碩士的授課比本科還水。

這種情況在所難免,國內恐怕只有個位數最頂尖的院校能夠提供完整的、本身受過紮實的經濟學訓練,又有足夠的教學水平、能教清楚學生的師資,來講授經濟學必備的基礎課程。大部分院校雖然會象徵性地開設高階經濟學課程,但是在授課階段,老師和學生都心照不宣地避開雙方都不懂的內容,僅使其在PPT上一閃而過,在考試階段,又迴歸到本科最初級的劃重點、背誦題庫、回答最簡單論述題的方式,實際上,很多院校的經濟學博士專業課考試的水平比本科生期末考還低。

於是很多人爭取忘掉自己的《西方經濟學》從來沒學明白過、本科階段高數掛過科、計量期末考試是靠老師劃重點才過的事實,開始煞有其事的照貓畫虎。明明連企業和公司有什麼區別都分不清,卻開始在國家層面進行擘畫:究竟哪種方式更能促進各省份的經濟增長?明明半個月前才在同行群裡請教一個自己之前聽都沒聽說過的模型,半個月之後就言之鑿鑿地在論文裡寫到“我的觀點經過了嚴格的經濟學檢驗,具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性”,投稿給基礎可能跟自己半斤八兩的審稿人。

誠然,這裡面有正規化的問題。托馬斯·庫恩在1962年《科學革命的結構》提出了科學研究的正規化說,現有的經濟學研究正規化或許處於科學危機的前夜——經濟學並不是科學,但在經濟學領域,審稿人們認為公認合理的框架,同樣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經受著各個大師前輩的攻擊和質疑。

誠然,國內仍然有一群非常優秀的經濟學家,擁有紮實的經濟學功底和理論創新意識,對現實問題也有親身體察的關照,但是更多的是以發表論文為唯一追求的學術灌水者,他們的語言體系與思想核心同樣的貧乏,充斥著大牛、大神、paper、top之類的小學生用詞,有所區別的是,能發高階的期刊,至少說明數學學得好,在三高的課堂上並不是水過來的。

然而,即使是頂級的經濟學期刊上的論文,也無處不在使用一個思想極其簡單、數理無比複雜的模型,透過工作量足夠繁複的程式,去研究一個龐大無比卻無比無聊的問題,得出一個註定形式上看來極其嚴謹,實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錯誤的、或者正確到如常識般的結論。因為,按照科學研究的正規化,論文的意義僅僅在於,“將人類認知的邊界往前拓展一點點”。然而,正確前面所說,經濟學並不是科學,因此這種紙上的勞動往往成功的適得其反地,“將人類認知的邊界向謬誤拓展一大步”。

現在的象牙塔經濟學,已經離人民生活、企業生產、國家發展各個領域都離得太遠太遠,已經越來越淪為存在的唯一意義便是為圈子裡的學者們壟斷學科的解釋權所進行的皇帝的新裝式的、自娛自樂的遊戲。不管是官員、企業家還是對知識有渴求的普通人,沒有一個經濟學圈子之外的人,會為了尋找經濟的出路、改進企業的經營、提高個人的收入、獲得思想的啟迪、為了追求科學的真理,而選擇去閱讀現在的經濟學論文(當然,可能仍會選擇直接聽經濟學的建議和觀點)。

是的,經濟學論文對上述任何一條都無法起到促進作用,這恐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誠然,當一個學科發展得越完善,學科壁壘也就隨之提高,普通民眾完全沒有理由能夠理解學科上的爭論和技術細節,即使這門學科是社會科學。但如果在社會科學領域,一個學者連學科的結論和意義都無法用民眾能夠理解的語言表述,只能理解為其詰屈聱牙、故作高深,或者其研究壓根沒有意義。我們整理了1991-2015年,世界最頂級的5本經濟學期刊上,被引用量(引用量代表了學術影響力)前1%的54篇論文,如果讀者英文功底允許,可以回覆關鍵詞“top”獲取(未能免俗),看看這些論文跟我們的蒐集整理工作一樣,有多缺乏對現實的指導作用。

“實幹家自以為他們不受理論的羈絆,可他們卻常常是某位已故經濟學家理論的奴隸” ,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凱恩斯如是說。然而,數學科班出身的凱恩斯在其1936年的鉅著《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並沒有採用後來才由希克斯提煉出的IS-LM數學模型,而OLG模型和拉姆齊模型的再發現更是在數十年之後。之後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存流量一致模型和可計算一般均衡看似無所不包,實則未嘗不是一種降智。從此經濟學的理論發明再也不需要天才和靈感,對現實的關心和體察也被拒之門外,接下來的經濟學要麼發展成為藉助軟體,並提出一些思想簡單的約束、衝擊或無關痛癢的假設,只要能夠在現有的模型上修修改改,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的紙面最最佳化遊戲,要麼走上上手容易、解釋能力令人懷疑的實證經濟學道路。除了時間不一致、NEG理論等少數創見,嘗試在學科基礎的思想層面統一宏微觀的壯舉再也沒有出現。新的學科範式逐漸淪為新的數學模型,每年大家都為諾獎評委會操碎了心,因為再也沒有幾個卓越到做出了無可爭議的學科貢獻,被認為可以實至名歸比肩先賢的偉大經濟學家。就連世界各國為宏觀經濟採取的主流藥方,不管承認與否,基本上都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放水。

然而,即使如此,學習經濟學,恐怕仍然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能夠讓人瞭解社會運轉的規律、瞭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學科,如果敢於正視現實,並具有踏實勤奮的、願意接受數理訓練,同時又不放棄對思想的追尋和對現實的體察的人,一定能在經濟學領域有所收穫。這個有些矛盾的事實正如經濟學科本身一樣,如此神秘,卻又如此真實。

下圖是教育部陽光高考資訊平臺對

經濟學

專業的官方介紹: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

要點總結:

1。 由於學科本身的難度,經濟學的本科教育大面積地放水,全國有能力給學生提供紮實系統的經濟學訓練的院校寥寥無幾;

2。 經濟學現有的學科範式決定了其與現實的日漸脫離,有志於繼續深造的學生在需要自己補上欠缺的學科基礎之餘,還需要面對整個專業圈子在意義和價值上的拷問;

3。 儘管如此,在社科專業中,我們仍然強烈推薦你報考經濟學專業。

下期預告:

下一講,我們將介紹炙手可熱的

金融學

專業,我們下一講見。

專業篇丨經濟學(下):如何放水地培養社科之王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