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在談清朝“超品”爵位時,要先知道,不管多麼大的官,都是不可能穿“龍袍”的。清朝的確存在畫有“龍”的官服,但那也只是臣服,不是君服。

其實最頂尖的那批超品官員,穿的是龍“補服”,其次就是“蟒服”,不管是四團龍補服,還是蟒服,這與天子的龍袍改變和意義不在一個維度。

超品爵位的設定,是在乾隆時期。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龍補服)

但是龍補服,也就是大家常以為的“龍袍”卻是在明代就已經有了。

明清時期,皇權的攀升,相權的隕落,導致了皇帝與臣子之間表示遠近的方式,就只有皇帝的恩寵與否。皇帝看好你,那麼你就升官發財,不喜歡你,那麼再有能耐也得第二天捲鋪蓋回家。明代天子也不廢舊法,和歷代君王一樣,穿著明黃色的龍袍,而官員們,穿的官服則叫“褂子”,首先要知道,不管幾品官,他們穿的褂子幾乎都是一樣的。

區分官職的,只有“補圖”,這就是補服。

明代,文武官服的“補圖”不同,例如文官,一品大員則是“仙鶴”補圖,二品大員是錦雞,三品大員則是孔雀。而武官的話,一品、二品是麒麟,三、四品則是虎豹,這樣一來,在大明當官,要把這十幾種珍禽異獸搞清楚了,才不會把內閣首輔當成錦衣衛的笑話。

到了清代,這種“補服”延續,甚至還補出了自古以來唯有天子才可以擁有的“龍”,不過這龍嘛,也有高低之分,例如五爪金龍、四爪金龍,而四爪金龍看起來和真龍無異,但本質上是“偽龍”,因此四爪金龍在清朝又被認為是“蟒”,蟒在這時期和中國古代神話裡“蛟變為龍”的蛟是一個級別,至於滿清統治者為什麼設定成了蟒,這大概與滿清的習俗有關。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補服是清朝的標準官服,沒有超品的時候便存在了。而補服一開始是與朝廷臣子的功勞、官職掛鉤,比如康熙、雍正時期,就沒有超品的說法,但是雍正朝,年羹堯、隆科多這兩位功臣,都因為立下大功勞被雍正恩寵,特賜“四團”龍補服,這裡的“四團”,便是在補服的前後位置,還有左右肩位置繡上四“團”龍的圖案,這便是四團龍補服,代表著皇家給予臣子最高的榮耀。

再回到清朝的爵位問題上。

在乾隆十六年的時候,乾隆皇帝弄出了個“超品”的爵位概念,注意哦,是爵位,而不是官職,清朝,不存在超品的官位,只有超品的爵位,而且依照唐宋舊制,在清朝也往往是中高品官員在中央攝政,當然啦,封疆大吏幾乎都是一品官,這個還是合理的。

超品的爵位嚴格來講不僅“六位”,要是細算起來,可以說是11位。

首先,滿清的“爵位”檔次都很高,而且清朝的爵位按照“三條線”來走,來劃分三種不同的民族以及他們各自不同的待遇。

一是:宗親爵位。

二是:異姓功臣爵位。

三是:蒙古爵位。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而蒙古爵位是不存在超品的官級的,蒙古爵位有蒙古爵位的特殊,清朝對於蒙古是實行的是半自治的管理方式,這封的爵位自然是不能超出品級,還必須得屬於品級以內。

超品的官職具體有宗親爵位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

異姓功臣爵位:公爵、侯爵、伯爵。

有的人會以為“不入八分國公”這個爵位連八分都不入,覺得很低,於是不把這個爵位當正常爵位看,其實不入八分輔國公,再次也是個超品,例如咸豐留下的顧命大臣怡親王載垣,即便親王之位被廢,被貶為了一個的不入八分國公,但其實載垣的爵位都還是超品的,不可小看。

