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也成為難題,但自從雜交水稻問世後,我們不用再為溫飽問題而感到煩惱,但在雜家水稻問世之前,我國時常會饑荒,尤其是在古代。古代的各種朝堂更替或者天下的混亂,都是由於老百姓的民生得不到保障。那些老百姓因為餓著肚子沒有辦法,只能造反。那麼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大家要了解到,在饑荒發生的時候,那些居住在深山裡的居民 他們周圍的物產非常的豐富。對於一些居民來說,田地裡的糧食並不是他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山裡數不盡的野獸野果,即便是處於饑荒年代,也可以給予他們食物的支撐。再加上山裡人煙稀少,所以山裡豐富的物資可以幫助人數並不多的居民們度過災荒年代。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但剩下的居住在平民的居民,沒有居住在山裡的居民這樣相對於舒適的生活。因為這些居住在平原的人民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田地裡的食物。在平時,他們還要為地主繳納租金以及繳納政府的各種稅,即便是豐收年也攢不下多少糧食。到了災荒年的時候,地裡可謂是空無一物,即便官府不要求交稅,他們也沒有辦法填飽自己的肚子。沒有選擇的災民們,只能吃樹皮和草根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官府一直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所以中國境內的商人數量始終不太多。在饑荒時期的時候,有一些糧商會選擇在災區出售糧食,因為人們當時都需要糧食,所以糧食的價格會提高很多。這些窮苦人民買不起這些昂貴的糧食,所以他們只能依靠賑災糧。而官府的賑災糧只會在相當於大的州縣發放,古代的居民相對住的比較分散。所以那些災民們為了活命,只能帶著自己的妻兒老小去那些大的州縣來吃賑災糧。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中國南部有大量的河流湖泊分佈,而北方河流分佈相對較少。但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北方又是災情頻發的地區。災情爆發時,北方的災民數量甚至達到幾十萬人。即便北方的河裡有新鮮的魚蝦,災民們也因為飢餓沒有力氣去捕捉那些非常靈活的魚蝦。也許有一些擅長捕捉魚蝦的人,但那幾十萬災民的肚子,要多少魚蝦才能填飽?大家都知道魚蝦的美味,但比起糧食,吃魚蝦是很難填飽肚子的。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如果饑荒持續了數月之久,即便你下水也會發現,魚蝦早已被災民吃光。

古代饑荒時,河中魚蝦氾濫,為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吃?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早已過了那個填不飽肚子的時代了。袁隆平教授為我們研製出了雜交水稻,再加上各種高科技產品的研發,使得我國農業的發展越來越趨於穩定。像之前那樣因為餓肚子而只能吃樹皮,甚至吃觀音土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