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王不過霸! 為何說項羽不該過江東, 也不能過江東!

說起項羽和劉邦的那段楚漢之爭,可謂是驚心動魄、氣壯山河,雖然最終的結局是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奪得天下建立漢朝。然而歷史上對於兩人的評價卻沒有以勝敗論英雄,失敗的項羽在之後的千年中一直被傳唱,有道是杜牧的“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李清照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可見後世都對項羽未渡烏江爭議很大。

王不過霸! 為何說項羽不該過江東, 也不能過江東!

項羽是有機會過江東的,當時烏江上只有一條船,只要項羽願意,自然是可以回到江東東山再起,然而項羽卻選擇了自刎,那麼當時已經被圍在垓下的項羽到底該不該過江東呢?

其實要說這個問題就要從項羽的背景說起了,項羽家是楚國的貴族,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貴族是擁有著一種精神、一種情懷、一種責任,他們擁有著強烈的尊嚴、榮譽和道德,而揹負這些的貴族在面臨生死決擇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悲壯的,因為在貴族的眼中是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而是你有沒有令人仰慕的歷史壯舉,這也就是為何項羽一直被後傳唱的原因,而項羽就是這悲情的貴族。

王不過霸! 為何說項羽不該過江東, 也不能過江東!

項羽從領兵反秦以後一直都是正面對抗,從不使詐,項羽曾喊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為了復仇,項羽可以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那一戰可以說是九死一生,畢竟兵力差距巨大。後來項羽與劉邦對峙時,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然而劉邦卻笑曰:“吾寧鬥智,不能鬥力。”可見項羽從沒想過投機取巧,而且為還天下太平提出“決鬥”這種貴族之間一決勝負的遊戲規則,堂堂正正地挑戰,這就是項羽的性格,也是項羽的宿命,所以也有“王不過霸”之說,千百年來再無人。

王不過霸! 為何說項羽不該過江東, 也不能過江東!

這一點從項羽手下第一猛將“龍且”身上也可以看出,龍且率20萬大軍與韓信在濰水對陣,結果韓信派人堵塞了濰河上游,而且還率一半軍隊涉水攻擊龍且,當時有人建議龍且半渡而擊,然而龍且卻不屑與此,要等韓信渡河後正面交鋒,最後韓信佯裝敗走,龍且追擊反被韓信半渡而擊,被斬殺。明明半渡而擊是最好的攻擊時候,但是龍且有著和項羽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光明正大的對決,而不是透過計謀取得勝利。

其實憑項羽之力,過烏江之後東山再起是很有可能的,畢竟項羽曾經數次以少勝多擊敗劉邦,即使是韓信在最後圍攻項羽時剛開始也無法戰勝項羽,可見項羽實力非凡。然而項羽是一個貴族,是一個有著歷史使命感的人,他擁有著更多的悲天憫人,所以他才要和劉邦“決鬥”。

王不過霸! 為何說項羽不該過江東, 也不能過江東!

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和尊嚴,使他不能渡烏江,他願意用他的一死還天下太平,也維護了貴族的尊嚴,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何項羽死前曾說道:“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也能夠解釋項羽決定將自己的頭顱送給自己的老朋友呂馬童,讓他去領封受賞。

所以,項羽不該過江東也不能過江東,這是性格、尊嚴使然,也是為了江東百姓免遭屠戮。而也因為他的這一選擇,千百年來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