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關鍵詞

:雷席德去世、伊斯梅爾去世,帝國陷入混亂

前因

雷席德去世

:1672年4月9日,雷席德與大阿特拉斯的獨立部落作戰時,從馬背上摔下在馬拉喀什被殺。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大阿特拉斯山

後因

伊斯梅爾去世,帝國陷入混亂

:伊斯梅爾政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建立在他個人權力的基礎上,所以在他1727 年 3 月 22 日逝世之後國家混亂了二十年,分割了帝國。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摩洛哥內亂

過程始末

一、

穆萊·伊斯梅爾

繼位

1672年,他的同父異母兄弟雷席德因從馬背上摔下而去世,二十六歲的穆萊·伊斯梅爾隨後繼承了這個因內部部落戰爭和王室繼承而削弱的國家——摩洛哥。

伊斯梅爾繼位後,頭等大事當然是鞏固政權,而他所面臨的有三位王位競爭者∶其兄弟穆來·哈拉尼;其侄子艾哈邁德·本·馬赫拉茲;最後是一個集團的首領希德爾·吉拉阿。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穆萊·伊斯梅爾

二、

土耳其

干預

由於土耳其人認為馬格里布的不斷擴張限制了他們的向西發展,所以希望馬格里布的動盪不安局面永遠持續下去,而不願意其建立一個集中而強有力的政權。

因此,土耳其人採取各種手段支援並收買伊斯梅爾的三位競爭者,並慫恿一位馬拉布特聖者穆罕默德·哈吉·迪拉伊策劃大規模的叛亂。面對挑釁和干預,伊斯梅爾憑藉自身的軍事才能,組織軍隊、配備大炮,令叛亂隊伍聞風喪膽,這些叛亂隨後也就很快被鎮壓了下去。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土耳其地理位置

在伊斯梅爾鞏固政權的過程中,土耳其對其內政的干預,使得伊斯梅爾對其極其反感,從而發動了與土耳其的三次交鋒進行報復。在抗擊土耳其人的戰爭中,從蘇丹招來的黑人並組成屯墾的兵團——阿比德·布哈里是他的主力軍。

最初在 1689 年,伊斯梅爾在木盧亞河畔慘敗,不得不忍辱求和,派一位使臣到伊斯坦布林去。不久戰爭又爆發了,伊斯梅爾透過和突尼西亞的貝伊馬哈茂德結成聯盟,從而增強了自身的勢力,但伊斯梅爾在謝利夫河平原再次敗北。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謝利夫河

三、

戰爭重新爆發

最後,當伊斯坦布林和梅克內斯相互進行了無禮的挑戰之後,戰爭重新爆發。這次戰事伊斯梅爾取得初步戰果,但由於王子們在國內造反不得不班師回朝,由此失去了對不妥協的鄰國進行報復的機會。但經過這些戰鬥,摩洛哥的獨立得到承認。

除了對土耳其的報復外,歐洲國家佔領的幾個海港,也是伊斯梅爾縈懷的心頭大事。為了收復海港,他首先發起了奪回丹吉爾市的戰役,這座城市自1471年以來一直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丹吉爾的城市防禦工事十分嚴密,有一支由4000人組成的龐大守軍。

1680年,伊斯梅爾指派他手下最優秀的將軍圍攻丹吉爾。在丹吉爾,英國人進行了抵抗,但由於威斯敏斯特議會認為佔據丹吉爾的開銷太大,為節約起見,要求撤出這個城市,從而使得伊斯梅爾未經戰鬥就趁機收歸己有了。在1683年冬天拆除了他們的防禦工事和港口。摩洛哥軍隊於第二年2月5日進入該城。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丹吉爾要塞的手繪圖

四、

伊斯梅爾“可怕的統治者”

與此同時,1681年他還從西班牙手中奪回了拉瑪莫拉,並將所有來自拉瑪莫拉的西班牙俘虜,包括女性,連同他們的財產、武器和大炮都被帶到梅克內斯作為戰利品。他的精銳黑衛隊曾幫助伊斯梅爾從歐洲諸侯國手中征服了整個摩洛哥,只有位於半島的休達要塞和梅利利亞要塞例外。

伊斯梅爾也以“可怕的統治者”而聞名,他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其實行的恐怖政策。伊斯梅爾在建造首都時動用了至少2。5萬名奴隸,他的基督教奴隸經常被用作與歐洲列強討價還價的籌碼,用高價或貴重禮物贖回他們,其他大部分奴隸則是在對西歐的襲擊中被巴巴里海盜掠奪來的。由於他傳奇式的殘忍,他被賦予了“嗜血者”的綽號。

為了恐嚇對手,伊斯梅爾曾下令在他的城牆上裝飾一萬顆敵人的頭顱。關於伊斯梅爾輕易地斬首或折磨勞工和僕人的傳說數不勝數,在伊斯梅爾統治的半個世紀中,據估計已殺死3萬人。但是正是透過這些恐怖政策,使國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摩洛哥歷史攘外先安內,伊斯梅爾的統治方針

▲梅克內斯遺址

結論

伊斯梅爾的政權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他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內政方面的綱領,並收回了摩洛哥領土上大部分被外國佔用的土地。可是,由於一切都建築在他個人權力的基礎上,所以他的霸業是不能持久的。

【參考資料】《外國軍事人物辭典》《摩洛哥國家概況》《土耳其國家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