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文/張秀陽

做為開國皇帝,在南征北戰中,朱元璋可以說是對殺人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大明立國後,為了自己統治,為了長治久安,朱元璋實行鐵腕手段,殺要無數。

比如打擊貪官,朱元璋出身貧苦,受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又鑑於元朝的政治混亂,以猛治國。所以,登基後在全國掀起了“反貪官”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汙吏。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朱元璋利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採取“剝皮揎草”、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

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朱元璋當政31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汙吏15萬人。

不單是對貪官朱元璋不怕大開殺戒,對待那些明朝開國大臣,朱元璋殺起來也是毫不手軟,眼都不眨。

明朝開國功臣有以下這些人: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李文忠、鄧愈、朱文正、湯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興、廖永忠、傅有德、馮國用、馮勝、沐英、藍玉等,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在這些人中間,徐達:病死;常遇春:因病死於北伐途中; 劉伯溫:病死;湯和:建國後病死;李文忠:建國後病死;鄧愈:建國後病死;沐英:病死; 馮國用:死於軍中;胡大海:建國前死於降將的暗算。

其他幾位:李善長:坐胡惟庸案被殺;朱文正:因違法被囚禁,病死於監獄;朱亮祖:建國後犯法而死;周德興:以兒子亂法連坐而死; 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殺死;傅友德:因請賞田被朱元璋賜死;馮勝:坐藍玉案賜死;藍玉:建國後犯法而死。

然而,一生殺人無數的朱元璋卻害怕得罪兩種人,或者可以說是“高看”兩種人。因為此事,他曾經鄭重其事、不厭其煩地給兒子們講過大道理,以自己的一生經歷所經驗教育兒子們,什麼樣的人得罪不得。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諸王,將他已經出生的十個孩兒(包括一個侄孫)全部封王。八年之後,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經長成大小夥子的兒子們打發到他們各自的封地去,從四面八方護衛著他的朱家王朝。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報,說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為一點小不如意,鞭打了廚子。這讓朱元璋大感恐懼,急忙鋪紙提筆,親自寫來一份敕諭,令人急送到秦王處,向他這位次子指出侮辱“造膳者”的危險性。

朱元璋在主諭中說:“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將操膳者視以尋常,是不可也”。“若頻加棰楚,不測之禍,恐生於此”。

小子唉,你現在動不動打他,廚子雖是小人物,你把他打狠了,他豁出去,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也就沒了。

朱元璋這些話,想想挺有道理的。不說過去時代,即便你現在去外面富麗堂皇的大酒店吃飯,你若得罪了後面的大師傅,或者總是給他打麻煩,一個菜讓服務員端回去做來做去,明白人私下裡總會勸你,還是別這樣了,小心大師傅往你菜裡吐口水。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過了一段時間,秦王同一年就藩的晉王朱棡(老朱第三子),在去封國太原的路上,也笞辱了膳夫。

朱元璋在給晉王的教訓裡,朱元璋拿自己舉例,說道:“老父我率領群雄平定禍亂,對人從未姑息過。唯獨廚子徐興祖,事我二十三年,我從未折辱過他。”

難道這個叫徐興祖的“膳夫”,比被他殺掉的那些老哥們和勳戚重臣還重要?致使老朱從未“折辱”過他。最後,朱元璋囑咐兒子這樣一句:“怨不在大,小子識之”。此事見《明史·朱棡傳》。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死人堆裡滾過來的朱元璋心裡清楚一個道理,像陳友諒、張士誠這樣的對頭,像胡惟庸、藍玉這樣的“奸臣”,要想謀弒他,恐怕很難。但身邊的廚子,要想殺他,不說隨時隨地,總會讓他一直生活在不安全感中,終日提心吊膽。

除了侍寢的宮女妃子,朱元璋認為,身邊有兩種人絕不可得罪,一是剃頭匠(櫛工),一是廚子(膳夫)。

為什麼剃頭匠也不敢得罪呢?朱元璋的教誨沒有記載下來,但是隻要想一想就可以理解。除了帶刀侍衛,能夠在皇帝跟前動刀子的,大概也只有剃頭匠了。

朱元璋殺人如麻,為什麼他一生從不得罪這兩種人

各位想想《理髮師陶德》那部電影,你是不是會頭皮發麻、直冒冷汗?

朱元璋的廚子徐興祖、井泉,都做到光祿寺卿。剃頭匠杜安道、洪尚觀,做到太常寺卿,都是從三品的京卿。

朱元璋讓兒子們小心廚子和剃頭匠,是因為在他陰暗的心裡,廚子和剃頭匠就是不動聲色的潛在的殺手。

(本文圖片為網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