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非也

犯罪,是一種從古至今普遍存在的現象,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寫過《資治通鑑》,他在這部史書裡用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來形容唐初的貞觀之治,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確實是這樣。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這麼大的國家,不可能真的不會出現一例犯罪,據史書記載,這22年之中,每年都會有人被判死刑,即使最少的一年,也有29人,所以,貞觀之治固然是盛世景象,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只是一種大體上的說法。

通緝畫像的缺陷

犯了罪,罪犯就會逃跑,官府也就開始捉拿,怎麼捉拿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各地貼出犯人的畫像,同樣的方法到了今天也是最有效的。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但古代不比現在,那會兒沒有照相機,沒有攝像頭,要做出犯人的畫像,官府的畫師只能根據旁人的描述勾勒出犯人的模樣,但這會出現一個問題,即使畫師的技藝再高超,旁人的描述再精準,都不可能靠一支毛筆完完整整地把模樣復原出來。

可在古代也只有這種方法了,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方法對捉拿逃犯到底有多大幫助呢?其實,這種方法非常有效,畫像貼出去之後,往往能收到奇效,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戶籍制度幫了大忙

原來,一張完整的通緝令並非只有畫像,在畫像旁邊,還會寫上一段文字,上面會記錄逃犯的姓名、籍貫、年齡以及具體的外貌特徵,這樣就大大縮小了範圍。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別小看這些資訊,古代的戶籍制度雖不比今天那麼詳實,但也不是吃素的,那時候每個人的資訊,都會在官府存檔,這可是朝廷徵收賦稅、調派徭役、稽查戶口、維護統治秩序的命根子。

劉邦奉“懷王之約”進入關中後,許多將領士兵都忙著搶金銀財寶,但聰明的蕭何搶的卻是秦朝的地圖和書籍,他的目的也就是要了解秦朝的人口資訊和地理資訊,事後證明,這些東西幫了劉邦大忙。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同時,因為官府在明,逃犯在暗,官府會把通緝令下發到全國所有衙門,正式名字叫“海捕文書”,這張大網撒下去,已經可以捕到很多魚了,對於那些漏網之魚,官府還有第二張網。

重金懸賞,哪裡逃!

這第二張網就是在海捕文書的末尾寫上懸賞金額,這招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是犯了重罪的犯人,懸賞金額也會很高,所以那個時候就有人專門靠懸賞金額維生。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保甲連坐,不想活命了?

除了身份資訊和懸賞之外,從宋朝開始還有一個很嚴厲的制度就是保甲連坐,保甲制的最明顯特徵就是以“戶”為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而不是個人;連坐制度更為久遠,周朝時期就有了,如果有人知情不報,就會面臨跟逃犯相同的懲罰。

在這樣人人自危的情況下,不太有人會冒著生命危險包庇一個罪犯,除了官府層面的措施外,古代因為不像現在有高鐵飛機,交通並不發達,所以光靠腳走的逃犯本身不會逃得太遠,比較容易捉拿。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這人誰?不認識,報官吧!

同時,也是因為交通不便利,古時候的人口遷移成本會比現在高很多,所以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只生活在家鄉這一小塊地方,彼此都很熟悉,如果某天來了一個陌生人,大家就會生疑,逃犯肯定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可去的地方並不多。

如果去人口流動較為頻繁的城裡可行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前面說過,古代的戶籍制度之下,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進出城都是需要“身份證”,所以進城無異於自投羅網。

古代沒有高畫質攝像頭,逃犯卻一抓一個準,也不看看通緝畫上寫了啥

總的來說,如果要捉拿逃犯,僅靠畫像是遠遠不夠得,同樣是需要多種手段的結合,古代的逃犯和今天一樣,內心都是崩潰的,所以,不犯罪才是正道。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死水微瀾》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史不絕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