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此人守冢廬六年,家族引以為傲,卻數陷親友于不利,最終誅戮殆盡

亂世出英雄,漢靈帝末年,天下漸亂,各路豪傑趁勢而動,風起雲湧。其中,風頭最勁的應屬袁氏家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袁氏家族,最引以為傲的又屬名滿天下的袁紹袁本初。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袁紹趁勢而起,但並未能順勢而雄,這個前期的佼佼者,最終卻為家族親友招來彌天大禍。

此人守冢廬六年,家族引以為傲,卻數陷親友于不利,最終誅戮殆盡

一、年少成名。袁紹年少成名,有諸多因素。一是家世顯赫。袁氏家族世代為官,勢傾天下,但從不仗勢欺人,而是博愛容眾,無所偏私,家族的良好口碑為袁紹提供了最好的平臺。二是禮賢下士。袁紹風度翩翩,相貌堂堂,屬於標準的美男子。顏值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名片,加上禮賢下士,袁紹吸引了大批粉絲,“士多附之”,包括曹操從小都與他有交情。三是至清至孝。20歲作濮陽長,留下清名。後為母親、父親守喪,在冢廬一住六年。“三年無改於父道”可謂孝,但袁紹在二、三十歲的最黃金年齡守喪六年,其孝足以感天動地。四是潛龍勿用。袁紹守完喪,並不願出仕,而是隱居洛陽,廣交天下名士,並結交了一大批“憤青”,我行我素,不應朝廷徵召。

此人守冢廬六年,家族引以為傲,卻數陷親友于不利,最終誅戮殆盡

二、左右為難。漢靈帝末年的天下實際是宦官和外戚的天下。首先將袁紹推上風口浪尖的是宦官集團。袁紹不應召,自娛自樂,引起了宦官集團的不滿,中常侍趙忠私下裡對黃門們說:“袁紹這娃兒坐作聲價,不應朝廷徵召,卻養一些亡命之徒,他倒底想幹什麼?”袁家的門生故吏很快將這個資訊傳給了當家人、叔父袁隗。袁氏再厲害,都抵不過這些常侍、黃門來勢兇猛,袁隗害怕了,多次批評袁紹不識時務,痛罵袁紹這是要敗家。袁紹無奈,也更痛恨宦官,順勢投到了大將軍何進門下。漢靈帝駕崩,何進被宦官矯太后命殺死,袁紹大肆捕殺宦官,但一錯再錯放縱了董卓進京、坐大。

此人守冢廬六年,家族引以為傲,卻數陷親友于不利,最終誅戮殆盡

三、四面楚歌。董卓坐大,與袁紹的第一次交集即劍拔弩張。189年9月,立足未穩的董卓提出廢帝,袁紹反對,董卓大罵袁紹為豎子,並有“推刃”之心,袁紹並不示弱,“引佩刀橫揖而出”。此後,袁紹亡奔冀州,四面楚歌。站出來為袁紹說話的第一方為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這些人都是袁紹的好友,這一方建議拜袁紹為官,緩解矛盾。190年,酸棗會盟討伐董卓,袁紹被推為盟主,董卓一怒之下,殺了伍瓊、周毖。第二方涉及袁紹部下。董卓試圖勸服袁紹,派執金吾胡毋班奉詔到河內,胡毋班為河內太守王匡的妹夫,袁紹卻命令王匡殺掉胡毋班,忠義兩難,部下何辜?第三方為袁紹宗親。史載,董卓殺死袁紹叔父袁隗、哥哥袁基及嬰兒以上五十餘人。第四方為袁氏故吏。冀州牧韓馥為袁氏故吏,面對袁紹巧取豪奪,韓馥力排眾議,讓袁紹領翼州牧。但很快,韓馥為袁紹猜忌,自殺身亡。

此人守冢廬六年,家族引以為傲,卻數陷親友于不利,最終誅戮殆盡

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法揣測忠孝仁義的袁紹面對四方殺戮是何心情,國破家亡,大抵必須如此吧。但畢竟骨肉殘滅,袁紹之心,不知如何感想?而身受其害,如袁隗早斥其破家者,是否悔不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