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李遵頊挺鬱悶的,本以為自己有狀元之才,當皇帝可以讓自己成就一番功業,繼而可以炳耀千秋,不曾想卻成了一個笑話。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以來,到清朝滅亡,封建社會里,古代的中國一共產生了638個狀元。大家都知道,凡是能當上狀元的,一般都是了不起的人才,或者說學習很棒,就像如今的高考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狀元,那都是從萬里挑一脫穎而出,不是隨隨便便就考上的。

而縱觀歷史,以狀元身份當皇帝的,卻只有一位,那就是西夏曆史上第八位皇帝,也是有名的夏神宗李遵頊 。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前期和遼、北宋,後期與金朝並立。歷經十帝,享國189年。從881年李思恭任定難軍節度使起,李氏政權共計346年。

李遵頊是西夏皇族宗室子弟,其父親是齊王李彥忠。史書上對李彥忠真是不吝誇讚之詞,說他“才器英敏,善騎射饒武略,遇事敢為”。是西夏王族裡不可多得的人才,就連竊國的任得敬也害怕他的才能,以“蜚語”將他貶守涼州。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可是,李彥忠“在郡有政績,蕃漢畏懷”。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李遵頊在他父親的培養下,也是“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因為當時的平涼屬於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商賈僧侶往來頻繁,各種文化交融,李遵頊耳濡目染之下,知識還是很淵博的。說不好西夏文裡的隸書味道就有他的影子在裡面。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春,也就是夏天慶十年三月,“策士賜宗室進士及第”。李遵頊參加李純佑(夏桓宗,西夏第六任皇帝)廷試,進士(唱)名第一!(什麼叫唱名?就是殿試後,皇帝呼名召見登第進士,叫唱名。)

以宗室身份當上狀元,那也說明了他的才智是具有真材實料的。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當上狀元后,李純佑讓他繼承父親的齊王爵位,沒多久擢升為大都督府主,成為李純佑的有力幫手,可以說他的人生風光無限。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秋,李遵頊也學李安全(西夏襄宗,西夏第七代皇帝)奪權李純佑一樣,把李安全的皇帝位置給搶了過來。

可惜的是,他的狀元才智第一,可是軍事才能卻是一塌糊塗,再加上他沒有把心思用到治理國家上,漸漸地,西夏被他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對金國這麼不順眼,他在位期間,就是對金國不停地發動戰爭,弄得國民疲憊不堪。要知道,鐵木真的蒙古部落已經發展起來了,成了北方最重要的威脅。他不聯金抗蒙,還要自相殘殺。那不是自找滅亡嗎?

開始的時候,李遵頊被蒙元當槍使,聯合攻打金國。後來金國主動求好以圖結盟抗蒙,他都不醒悟。在位多年裡,由於多次發兵攻金國或配合蒙元攻金國,導致西夏國力早已空虛,百姓也得不到休養生息,加上國內僧眾已經成為最大的地主,土地和財富高度集中到皇家寺院,西夏民間已經開始有些民不聊生的感覺了。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舉國厭戰之下,他還不醒悟,甚至在公元1223年,太子李德任力諫聯金國,拒絕攻金,他一氣之下還廢掉了太子,並幽禁靈州。

“志書有載:

遵頊欲使德任率師侵金,德任諫曰‘彼兵勢尚強,不若與之約和’。

遵頊笑曰‘是非爾所知也,彼失蘭州,竟不能復,何強之有’。

德任固諫不從,乞避太子位為僧。

遵頊怒幽之靈州,遣人代將出兵。”

太子李德任其實是想用退位太子的方法,讓父親有所感悟用兵的不妥,可是,李遵頊不但不覺得這是李德任的賢能,反而要降罪,這就有些像秦始皇逐扶蘇而立胡亥了。

如果聽了太子李德任的建議,可能西夏滅亡也不會這麼快,起碼還可以殘存十來年。因為當時如果西夏和金國聯合,蒙元一時還是吞不下去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李遵頊的這個豬隊友的這一系列操作,使得金國和西夏加速滅亡速度。可惜了他的祖先李元昊創下的這一片基業。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由於李遵頊反覆在合作和不合作攻打金國中搖擺,“蒙元滅夏之志亦於是決矣”,你想啊,得罪了這麼強大的一個對手,不合作,那只有死路一條了。當然了,如果合作,也就是晚幾年滅亡而已。

也是在這一年,他把位置讓給了次子李德旺,自己當起了太上皇,這也是西夏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太上皇。

三年後的公元1226年5月,李遵頊病故,終年64歲,被諡為英文皇帝,廟號神宗。歷史上的諡號和廟號是對一個皇帝的總結和評價。

夏神宗李遵頊:我沒有成為西夏的榮耀,也沒有成為銀川的驕傲

他的這個操作確實夠得上“神”的稱號,狀元,在古代不說有經天緯地之才,好歹也是出類拔萃的讀書人,一個簡單的“唇亡齒寒”的道理應該懂吧?史書上那麼多的例子沒有參考。讀書也是讀成了書呆子。就知道用武力來解決。

問題是,武力上卻是連金國也不能打贏。最後,連累銀川被付之一炬,可惜了!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