接下來再說說“爵位”與“龍補服”之間的聯絡和細節。

還是那句話,官員臣子們穿的不可以叫龍袍,而叫補服,補服就是咱們經常在清宮劇裡看到的那些石青色官服,當然啦,芝麻小官補服的圖案就不必看了,和龍一點邊都沾不上。

其實超品和龍補服沒有直接聯絡。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蟒補服)

龍補服最常見的還是在於清朝皇室宗親內部,例如親王、郡王、皇子。

因為清代皇子不一定能封爵,例如康熙九子奪嫡,他死後有好幾個兒子連王都不是,還只是貝子貝勒,例如最有實力角逐皇位的十四阿哥胤禵,也沒混到親王、郡王之位,但是,他們因為是皇子,所以也可以穿上“四團龍補服”。

在補服的等級上來講,補圖又有“圓補圖”和“方補圖”的區別,但是一般都是圓大於方,而親王一級,就是“四團龍圓補服”,而且這個龍是正兒八經的“五爪金龍”,是的哦,親王的補服上也是五爪金龍,但這也不意味著這就是龍袍,只能說明和碩親王的地位崇高罷了。

除了圓和方補圖,還有五爪四爪的區別以外,清朝的龍補服還有一個細緻的區分,那就是“正龍”和“行龍”。

首先,四團龍,每一團的龍的姿態的不同,也意味著等級不同,正龍必然是大於行龍的。清朝雖然皇子不一定有爵位,可是龍補服必然是四條正龍,五爪正龍。而親王則是兩團正龍,兩團行龍,郡王是四團皆為行龍。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所以清朝皇子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因為他們拼爹都還是能在衣服上壓過親王一頭,但這也僅限於地位的區分罷了,並沒有實際的指揮上的尊卑之分。

而相對於異姓功臣來講,那能不能獲得龍團補服,還是要看皇帝給不給,就如漢人大臣而言,年羹堯就獲得了四團龍補服,但年羹堯的四團龍補服和親王的又不一樣,年羹堯的四團龍補服屬於“方補”,因為方補更多是作用於百官身上,圓補則是宗親的一種專屬。

但是即便如此,這種補服之間的天然差距也不能說有多麼大的意義,要知道,年羹堯被雍正稱為自己的恩人後,在朝廷裡幾乎就沒有把眾人放眼裡,因為雍正的庇護,年羹堯看到親王都不虛,眾所周知的,當年年羹堯囂張跋扈,還要一大批滿清、蒙古貴族到皇宮外跪著迎接他,若是以補服的尊卑來判定跪還是鞠躬,這也說不過去。

而超品官員都能穿“龍袍”,其實這個概念就不對的。

可以明確地講,可以穿龍補服的,就只有宗親爵位裡的親王、郡王,而貝勒、貝子更是隻能穿四爪蟒補服,貝勒是兩團正蟒,貝子是兩團行蟒,他倆連龍的邊都沾不上。而皇子例外,不在爵位體系之外,而異姓大臣即便是一等公,也不可能說一定穿龍補服,只能說達到了這個級別的異姓功臣爵位,一般都很大機率獲得龍補服,例如還是那個年羹堯,他既是最高的一等公,也有四團龍補服。

清朝設6大爵位,為什麼“超品”可以穿龍袍?他們權力有多大?

(真龍袍)

造成這種假象的只是在乾隆朝,親王、郡王的品級被提到了超品導致的罷了,其實超品和龍補服之間沒有必然聯絡。

最後再講到超品爵位擁有的權力問題。

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關於歷朝歷代,每個人都會對“一品、二品”這些品級十分敏感,而清朝還有個超品,不知道的,以為這個超品都接近皇帝了,相當於多爾袞級別的人物了。

但不是的,自古以來,爵位和實權從來都沒有必然聯絡,爵位是爵位,實權官職是實權官職,俗話說,只要職權卡得對,五品都能耗死一個二品官,所以超品更不是擁有多大權力的官職,就是一個爵位的等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