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鰲拜手裡有兵權在握,為何不能預判康熙有問題,先動手把他廢了另立!

大眾對鰲拜的印象一般都來自影視,在各種電視劇上,鰲拜都是一水的囂張跋扈,給人一種街頭霸王的既視感。正因為這種既視感,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中國歷史上董卓、曹操、司馬師之類的人物。

但事實上,鰲拜早先還真不是這樣的人。

鰲拜手裡有兵權在握,為何不能預判康熙有問題,先動手把他廢了另立!

首先,鰲拜的早年,是比較悲摧的,他是皇太極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堅定擁護皇太極及其後裔。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之所以不能奪權,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臣貝勒們討論誰來繼承大位之際,一批效忠於皇太極的將領離開座位,手按佩劍,齊聲說道:“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這種態勢,其實就是向多爾袞表明:不得覬覦帝位,要不然老子跟你玩命!

也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原本有意乘亂奪位的多爾袞,不得不作出讓步,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由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輔政。而在當時雙方實力均衡的狀態下,大家也只能接受這樣的折衷方案。

但隨後,鰲拜就遭受了多爾袞的迫害。頭一遭是在順治初年,當時順治的叔叔阿濟格把小皇帝稱呼為“孺子”,即小兔崽子,被人告發朝廷讓鰲拜在軍中宣佈阿濟格的罪狀,結果鰲拜沒這麼幹,結果被罰了一百兩白銀,征討李自成的功勞全部作廢。

第二波是順治五年,當時豪格征討張獻忠,一回來就被打下大牢。鰲拜被認為是豪格的人,也被革職,然後清查下來說鰲拜居然想謀立豪格做大清皇帝,下罪論死——鰲拜說,俺拿家產來贖罪,行不?答曰:行!

第三波則是順治七年,多爾袞生病,快死了,又給鰲拜找出一件過失,要判他死罪——鰲拜說,俺之前忘了,其實俺還有點家產,拿來贖罪,行不?答曰:行!

然後,多爾袞便死了。順治親政,曉得鰲拜是條忠心耿耿的漢子,從此便用他做自己的心腹重臣。順治十三年,鰲拜舊傷復發,臥床不起之際,順治還親臨鰲拜府邸,看望慰問。而一年之後,孝莊病重,鰲拜也是晝夜於宮中侍候順治,深獲小皇帝的讚賞。

鰲拜手裡有兵權在握,為何不能預判康熙有問題,先動手把他廢了另立!

應該說,鰲拜的囂張,直到康熙那些年才成為事實。這是因為當時的四大輔臣,索尼不說話,遏必隆則基本附和鰲拜,至於蘇克薩哈略有些分歧,但蘇又是鰲拜的姻親。所以基本上那個時期大清國的國事,是鰲拜說了算的。

結果到了康熙六年,索尼生病,死了。他在臨死前上書,說皇帝已經十四歲了,當年順治就是這個年紀親政,所以現在也該您親政了。說完這話,索尼就死了。然後排名其後的蘇克薩哈就說,皇帝你親政了,還要俺們輔臣幹嘛,大家都散了吧?我願意帶頭,去遵化守護順治陵寢。

就是這麼一句話,得罪了鰲拜——因為蘇之後就是鰲,蘇退休了,鰲也沒理由接著幹。於是鰲拜出手了,氣勢洶洶,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正是這件事,給康熙造成了“鰲拜不除,朕位不寧”的強烈印象。換句話說,老胖子連自己的姻親都不放過,這般兇殘,小皇帝如何能心安?

事實上,鰲拜確實沒有更大的野心,他無非也就是比較強勢、不想讓出手中的權位而已。他從來就沒有曹操、司馬懿那樣的算計,沒有形成如同當年“漢中有魏“、“魏中有晉”的權力格局。這也是康熙能算計成功的原因——大家試想一下,如果當年漢獻帝和曹髦也訓練一幫童子軍,對付曹操和司馬師,又沒有成功的可能?老實說,基本上一成希望都沒有。

鰲拜手裡有兵權在握,為何不能預判康熙有問題,先動手把他廢了另立!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康熙不除掉鰲拜,而是放縱鰲拜專權這樣的局面下去,鰲拜會不會有變成司馬師的那一天,不得不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人,很多時候不是看他原本怎麼想,而是看他在什麼樣的形勢之下?人們常說五個字叫作時勢造英雄,其實權臣何嘗不是時勢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