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作品,是我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根源。在漢朝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道家絕對是百家學說之始祖。

《道德經》文字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主要論述的是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但是,歷史上還有一本書,與《道德經》並駕齊驅,素有“古今修道第一真經”的美譽,也是道教經典作品之一。在學術排名上,它甚至還排在《道德經》的前面。

這本書,就是赫赫有名的《陰符經》。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陰符經》文字簡練,用語奇特,見識超卓,可謂字字珠璣,深含至理。

書中有易、老、兵等諸家思想,既可當哲學書,也可當修身書來研讀。朱熹稱其“非深於道者不能作”,誠哉斯言。

另外,道家紫陽真人《悟真篇》也評價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銓。”

《陰符經》雖然全文只有300餘字,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包羅永珍,涉及到百家學派的方方面面。

《道德經》大家都知道是老子所作,但《陰符經》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共有4種說法。

1、為黃帝所撰,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等注。2、北魏寇謙之所作,其根據是因為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謂此書是“上清道士寇謙之藏諸名山”。3、唐代中期的李荃所作,持這種觀點的有宋代的黃庭堅、朱熹等。4、認為是南北朝時一位“深於道者”所作。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歷代政治家,軍事家和智謀之士對《陰符經》都推崇備至。其中蘊含有養身修心之道,有富國安民之法,有強兵勝戰之術,有明哲處世之方。

《陰符經》是黃帝總結宇宙自然之道,物質陰陽調和矛盾,守靜之法則,奇門遁甲之測算來取得自身調節,富國強民,戰爭取勝的目的。

《陰符經·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心,萬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機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陰符經上篇主要講得是,天地萬物執行的法則,自然界的運動規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壞的力量,也就是所謂的五行,如果能夠洞察和領悟宇宙的這種規律,以天道為人道的法則,這樣的人就能夠使它昌盛了。

同時,上篇也講到人應該合乎自然五行規律,要修煉,精通動靜與伏藏之術。研究事物內部發展的必然規律,以智慧來防微杜漸,以法制嚴加限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陰符經·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材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人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中篇主要講人們如何正確運用自身和自然規律來富國強民。

首先講到人的生命和萬物的新陳代謝都有其客觀的規律。其次天盜、物盜、人盜,三道的規律都需要好好把握,不可能人為的去破壞這個規律。

作為人就必須從自身的規律中去了解自然規律,從自身的修養中明白運用智謀韜略,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再次懂得自然規律是客觀的,就象曆法規律那樣去遵循,才是聖明,三盜之機深藏於事物之中,一般人是很難發現,必須從實踐中去體會,從自身修養中去把握,如果天、人、物三者和諧發展才能夠真正富國強民。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陰符經·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生死之心在於物,成敗之機見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永珍。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這本書,與《道德經》齊名相傳,古代“得道成仙”的人都在看

下篇主要從“專注”“控制慾望”“人性的修為”以及“生死觀念”“守靜”等層面來進行推演和解讀。由此說到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等諸多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