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宋英宗趙曙為認生父掀起了18個月的濮議之爭

“濮議之爭”說到底就是宋英宗趙曙到底該如何稱呼自己生父的爭論,雖然看似可笑,但我們不應該從表面去看這個問題,這應該是關於“孝”和“禮”的爭論。

宋英宗趙曙為認生父掀起了18個月的濮議之爭

由於宋仁宗趙禎的三個兒子先後夭折,膝下無子,於是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曙(原名趙宗實)被仁宗收為養子,後被立為太子。

1063年,宋仁宗趙禎駕崩,趙曙繼位為帝,是為宋英宗。

即位之初,由於英宗生病,便由曹太后垂簾聽政,代為處理國事。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趙曙病體恢復,曹太后撤簾還政。

宋英宗親政僅僅半月,宰相韓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議對英宗生父

濮王趙允讓的名分進行討論。英宗批示,等過了仁宗大祥再議,也就是待到滿24個月再說。

治平二年(1065年)四月九日,韓琦等人再次提出此時,於是英宗下詔將議案送至太常禮院,交兩制以上官員討論(唐、宋翰林學士受皇帝之命,起草詔令,稱為內製;中書舍人與他官加知制誥銜者為中書門下撰擬詔令,稱為外製;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合稱兩制)。

由此引發了一場持續18個月的論戰,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議”。

宋英宗趙曙為認生父掀起了18個月的濮議之爭

爭論的焦點在於英宗到底是該將濮王趙允讓稱為皇考(已故的父親),還是該稱為皇伯考(已故的伯父)

觀點一,稱為皇考:

持此觀點的官員認為趙允讓是英宗的父親,英宗理應稱其為皇考。

持此觀點的官員主要是以韓琦、歐陽修為首的宰執們。

觀點二,稱為皇伯考

:持此觀點的官員認為依照儒家的宗法觀念,英宗是以“小宗”入繼“大宗”,應以大宗為主,對於大宗“法定父親”(趙禎)的堂兄(趙允讓),當然要稱為伯父。

持此觀點的官員主要是以司馬光、王珪為首的兩制官員,

以及

侍御史呂誨、範純仁、呂大防等人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下,英宗傾向於稱濮王為皇考,但又苦於無法明言,只得由著大臣們去爭。

英宗和宰執們原以為,大臣中的大多數會迎合他們的意頭。誰知情況出乎意料,贊同兩制官員方案的竟然佔多數,而支援他們方案的只是少數。很長一段時間,圍繞已故濮王的名分議論紛紛,雙方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充滿火藥味。同知諫院蔡伉覲見英宗時,跪下來痛哭流涕,說如何稱呼濮王,關係到國家興亡。御史中丞賈黯臨死前特地留下遺書,請英宗一定要稱其生父為伯父。

爭論持續了長達18個月的時間,最終以曹太后下詔同意將趙允讓稱為“皇考”告終。

濮王的名分雖然塵埃落定,但是爭論並沒有平息。呂誨等人不甘失敗,以辭職要挾,一邊“居家待罪”,一邊聯名上奏,再次攻擊韓琦、歐陽修,說他們“詿誤聖心”、“欺君負國”,應該誅之以謝天下。英宗想息事寧人,召集宰執商議對策。韓琦只對英宗說一句話:“臣等是忠是邪,陛下自然知道。”歐陽修則表示,既然御史認為他們與臣等難以並立,若陛下認為臣等有罪,即當留御史;若陛下認為臣等無罪,聽候陛下取捨。

後英宗因立濮王園陵,貶呂誨、呂大防、範純仁三人出京為官。

宋英宗趙曙為認生父掀起了18個月的濮議之爭

然而英宗在位僅四年就駕崩,未及給父母上諡號,此事也不了了之,趙允讓的諡號仍為“王”,三位妻妾則並稱“王夫人”。

該如何看待此事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此事似乎極為荒唐,皇帝給生父定什麼名分,真的會關係到國家命運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是以當時的眼光看,此事卻是必須“上綱上線”的。

一方面古代以儒家治國,“孝”的觀念極為重要

,更何況皇帝的一言一行關乎天下,皇帝如果都不遵守“孝道”,如何讓天下臣民遵守。出於“孝”,英宗自然應該將濮王稱為皇考,畢竟那是生父。

另一方面,這又關乎到皇位繼承權的問題,

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導致之後在皇位繼承方面產生隱患,出於繼承權,英宗自然應該將養父仁宗稱為“皇考”,而將生父濮王稱為“皇伯考”,正如“立嫡立長”的原則一樣。

所以,如果設身處地地想想,

大臣們能夠針對此事據“禮”力爭再正常不過,畢竟這的確關乎到宗族禮法。

其實,“濮議”並非單純的禮法之爭。司馬光等臣僚堅持濮王只能稱皇伯,是希望英宗能以此收拾天下人心,維護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而韓琦、歐陽修等掌握實權的宰執們考慮的問題則更現實,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無能為力,他們要一心一意地擁戴英宗,因為畢竟英宗是皇權的現實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