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阿族說帝王”陳橋兵變後柴榮兒子神秘失蹤,柴姓後人現今何處?

公元960年2月2日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三),大周禁軍在開封城北的陳橋驛發動兵變,擁立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為皇帝。兩天後,周恭帝柴宗訓被迫讓位給了趙匡胤。北宋建立,仍定都開封。

“阿族說帝王”陳橋兵變後柴榮兒子神秘失蹤,柴姓後人現今何處?

趙匡胤“陳橋兵變”之時,周世宗柴榮還有3個兒子活著,可在宋朝建立後不久,其中的2個居然神秘失蹤了。這2個曾經的“皇子”究竟去了哪裡?他們失蹤的背後又有怎樣的隱情?

在歐陽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中,關於柴榮的後人,有著極為詭異的記錄:

“阿族說帝王”陳橋兵變後柴榮兒子神秘失蹤,柴姓後人現今何處?

從這段記錄中可以看到,周世宗柴榮一共有7個兒子,前3個都被後漢政權殺了;剩下4箇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後來的小皇帝柴宗訓,還有一個柴熙謹在柴榮活著的時候(乾德二年)就夭折了。也就是說,柴榮去世時還有3個兒子活著;可在北宋建立後,柴宗訓的另外2個活著的小弟弟居然失蹤了。

如何處理前朝皇族,特別是皇子對歷朝開國皇帝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國家動盪。數百年後,一個不知所蹤的建文帝就鬧得朱棣一生心神不寧;而清朝初年那個神秘莫測的朱三太子,更是在幾十年裡反覆出現,讓順治、康熙不得安生。

趙匡胤本就是欺負孤兒寡母奪來的皇位,算不上光明正大。如果真有居心叵測之人挾持柴榮後人,立刻就能名正言順起兵討伐,國家就會陷入內戰之中。北宋建立後也確實有李筠、李重進等節度使起兵反抗。當然很快就被平定了。

令人詫異的是,趙匡胤完全不像朱棣那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尋找建文帝、也不像康熙那樣對朱三太子如臨大敵;反而對兩個失蹤的小皇子毫不在意。各類史料中都沒有他派人尋找的記錄。趙匡胤為什麼能夠如此淡定?

很簡單:

1、已經被殺,徹底安心。

2、早有安排,對去向一清二楚且相當放心。

趙匡胤的皇位雖然來路不正,但為人處世還算得上光明磊落。柴宗訓禪位時才8歲,他的兩個弟弟年紀更小,不可能對趙匡胤產生實質威脅。趙匡胤沒必要也不屑對兩個幼童痛下殺手。當然不能排除他那個卑鄙陰險的弟弟主動替哥哥除掉後患的可能。

一百多年後,北宋著名文學家王鞏在《隨手雜錄》中對這段懸案給出瞭解答:

趙匡胤帶兵進入後周皇宮時,手下抓到一個宮人,這個宮人正抱著柴榮的一個兒子(不知道是想逃跑還是主動邀功)。旁邊的趙普等人建議趙匡胤殺掉這個孩子以絕後患。大將潘美卻遠遠站開,默然不語。

趙匡胤看到潘美神情異樣,就問他有什麼建議。潘美卻不敢回答。趙匡胤立刻表態:“坐了別人的皇位,還殺別人的兒子,我不忍心啊!”

聽趙匡胤如此說,潘美才開口:“我曾經與您一起為周世宗效力,現在如果勸您殺這個孩子,就對不起世宗;但我若是勸您不殺他,又害怕您懷疑我,所以不敢說話。”

趙匡胤聽完後,就把這個孩子託付給潘美,讓他以侄子的名義撫養他。從此以後,君臣間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從此改頭換面,以潘美之侄潘惟吉的身份出現在歷史之中。

“阿族說帝王”陳橋兵變後柴榮兒子神秘失蹤,柴姓後人現今何處?

南宋文學家王銍在筆記《默記》中也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只不過這個孩子變成了潘美的兒子,名字也變成了潘惟正。

“阿族說帝王”陳橋兵變後柴榮兒子神秘失蹤,柴姓後人現今何處?

兩個版本的故事,哪一個才是真相?

現存於大唐西市博物館的《潘承裕及其夫人王氏墓誌》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墓碑的主人叫潘承裕,碑文提及他的叔祖父是潘美,父親正是潘惟吉,唯獨沒有關於祖父的記載。

按照古人撰寫墓誌銘的習慣,墓主人的祖父、父親等直系祖先必然要明確提及,而叔祖這種旁系親屬則在寫與不寫的兩可之間。單記叔祖父而不記祖父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推斷,潘承裕的墓誌銘中所缺少的祖父,極有可能是一個不能提起的名字,即周世宗——柴榮。

那麼潘惟吉究竟是柴榮的哪一個兒子呢?另一個孩子又去了哪裡呢?

