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其實都是因為目光短淺,只會打天下,不會治理天下,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完全是流寇行為,跟黑瞎子掰苞米一個性質,得一城池,就失去一城,最終為了爭權奪利,內部還有內訌,還有很多叛徒,比如黃巢手下的朱溫,最終滅了黃巢,也滅了大唐,朱溫成了梁高祖!也終結了唐朝!陳勝吳廣李自成也都是是目光短淺,打下城池,就知道分金銀珠寶,以為自己已經奪取天下了,其實還有很多強勢力威脅他們的軍隊,後來都失敗了!朱元璋為什麼成功,因為他知人善用,打下一城,就經營一城,最終把自己打下的城池連成一片,最終統一了中華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為何失敗。他們的失敗各有各的不同,但也有共同點。除了歷史的慣性之外,他們失敗的共同點就是沒有建立起的利益團體。再就是未成事而腐敗。敗亡就是必然。歷代農民起義中,首舉起義的沒有成功的,幾乎是一個鐵律。如秦末陳勝吳廣,東漢末張角,清末洪秀全都是如此,首義都撼動當政者的根基,但卻往往為他人作嫁衣裳。何以如此?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拉開了華夏曆史上的第一次起義,他標誌著歷代普通勞動人民反抗殘暴的統治的開始。陳勝吳廣起義的最大的政治宣傳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預示和標誌著貴族的時代即將過去,布衣卿相的時代已經來來臨。這是一群不甘現狀人們。這是一個不安分的時代、是有想法的農民,對財富和地位有著急切的渴求群體。“苟富貴,勿相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見陳勝絕非一個安於現狀的普通人,這在一群衣衫襤褸的戍邊閭左中間是很難得的。可見陳勝卻有“鴻鵠之志”。大澤鄉起義敲響了大秦的喪鐘,但最後陳勝最先覆滅。陳勝敗亡的首要原因就是稱王太早。成為眾矢之的。低調,悶頭髮大財。要知道槍打出頭鳥,張耳陳餘在也曾建議陳勝不要過早稱王,“願今獨王陳,恐天下懈也。”但陳勝不採納不聽,自立為王。再就是起事以後沒有建立的的核心部隊,沒有謀略之士給陳勝謀劃和戰略指導,未成事而先腐敗這是最關鍵的。就憑這一點就難成大事,沒有成就天下的氣象。最後就是對自己出身為恥,稱王后,對於故人親人陳勝的行為很差,結果是“諸故人皆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而且對大秦很輕視,認為自己必得天下。傲慢之心溢於言表。過度自我膨脹厲害。但陳勝起義卻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他預示著大秦滅亡的必然。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張角,歷史上,第一個以宗教力量作為起義指導組織,張角可以說是“邪頭子”。匆忙起事,在起事中張角突然病逝,這場起事因為沒有頭目,譁然落敗。陳勝等人失敗的共同原因就是歷史最終沒有選擇他們,同時類似於王朝迴圈的不可避免性,他們的失敗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我一直在反思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人物的標籤化。提起農民起義,就會說到農民階層的視野狹隘,耽於享樂等等,這並非不是事實,而是這種問題在宏觀格局上和成敗沒有必然關係。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在以前的分析中,一些人往往會強調中國的農民起義最後鮮有成功的,都是被地主或官僚階級摘了勝利的果實,這其實是不太靠譜的。因為大部分農民起義的首領,都不是農民。歷史上12次大的農民起義中,農民出身的只有3人,而且都不是領頭人物,在身份上屬於五花八門的社會邊緣人。一般來說,離普通民眾最近的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天災與外患等非社會因素在農民起義中佔有很大的成分,也就是說農民起義也有很大偶然性。

陳勝,張角,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這些人為什麼起義失敗

從陳勝吳廣伐無道,誅暴秦到張角蒼天不死黃天當立,再到洪秀全利用宗教的外衣,發動太平天國運動。起義領袖的素質,或許會影響革命的過程,但實際上與最終結局沒有直接的邏輯因果關係。這就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促時事,有時候歷史就是如此無可奈何。實際上,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帶來的大破壞與秩序混亂,惡性迴圈,往往使得民眾更加悽苦,並沒有什麼方向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