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納蘭性德是滿族入關建立清朝中央政權後,在都城北京出生的第一代青年人,他也是滿族第一個走上中國文壇的天才詩人。詩人所以稱為詩人,是他們內心有一個龐大的世界,不透過這些途徑把它們引發出來他就會撕裂。看清這個龐大的世界,瞭解詩人的文化DNA,就要將探尋深入到詩人的族源族屬。

滿族作為一個近代意義的民族,其最初的稱謂源於民末建州女真人,在構建以自身族群為主體的清王朝所形成的新民族共同體——“滿洲”。

歷史上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為草原蒙古族滅國後,留居東北的女真人稱謂元代女真人,明代,女真人分佈在明王朝遼東地區以東直達大海的廣闊區域,主要分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三大部。其中建州女真部人成為日後推動“滿洲”這一新民族共同體形成的核心力量和主體部分。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中華古代文明國家統一的主旋律,表現為中原文明的不斷擴充套件、不斷地聯合諸多邊疆各民族的趨勢,又表現為周邊各民族不斷增強的向內凝聚交融。

中原文明向外要把周邊文明擴張進來、聯合進來;而周邊文明也要發展進步,是向內的、向中原文明凝聚。在這個一來一往、統一或分化的過程中,向外都希望使自己成為能夠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

中原文化在歷次的改朝換代中不是淪為被打擊,消滅的物件,而是被繼承、被傳遞的歷史遺產和先進文化,即使是地方割據的民族政權,也都把統一或入主中原一展風采作為目標,而不是自外於中華文明和中國疆域。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無數次沖刷、攪拌、磨洗、錘鍊,民族間的差異、對立、隔閡逐漸被交往、交流、交融、所取代。有的民族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如漢族;

有的民族縱橫聯盟變得強大起來,如蒙古族、滿族、有的民族則融入其他民族而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如匈奴、鮮卑、柔然、党項、契丹等,他們都推動著歷史前進。

多民族參與和匯聚、輻射是中國國家形成的鮮明特徵。中國眾多的民族都源於本土,起源於多元,呈現 “滿天星斗”的景象。

女真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肅慎人的東北地區最早見於記載的居地之一。他們生活在長白山以北,東瀕大海以及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肅慎人以狩獵和遊牧為主業,擅騎射,性勇猛。早在舜禹時期,肅慎人就與中原地區建立了聯絡。西周初(公元前11世紀)肅慎部曾向周朝進獻“楛矢石砮”。

據《左傳》記載:“肅慎、燕、亳”為周代的“北土”。而“肅慎”的意思為“東部人”。戰國以後,肅慎人改稱“挹婁”,有時仍沿用舊稱“挹婁”,意為“深山穴居人”,他們用“楛矢石砮”狩獵,種五穀並長於養豬,能織麻布,會造小船。

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這個族群有農耕、遊牧、漁獵等文明文化的兼收幷蓄的意識和能力,生存上的創意進取多於靠天吃飯因循守成。

三國以後,“挹婁”人仍向中原進貢,直接臣屬於與中原王朝。其進貢“挹婁貂”在三國時是社會上的珍品。南北朝、隋、唐時期,肅慎、挹婁的後裔,相繼以“勿吉”“靺鞨”的名稱出現,人口發展多達數十個部落。靺鞨後來發展為粟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等七部。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更名後的靺鞨不斷派出使節到隋唐時的中原取經,將青年子弟送到隋唐留學,對中原文明、大唐文化的吸收,促使靺鞨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一部分走出森林走向中原,從矇昧走向開化。從山林走向東、北、南部平原的,後被稱作粟末靺鞨。

留居在白山黑水的,後被稱作黑水靺鞨、“東北王”高句麗,擄走高句麗臣民的白山靺鞨歸屬大唐王朝,而靺鞨的伯咄部、安車骨部等紛紛解體。粟末靺鞨遷居營洲(今遼寧省朝陽市)。

當武曌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人入侵河北隔斷了唐朝對東北的控制,使王朝權力出現真空地。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抓住機遇,迅速領兵從營洲來到松花江上游,在今吉林省敦化縣附近的敖東城建立了地方政權“振國”。

唐開元元年(713年),大祚榮被唐朝加封“渤海”為號,加授“忽汗洲都督”,從此便以渤海為號。其政治、軍事制度,均按唐制建立,使用漢字。國王的更替,皆受唐王朝的冊封。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唐玄宗時,渤海與唐保持了密切關係,中原地區的經濟、政治和先進的科技、文化的影響,促進了渤海的農業和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治鐵和織綢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生機盎然的渤海國存在了200年,成為東北亞文明的記憶。

渤海國建立前後,黑水靺鞨也與唐朝建立了進貢朝拜的關係。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區設黑水軍,隨後設黑水府,授予黑水靺鞨各部首領都督、刺史等官,並置長史監之,賜姓李氏。以雲麾將軍領黑水經略使,隸幽州都督,成為唐朝在黑龍江流域設定的直屬地方機構。

當渤海強勝時,部分黑水靺鞨加入渤海國為其部屬。契丹人建立的遼,在遼天顯元年(926年)向渤海國發動掠奪性進攻,在抵抗了兩個月之後,渤海國王向契丹領袖阿保機投降。

蘭學茶座:納蘭性德母系家族祖先,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契丹人當時還無法有效接管一個成熟的城市,只是將渤海國更名為“東丹國”,任命太子耶律倍為國王。渤海國成為契丹的附庸,部分王室成員和大量居民遷徙到朝鮮半島,成為新羅國和高麗國居民的一部分。

過去渤海國認為高麗人是其同族,如今高麗也將逃難的渤海國人當做自己同族來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