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有人說,漢末三國時期,汲盡了中華大地的所有靈氣,因而湧現出了太多的天才。的確,那個時代英雄輩出,人才遍地:胸懷大志,力圖成大業者,有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原是朝廷命官的曹操,出身微末的劉備,以及坐擁江東的孫權等;武藝超群,能征戰四方者,有曹魏的五子良將,蜀漢的五虎上將,江東的十二虎臣等;運籌帷幄,能決勝千里之外者,則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等。除了這些逐漸成名的人物,彼時還有諸多的神童,小小年紀便風采過人,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最出彩的七位。

第七名:夏侯榮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說到夏侯榮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他是曾虎步關右的夏侯淵之子。不同於父親有“白地將軍”之稱,夏侯榮幼時便非常好學,據記載:“幼聰慧,七歲能屬文,誦書日千言,經目輒識之。”意思是說,他七歲便能作文章,每天會讀很多書,而且難夠很快的理解。除此之外,他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當初曹丕宴請賓客,共計百餘人,他把每個人的名帖看了一遍之後,就全部記得了,接下來,與每個人交談,一點都沒有出錯,讓曹丕嘖嘖稱奇。可惜的是,他年僅十三歲的時候,就與父親夏侯淵,一起戰死在了漢中的戰爭上。

第六名:諸葛恪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諸葛恪,字元遜,他是江東重臣諸葛瑾的兒子,蜀相蜀葛亮的侄子,也許是因為遺傳到了,諸葛家族多智的基因,他年少時便能言善辯,是名副其實的天才。諸葛瑾的臉非常長,頗似驢臉,於是孫權在一次宴會的時候,令人牽來了一頭驢,並在驢的臉上,貼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諸葛子瑜(子瑜是諸葛瑾的字)”,尚且年幼的諸葛恪出列,請求孫權讓他在紙上添兩個字,得到孫權的允許後,他寫下了“之驢”二字,不但收穫了一頭驢,還巧妙的維護了父親的顏面。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因為出身名門,能夠受到較好的教育,這個神童並沒有泯然眾人矣,他長大之後,不但依舊善辯,而且成為了江東的頂樑柱,曾官至太傅,並在曹魏伐吳時,取得了東興大捷。可惜的是,到了後期,他逐漸膨脹,不但因輕敵而兵敗,還獨斷專權,最終被吳主孫亮和權臣孫峻設計誅殺。

第五名:孔融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後人,如今早已因讓梨的故事,聞名後世。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童年的時候,並非一直乖巧,反而非常善辯。據記載,他十歲的時候,曾單獨前去拜訪著名計程車大夫李膺,為了讓守門人給他通報,便冒稱自己是李膺的親戚,見到李膺後,面對追問,他辯道:“我的先祖孔子,曾向您的先祖老子請教過問題,我們算是世交。”這一回答讓在座的賓客都拍手叫絕。後來一個叫陳韙的人,評價孔融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孔融長大之後,未必能像此時這般出眾,結果孔融直接回應道,您小時候一直非常聰慧吧?由此可見,孔融的善辯能力,更勝諸葛恪一籌。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當然了,孔融並未如陳韙所料,“大未必佳”,他成年後,才名遠揚,成為了德高望重的名士,而且是當時少數忠於漢室的人之一。正是因為他心懷漢室,又名滿天下,曹操非常忌憚他,最終密令他人誣告孔融意圖謀反,處死孔融,並夷滅了其三族。

第四名:王戎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他雖長於清淡,卻並非只沉迷於山水之樂,曹魏時期,他曾被司馬昭闢為掾屬,先後擔任過黃門侍郎、河東太守、荊州刺史等職,西晉建立後,他還參與過滅吳之戰,到了晚年的時候,他更是被拜為司徒。七十二歲去世之後,他則被追諡為元侯。即能馳名文壇,又能混跡官場,可見王戎是一個大才。當然了,他幼年的時候,也非常出眾,據記載,有一次他與小夥伴一起玩耍,看到了一個結滿果子的李子樹,其他小朋友都去摘果子,只有他不為所動,並說這棵樹長在路邊,卻依舊有那麼多果實,可見其結的李子是苦的,小夥伴們嘗過之後,發現他的推測完全正確。作為一個幼童,卻有這等羅輯思維,實屬難得。

第三名:鍾會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鍾會是名士鍾繇的兒子,他五歲的時候,能夠“觀其眸子,足以知人”的蔣濟,就曾斷言他“非常人也”,他成年之後,果然聰慧異常,並因此受到了司馬家族的倚重,時人經常將他稱之為張良,不負“少敏惠夙成”這一評價。另外據記載,他幼年的時候,也非常善辯,且有急智,有一次鍾繇帶他與哥哥鍾毓,一起去見曹丕,鍾毓緊張的汗流夾背,他卻非常從容,面對兄弟倆完全不同的反應,曹丕非常好奇,於是追問,鍾毓照實回答之後,鍾會為免被扣上大不敬的帽子,於是回答說,自己比哥哥更緊張,見到曹丕,嚇得汗都不敢出了。可惜的是,他的聰慧,並未能保得他善終,公元264年,完成滅蜀之戰的他,想以益州為基礎,成就大業,結果被司馬昭識破,手下計程車兵也發生了譁變,因此他的謀反行動,僅持續了三天,便宣告失敗,他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時年四十歲。

第二名:曹衝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曹衝,字倉舒,是曹操的幼子,在天才眾多的老曹家,他依舊能憑藉聰慧脫穎而出,並因此得到了曹操的寵愛。據記載,孫權剛剛成為江東之主的時候,給曹操獻了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這頭大象的重量,群臣一籌莫展,年僅五六歲曹衝道:“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意思是說,將大象放在船上,看看水會沒到船的哪個位置,刻下一個痕跡,之後把大象趕下船,往船上裝其他物品,便可以稱量了。曹衝的想法,已經不能用聰明來形容了,這是一種大智慧,也難怪他小小年紀,曹操便想將他確立為繼承人。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年僅十三歲便病逝了。

第一名:周不疑

三國時期七大神童,其中六人結局令人唏噓,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周不疑是荊州人士,小小年紀便聞名當地,因此曹操佔領荊州後,極力拉攏他,並打算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他雖然拒絕了曹操的好意,卻依舊為曹操效命。當初曹操攻打柳城,久攻不克,他獻十計,曹操採納之後,果然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此時周不疑年僅十六歲。後來曹操敗於赤壁,將他帶回了許都,他與同為少年天才的曹衝,結為了好友,對於此事,曹操也喜聞樂見。可惜曹衝很快便病逝,曹操害怕其他兒子無法駕馭此人,於是忍痛命人將其刺殺了。曹操連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都敢給曹丕留下,卻不敢留周不疑,可見其才能有多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