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明朝萬曆年間,有一男子名叫杜若飛,自幼父母雙亡,年少逃難至潞州,被一個姓秦的老秀才收養。

老秀才膝下無兒無女,對杜若飛像親兒子一樣,杜若飛懂事聽話,跟老秀才到學堂識字,本以為能借此機會多認識些朋友,沒想到杜若飛變得孤僻了。

原來,學堂裡其他同窗整天找杜若飛麻煩,罵他沒爹沒孃,還想盡各種辦法捉弄他,幾年下來杜若飛的書每一本完整,衣服被撕得破破爛爛,連午飯都被人撒滿沙土。

杜若飛向老秀才告狀總被反駁,老秀才認為同學和他玩並無惡意,這讓杜若飛心涼不已,從那以後變得更孤僻,不再追求上進。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轉眼杜若飛長大成人,老秀才因病去世,曾經捉弄杜若飛的同窗變本加厲排擠他,城裡根本無容身之地,迫於無奈只得搬到山上生活。

之後,杜若飛每日靠種幾畝地維持生計,累到雙眼昏花,腿肚子抽筋,只賺幾吊錢。回家後他經常胡亂扒幾口餿飯餿菜便躺在床上,邊休息邊掉眼淚,心想若變得富有,何故遭人排擠弄得這般勞累?日子一天天過,直到發生了件怪事。

這天清晨,杜若飛像往常一樣出門務農,日落西山杜若飛準備回家,遠遠望見家的方向炊煙裊裊,推開家門一看,早晨剩的餿饅頭早已被香噴噴飯菜替代,家務被整理得井井有條,杜若飛實在太餓了,沒多想把桌上飯菜一掃而空。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次日,杜若飛務農回家,飯菜又已準備好,這下他真坐不住了,決心把人捉住。第二天清晨,杜若飛假裝扛著釘耙出門,從後面又繞回家外蹲著,不多時,一美麗女子鬼鬼祟祟進入他家。

美麗女子正準備收拾屋子,杜若飛忽然推門進來,嚇得女子驚道:“你怎麼回來了?”杜若飛一把抓住她審問道:“你是誰?為何三番兩次在我家?”

美麗女子似乎被杜若飛抓痛了,連忙縮回手面露不悅,她自稱白水素女,奉玉帝所,暗中幫助杜若飛十年內脫離貧窮,這才幫助料理家務,洗衣做飯,眼下被杜若飛道破天機,趁著事情沒傳開,必須返回天庭領罪,說罷白水素女欲起身飛走。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見白水素女要走,杜若飛急道:“素女姑娘,我並沒有真正脫離貧窮,你必須留下來繼續幫助我。”白水素女搖搖頭道:“這樣吧,我贈你金絲袋,日後你種地獲得糧食放入其中不會腐壞,不出十年你定衣食無憂。”

勸說無果,杜若飛耍起無賴威脅白水素女,她若離開,就把事情公之於眾,若留下幫他脫貧,定會把秘密爛在肚子裡。白水素女思索再三,決定留下來,前提必須信守承諾,杜若飛點頭答應。

從那之後,杜若飛整日無所事事,大事小情全部交給白水素女,素女心中有怨,礙於把柄被杜若飛攥著,敢怒不敢言。在白水素女幫助下,不到三年杜若飛漸漸富裕起來,從城裡買了間四合院又搬回潞州城。

白水素女對杜若飛道:“你家已變富裕,我該回天庭覆命了。”杜若飛不知滿足,又拿洩露天機一事威脅白水素女,他咬咬牙說,變富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報復欺辱他的人,眼下實力不夠雄厚需要幫助,白水素女無奈點頭答應。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又過三年,杜若飛已富甲一方,他花重金買通縣令,把昔日欺辱他的人全部定罪還不解恨,連同家人都驅逐出潞州了才稍微寬心,白水素女道:“如今你大仇得報,留在這裡已無用,我要回天庭覆命了。”杜若飛立馬換了副嘴臉威脅她道:“這才哪到哪,我還沒富裕到成為人上人呢,得需要更多錢,更多權力。”素女一想僅剩四年,何必功虧一簣,咬牙點頭答應。

轉眼十年期滿,杜若飛利用金錢之便做了潞州知府,整個潞州被他玩弄於股掌,平日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他信守承諾讓白水素女迴歸天庭,想不到白水素女剛飛上南天門,就被天兵天將壓到凌霄殿見玉帝。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玉帝怒道:“好個白水素女,你可知罪?來人,把她打入天牢永世不得重見天日。”白水素女嚇得一哆嗦,連忙叩頭求情不知犯何罪。玉帝冷笑道:“素女,朕令你幫助杜若飛擺脫貧困,你卻被他威脅,跟著一起誤入歧途,眼下大錯釀成,不得不罰。”白水素女聽完玉帝的一番話,懊悔不已自願領罰,隨後,玉帝下令嚴懲杜若飛。

一日,狂風大作,杜若飛正摟著小妾喝酒,突然一個大雷好巧不巧劈在杜若飛府內,緊接著失了大火,沒一會杜若飛連同杜府被燒個精光。

說來奇怪,大火僅僅燒燬杜府、杜若飛以及同他一起

作惡

的人,其它房子和人皆完好無損。

民間故事:仙女下凡被窮小子困在家中,玉帝怒了,下令嚴懲

編者的話:我們曾聽過許多關於“校園暴力”的故事,今天也不例外,故事主人公杜若飛身世可憐,好不容易被人收養卻遭受同窗排擠,最終導致他不求上進。直至遇到好心幫助他變富的白水素女,一心也只想報復,凌駕他人之上。

當然,幫助杜若飛的白水素女同樣可恨,只因害怕受到懲罰,不惜犯錯幫助杜若飛作惡,可以說這兩個人雙雙遭受懲罰絲毫不值得同情。

透過這個故事,希望有孩子的朋友能多多注意孩子一言一行,更希望不要打著“為他好”的想法滿足他不合理要求,最終只會導致孩子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