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曹操在眾人反對的情況下北征烏丸,除了徹底剿滅袁尚和袁熙的剩餘勢力,筆者個人認為此戰可能還有深層的政治訴求。在所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只有郭嘉一人強烈支援曹操出征,也許不止是郭嘉“能力強”的表現。

北伐烏丸的最終結局

袁尚袁熙從柳城逃跑後投靠了遼東太守公孫康,而這個人正是公孫度的兒子。早些時候,公孫康因天高皇帝遠,對天子比較輕視。曾經將曹操封給公孫度的永寧鄉侯印綬給了弟弟公孫恭。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曹操軍得知袁尚袁熙的去向後,大家都勸曹操順手把公孫康也給滅了,還能擒獲袁尚兄弟。但曹操表示,自己剛剛“派人”讓公孫康斬殺袁尚和袁熙了,就不用大動干戈了。

我們都知道,曹操有可能壓根什麼都沒做。九月,曹操引兵離開柳城。沒過多久,公孫康就殺掉了袁尚和袁熙與一同逃走的速僕丸等人,並把他們的首級獻給了曹操。各位將領得知後諮詢曹操為什麼公孫康會斬殺二人?曹操表示,公孫康畏懼袁尚等人,但如果我強攻的話只會讓他們齊心協力,如果我沒有表示,他們自然就會自相殘殺。

曹操十一月引兵到了易水地區,曾經的敵人代郡烏丸單于普富盧和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主動表示歸降。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自此,曹操解決了烏丸方面的威脅,更是除去了袁氏後患。曹操在此時,有了更遠的打算,他要慢慢從制度上著手一些事情。

建安十三年正月,曹操回到了鄴城。北方基本平定,曹操打算往南發展。面對南方多水戰的特點,曹操建造人工水域訓練水師。不久後,天子下令廢除三公制度,恢復丞相制。六月,天子讓曹操擔任丞相。此舉,在曹操政治生涯上成為一重要節點。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獻帝起居注》記載,當時天子派遣一個叫徐璆的人將丞相的印綬交給曹操。這個徐璆是誰?他有什麼故事?其實在《三國志》中僅僅引用了《先賢行狀》的部分資料,如果要還原此人,我們還應參考《後漢書》相關內容。

公開與董太后“叫囂”

徐璆字孟玉(庶長子?待考),是廣陵海西人。他的父親是徐淑,官至度遼將軍,當時在大漢邊境上很有名氣。徐璆年少時就博學多才並被召入公府工作,沒多久就升為荊州刺史。

當時董太后的姐姐的兒子張忠在南陽當太守,這個張忠因為權勢滔天,因此以權謀私貪汙數額巨大。徐璆上任後,董太后還特意派人提點徐璆照顧張忠。徐璆這個人當時很不講面子,竟然表示自己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國家,不敢領命。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太后得知非常生氣,但乾生氣不行,趕緊將張忠召回京城擔任司隸校尉,還對徐璆有所威脅。主要內容不用猜,大概就是提醒徐璆不要多管閒事兒。

徐璆很不識趣,在接管工作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天子上書揭發張忠貪汙,甚至將相關證據“依法依規”報告給大司農。這還沒完,他還要求荊州各郡縣嚴查貪贓枉法之人,直接掀起了一波反貪風暴。至此徐璆名聲大振。

中平元年,徐璆和中郎將朱儁一起前往宛縣討伐黃巾軍獲勝,這本應該是大功一件。但張忠劫後餘生,聯合閹黨勢力栽贓陷害徐璆,導致有功的他卻因罪被召回,最終以免官的代價結束這次迫害。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不久之後,徐璆再次被徵召為官並出任汝南太守,後轉為東海相。徐璆在任上的工作,深得民心被廣為稱讚。

被袁術奉為上賓

獻帝遷都許都後,徐璆因其名氣被朝中徵召,官職為廷尉。徐璆應召上路,卻在半路被袁術劫持。在缺乏人才和支援的情況下,袁術將徐璆奉為“上公之位”。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徐璆的態度很明確,就是不與袁術合作,甚至舉出了龔勝和鮑宣的例子。其中龔勝拒絕與王莽合作絕食14天而死;鮑宣雖然曾被漢哀帝差點處死,但在王莽篡漢後依舊忠於大漢,最終被王莽殺害。

袁術聞聽也不敢逼迫徐璆,沒有殺掉他而是繼續任用(史書沒寫任用,但如果是犯人的話應該無法輕易接近傳國玉璽)。

完璧歸趙

袁術後來走投無路絕望而死,藉此契機,徐璆拿到了袁術稱帝的玉璽,並來到許都交還給了天子,甚至此行還將自己原來在汝南和東海二地當官時的印綬一併帶回。

孫堅發現的傳國玉璽,在袁術死後最終有沒有被交回到漢獻帝手裡

到了許都,司徒趙溫和徐璆打趣表示,您遭遇如此大難,還想著儲存這個(汝南和東海二地的印綬)嗎?徐璆答道,當年蘇武困在了匈奴,也沒有因此丟失七尺之節,何況我這方寸之印?

徐璆入朝後被封為太常,天子派他持節去拜曹操為丞相。

沒想到曹操還挺幽默,竟然當即表示要將丞相大位讓給徐璆。雖然這很可能是一個玩笑,但徐璆此時很懂事兒,堅決反對曹操的提議。

最終,徐璆在太常的位置上病逝。

看來,那一顆被孫堅發現的,被袁術用於稱帝的傳國玉璽,最終的確完璧歸趙了。有意思的是,藺相如手裡拿的那顆,也正是徐璆歸還漢獻帝的“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