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尼什防禦戰,蘇聯大軍五路齊發,“南斯拉夫惡魔”走向覆滅

尼什防禦戰,是二戰末期,德軍和蘇軍在巴爾幹地區進行的一場“生存之戰”。

在這場戰鬥中,蘇聯集結了5個方面的軍事力量取得了勝利,而有“南斯拉夫惡魔”之稱的:

黨衛軍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

經過此戰後逐漸走向了滅亡。

尼什,塞爾維亞東南部最大的城市,歐洲和巴爾幹地區最古來的城市之一,曾被稱為連線東西方世界的重要通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尼什防禦戰,蘇聯大軍五路齊發,“南斯拉夫惡魔”走向覆滅

對於蘇軍來說,攻佔尼什相當於掌握了,通往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大門的鑰匙。而對於德軍來說,防禦尼什則等於守住了,德軍在巴爾幹地區的生存命脈。所以,“尼什防禦戰”又被稱為

德軍在巴爾幹地區的“生存之戰”。

1944年8月20日,

蘇聯集結重兵進攻羅馬尼亞,在羅馬尼亞反納粹軍的協助下,消滅了16個師的德軍。至此,

蘇聯的軍事力量正式進入了巴爾幹地區。

蘇軍的進入,使巴爾幹地區風雲驟變,一些暗地裡的反納粹勢力,紛紛揭竿而起相應蘇軍。其中規模最大的,是

南斯拉夫境內的鐵托游擊隊

。他們集結了第1軍下轄的第1、第5、第17、第21師,和第12軍下轄的第11、第16、第36師,

共7個師的兵力,部署在了貝爾格萊德南部,

只等蘇軍到來後一起反擊德軍。

德國統帥部為了應對這一局勢的變動,命令在波斯尼亞的第7“歐根親王”山地師開拔至貝爾格萊德,打亂鐵托游擊隊的部署,將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還將陸軍

第1“勃蘭登堡”團、第92摩托化步兵團以及幾個俄羅斯自由兵營

的指揮權,都交給了第7山地師。

尼什防禦戰,蘇聯大軍五路齊發,“南斯拉夫惡魔”走向覆滅

1944年9月25日,第7“歐根親王”山地師的第三任師長奧托·庫姆

,率軍抵達了貝爾格萊德,並速做出了清剿游擊隊的作戰部署。

9月26日,奧托·庫姆再度接到緊急命令,命他率部立即趕往尼什組織防禦,以防止蘇軍透過尼什進入南斯拉夫地區。

這一命令讓庫姆很是為難,因為對游擊隊的作戰部署已經下達,師屬各部隊都已經跟游擊隊接上了火。此時撤退,必然會遭到游擊隊的窮追猛打和百般阻撓。但是統帥部的命令不容置疑,無奈之下,庫姆向下屬作戰部隊下達了,從各自位置迅速向尼什進軍的命令。而他自己先率師指揮部和少量預備隊,趕往尼什接收防禦。

9月27日,奧托·庫姆到達尼什,並接過了防禦和少數陸軍的指揮權。

尼什防禦戰,蘇聯大軍五路齊發,“南斯拉夫惡魔”走向覆滅

第7山地師後續部隊的行進,正如庫姆所料,他們在行進途中遭到了游擊隊的追擊和阻撓。在追擊阻撓的部隊中,

除了鐵托游擊隊,還有經蘇軍授意下加入進來的,“切特尼克”游擊隊和保加利亞反納粹第2軍。

截止30日晚,只有少許部隊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趕到了尼什。第7山地師的反坦克營、工兵營、裝甲偵察營及兩個山地團,都被分割包圍在了行進的途中。這就使得本來兵力就處於弱勢的第7山地師,在尼什防禦戰中更是顯得捉襟見肘。

從10月1日開始,蘇軍對尼什發起了進攻。

此次蘇軍一改往日炮火覆蓋後的人海衝鋒戰術,而是在零星火炮覆蓋後,由保加利亞軍隊發起試探性進攻,所以最初幾天的攻勢並不猛烈。而在隨後的幾天裡,蘇軍炮火越來越密集,覆蓋範圍也越來越大,衝鋒部隊的規模也相應擴大。

10月7日,蘇軍的攻勢猛然變得犀利起來,在強勢炮火覆蓋後,大量地面部隊撕破了德軍的防線,衝入了尼什。

隨後幾天,蘇軍和羅馬尼亞軍隊在尼什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第7山地師在尼什腹背受敵,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尼什防禦戰,蘇聯大軍五路齊發,“南斯拉夫惡魔”走向覆滅

10月13日,庫姆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在撤退中庫姆和師指揮部的作戰參謀們,不得不拿著衝鋒槍跟士兵們一起戰鬥。他們一邊要阻擋蘇軍和羅馬尼亞軍隊的追擊,一邊還要撕破鐵托游擊隊、切特尼克游擊隊和保加利亞第2軍,組成的防線突圍。

10月19日,奧托·庫姆帶領殘餘部隊終於撤退到了德佔區。

尼什防禦戰,第7“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總傷亡7710人,其中包括164名軍官和321名士官,師作戰參謀200人的編制也只剩下了13人。

從此該師大傷元氣,走向了覆滅的開始。

參考資料:《閃電戰》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