王鞏在他的著作中曾經明確提及他是從潘氏家人中聽到這個故事的。而這一事件作為極其隱秘的宮闈秘聞,除了趙匡胤、趙普、潘美等少數幾位重臣之外,能知道的就只有事件的當事人。潘美接受這樣沉重的任務,為了保全家族肯定嚴守秘密;而其他的大臣作為趙匡胤的心腹更不會隨意洩露。唯一能夠把這件事告訴旁人的也就只有這個孩子本人。

在失蹤的2個皇子中,年齡較大的一個很可能已經到了記事的年紀,因此他的真實身份很有可能是柴榮的第五子——柴熙讓。

至於另一個孩子,極有可能被安排了更加保險的選擇——隱姓埋名在民間。

趙匡胤為什麼要讓潘美領養柴榮的孩子呢?

按照規矩,兩個小皇子都該由周世宗的皇后——符太后撫養。可這兩個孩子留在符太后身邊就要給其名分,予以封賞。兩個孩子現在年齡小,但總有長大的一天,難免不會心懷怨恨,再加上一個前任皇帝,而符太后自己就出身將門,若是再來幾個黨羽,朝中懷念後周的勢力恐怕就要蠢蠢欲動,不利於安定團結。

因此,在不大開殺戒的原則上將柴榮的後代分開,抹去其皇族的身份,就成為了最為保險的一招。

另外,趙匡胤選擇潘美作為撫養人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潘美並非趙匡胤“義社十兄弟”之一,在軍中的勢力相對較弱,即使潘美想要靠這個孩子興風作浪,趙匡胤也完全有把握輕鬆搞定。

其次,潘美不是兄弟,卻是心腹,不僅經常陪趙匡胤喝酒,還幫趙匡胤監視、說服過與趙匡胤關係極差的大將袁彥,使其俯首稱臣。

一個貌似簡單的收養事件,趙匡胤不僅賺取了一個“寬仁”的名聲,還巧妙地消除了後周殘餘勢力在日後可能形成的隱患,可謂一箭雙鵰。

那麼,除了《水滸傳》中的小旋風柴進,柴榮的後裔都去了哪裡呢?

柴家臺是甘肅蘭州黃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散佈在七里河、安寧、武威、白銀、慶陽等地的柴氏後裔很多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不論走到哪裡,只要說起先祖,柴氏族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他們是後周皇帝柴榮的後代。

《金城柴氏家譜》中明確記載,這一支柴氏的先祖是從軍來到蘭州的,是“世宗皇帝之苗裔(直系後代)”。《金城柴氏族譜》在1993年時被甘肅省檔案館作為珍貴文物所收藏。

元末戰亂,柴氏族人在對格台山上聚族而居,結寨自保——柴家臺堡。這個堡修築山間的一塊臺地上,城堡三面是深溝,東面有路;四個角上是墩臺;城牆高達7米,上面有堵牆,兩米一個垛口;城堡只有東門,門外挖有深溝,上架設吊橋。柴家臺堡一直到解放初年都十分完整。附近黃河中的峽谷就叫柴家峽,川就叫柴家川。山與河之間的平地就是柴家臺。

明初,柴氏族人從對格臺搬遷下來,族人大體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到了柴家川,一部分人到了柴家臺,還有一部分人到了安寧堡。

到了清朝,為了防範土匪,柴氏族人又自發整修城堡,把原先的堡牆增高,還起名為春臺堡。清朝末年戰亂不斷,為了守護一方平安,新城、河口、梁家灣、柴家川、柴家臺幾個地方的鄉親們組織聯防體系。大家推選柴氏族人柴茂山為總指揮,選拔身強力壯有武藝的青年組成團練,一堡有難,其他幾個城堡相互支援,巡邏放哨,保衛鄉土。

1958年,因國家建設需要,柴氏族人搬離柴家川。

數百年間,柴氏在黃河岸邊頑強的生存繁衍開來。進士柴樸、參加辛亥革命的柴若愚、甘肅最早的女留學生柴冰海、甘肅婦女界名人柴木蘭等都是柴氏後代中的傑出人物。

而遠在數千裡外的浙江富陽場口鎮境內的上圖山村。全村兩千多人大多姓柴,同樣尊後周世宗柴榮為先祖。

已過古稀之年的村民柴增昌家中收藏了兩本《富春柴氏宗譜》,分別修訂於清乾隆乙巳年間和民國33年。宗譜中有南宋文天祥作的序,序雲:“餘督勤王之兵,趨淛(淛同‘浙‘)郡,次富春之渚,適契友之子柴生學自杭新遷富春,攜世譜謁焉。”可見這支柴氏後裔早在南宋時期就已定居富陽,極有可能是靖康之變後遷徙而來。

兩支柴氏後人,一北一南,一武一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共同譜寫柴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