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下五旗護軍守衛皇城

下五旗護軍奉命守衛紫禁城外圍的皇城。在午門東側的闕左門設司鑰長1人,護軍校1人,護軍9人;年門西側的闕右門設護軍參領1人,護軍校1人,護車9人。這兩座門在乾隆十五年前,都由步軍負責守衛,乾隆改定由下五旗護軍承擔此職。在端門、天安門、大清門(原址位於天安門廣場中部)設護軍參領各1人,護軍校各2人,護軍各18人。在雍正七年以前,這三座大門的守衛是由步軍營承擔的。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紫禁城外圍的守衛,順治、康熙年間是由驍騎營承擔的,雍正元年改用下五旗護軍,分定界址守衛。分界情況如下:

東華門、西華門外以南的地段,由正藍旗、鑲藍旗護軍守衛;東華門、西華門外以北至北城的兩個角,由鑲白旗、鑲紅旗護車守衛;東華門、西華門北面中部一帶,由正紅旗護軍守衛。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下五旗守衛的皇城地區,周環共設16個堆汛。堆汛也是值班崗堆是壘石為標誌。每一個堆汛派1名護車參領掌管,下設護軍校1人,護軍9人。乾隆十五年又在這一帶增設了柵欄8座,各設護軍校1人,護軍9人守護。堆汛和柵欄由下五旗護軍按日分班值守。例如,甲乙日是正紅旗班上崗,丙丁日是鑲白旗班上崗。成己日是鑲紅旗班、庚辛日是正藍旗班、王癸日是鑲藍旗班上崗。所有下五旗的值宿事宜,值守在景運門的上三旗統領有權進行稽查。

值宿在皇城的下五旗護軍,每夜同樣傳等。每晚自午門東側的闕左門發等,傳等護軍循行向西、向北,沿著皇城的16個堆汛傳遞,經過其間的8個柵欄,再回到闕右門。一夜共傳等8次。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扈駕

清帝出宮祭祀壇廟時,護軍承擔主要的扈駕使命。護軍統領一天壇祭天時,八旗護軍參領32人,護軍校、護軍800人,事先在午門外等待皇帝出宮。午門外兩旁陳列照明燈40盞,由20名護軍守護。引燈班騎兵恭候在御道的兩旁。皇帝的御駕從午門出來後,護軍將士在侍衛親軍的豹尾班後慮駕。引燈班的照明燈一直在御道兩旁照明,隨著御駕的行進而向前傳遞,直到天壇大門。皇帝在祭天之前先要在天壇齋宮齋宿一日。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到達齋宮時,護軍分兩翼在輦路兩旁清蹕。護軍參領2人帶領護軍校與護軍80人於祭天的圓丘周圍清蹕。齋宮左門,以護軍統領1人、上三旗司鑰長1人、護軍參領1人、護軍校及護軍20人擔任宿衛;齋官右門以護軍上三旗協理事務參領1人、護軍校及護軍20人擔任宿衛。齋宮外圍的守衛,設14汛,以八旗護軍參領6人掌管,每汛以護軍校及護軍11人巡守。壇外西門外,以下五旗護軍參領2人帶領護軍校、護軍20人宿衛。內壇西門,以下五旗護軍協理事務參領1人、參領1人,帶領護軍校及護軍20人宿衛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行營宿衛

清帝巡遊或前往熱河及木蘭圍場的路上,夜晚要駐宿在行營中。行營設立的位置,先由專門的機構嚮導處選定。在皇帝到達紮營地點之前,護軍統領一人率領護軍及武備院、工部官員前去安設營帳。行營的形制是內方外圓。營帳的正中間,安設皇帝的帳毆御幄,周圍用黃漆木圍成木城,建立一座旗門,用黃幕覆蓋。在木城外圍,又建層網城,在網城的正南和東西各設一座門戶。正南門豎立兩面正白旗護軍旗,東門豎立兩面鑲黃旗護軍旗,西門豎立兩面正黃旗護軍旗。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帶領侍衛親軍在網城內宿衛。八旗護軍距離網城百步遠的外圍設帳房宿衛。

圓明園護軍

雍正以後的清帝,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居住在圓明園。之外。其首領官稱為總統,無定員,由王公大臣兼任。其下設營總共8人,每旗選任1人,護軍參領同樣8人。不久,又從新增設的內務府三旗護軍營中調出一部分來,併入圓明園護軍營中。兵額共有3800人,養育兵480人。養育兵是不入正規軍籍的兵士,從八旗閒丁中選取。

較為完善的清代制度,負責守衛皇城的禁衛諸騎營都有哪些?

圓明園護軍負責在皇帝往來圓明園的沿途扈駕,皇帝居留在圓明園期間,守衛該園。在圓明園周圍設崗稽査。八名營總分別輪班率領軍士晝巡夜警。

乾隆以後,圓明園的守衛主要依靠內務府三旗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