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三國以前,長江以南屬於蠻荒之地,因黃巾之亂,大批北人開始南遷,在東吳孫氏政權的大力經營之下,江南開始發展起來。因為淮河為曹魏政權所控制,孫吳政權雖然劃江立國,但幾次試圖爭奪江北,都大敗於濡須口,從此在中原政權面前只有招架之力,而無法構成威脅。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有鑑於此,晉室南渡之後,將淮河防線建成了東晉北伐的軍事基地和軍事防禦的最前線。苻堅也對這一防線無可奈何,最後在淮河的支流淝水邊兵敗如山倒。

此後,但凡守淮的南方政權往往能夠偏安長久,甚至北上爭雄。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晉末宋初,劉裕就是利用淮河防線突擊中原,光復舊都。可惜他急於南歸做皇帝,北伐未克竟全功。他留下的子孫後輩在鮮卑人面前不堪一擊,拓跋燾乘勝南下,意圖將劉宋趕盡殺絕。然而宋軍在淮南江北處處抵抗,鮮卑兵馬無奈止步於長江北岸的瓜步山。

趙宋王室南渡之後,同樣也是憑藉著淮河防線的保護,熬過了金太宗到海陵王的數次南侵,甚至面對所向無敵的蒙元軍隊也能苦熬數十年。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丟掉淮南江北的形勝之地,以長江為防線的南方政權都很難長期支撐,比如南陳、南唐就是風雨飄搖的短命朝廷,江北大軍一旦南下,基本都是勢如破竹。

那麼,為什麼“守江必守淮”是割據江南的小政權必須奉若圭臬的原則呢?

從三國時期的東吳開始,中國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逐步南移,長江沿線特別是江南地區更成了世所矚目的財賦重鎮。然而,像南京、杭州這樣的江南的大都會基本都位於長江附近,且無天險可供扼守。雖然長江號稱天塹,但並不意味著整個中下游都是寬闊無際水流湍急的天然屏障,有許多地方反而是易攻難守的戰場突破點,比如採石磯、瓜洲、田家鎮等地,如果以宜昌往東的長江為軍事防線,防禦正面將綿延數千裡,守方絕無可能處處佈置重兵,而進攻一方卻可以選擇其中一點進行重點突破。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能將軍事防線向北推進到淮河一線就不同了。淮河距離長江有一定的距離,在古代也是一條比較寬的河流,而且兩岸河網密佈,湖泊眾多,是折衝江北轉圜騰挪的重要作戰空間。就算這條防線擋不住對手前進的腳步,起碼也能消耗掉他們部分的實力,並贏得寶貴時間,為南方政權提供急需的緩衝餘地。此外,南方政權如果有實力的話,隨時可以北伐,因為河南已經門戶洞開。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所謂“轉圜騰挪的作戰空間”,用軍事術語來說,其實就是戰略縱深。戰略縱深的主體理論,通俗點說,就是製造一個前線與後方。在近現代的高精尖端武器誕生之前,大國的戰略縱深在己方處於戰爭劣勢的時候往往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因為廣闊的大後方可以在氣候和地理上形成對敵人的屏障,同時己方卻可以透過休養生息、儲存物資、召集援軍獲得源源不斷的輸血,利用得好的話,可以越來越深地拖住敵人,最終改變戰爭態勢,從而扭轉戰局。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存在數千年的戰略縱深理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科技的空軍部隊開始能夠實施前後方無差別的大轟炸,德國空軍幾乎不分遠近把英國全境炸成一片廢墟。幸好當時的空軍仍受“飛行半徑”的制約,在蘇聯這種幅員遼闊的大國面前頓顯力不從心。德國入侵蘇聯,雖然早期節節勝利,但在隨後的莫斯科保衛戰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德國空軍受戰略縱深的影響無法摧毀遠東的兵工廠,蘇聯的軍事裝備得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投入戰爭,致使德國走向失敗。在東部戰場,中日戰爭的情況也如出一轍。

從“守江必守淮”的歷史斷論,看大國得天獨厚的優勢

毫無疑問,解放初期,戰略縱深理論仍然適應於我國的實際情況,所以,即便對手是美國,我們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出兵一戰。把國家的安全寄託於敵人可能的仁慈,那無疑是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