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升堂入室”什麼意思?

《論語》第十一篇“先進”說:“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對於由“升堂”、“入室”結合而來的成語“升堂入室”(同“登堂入室”)中的“堂”,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解釋。

轉播到騰訊微博

升堂入室(資料圖 圖源網路)

《新華成語詞典》將“登堂入室”中的“堂”解釋為“古代宮室前為堂,後為室”,並引本句為例。

《四庫全書·經部》的註釋為:“堂:正廳。室:內室。先入門,次升堂,最後入室。”

南懷瑾《論語別裁》中“子路的琴學入門”一章中說:“過去的建築,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間一個大天井,中間的大廳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內室,再後面就是後院了。”

以上解讀都認為堂和室是並列排列的,次序是門、堂、室和後院。但是,這樣理解也有明顯的疑問:進入此“堂”為什麼要“升”和“登”?

查閱古籍中關於“堂”的其他說法可見其更為具體的意義。《墨子》說:“堯堂。高三尺,土階三等。”《禮記》說:“有以高為貴者,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考工記》說:“殷人重屋,堂修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漢書》說:“則賈誼登堂,相如入室矣。”

這些古籍資料加深了理解“升(登)堂”的難度。堂“高三尺”怎麼上去?如果是“九尺”就更難上去了。何況“堂”那麼高,與“門”和“室”也很難協調。那麼古代的“堂”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從以上資料可見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把“堂”視為一種古代建築,對此不妨從建築學的角度嘗試對其加以探究。

查閱梁思成的建築史著作,發現他對“堂”的直接論述,至為寶貴。1936年寫成的說明文《臺基簡說》(收錄在梁思成著《中國建築藝術圖集》和《凝動的音樂》中),提出三點明確結論:一是所謂“堂”即臺基之謂,絕不是今日普通所謂廳堂;二是臺基見於古籍的均作“堂”;三是古所謂“堂”,就是宋代所謂“階基”,清代及今所謂“臺基”,當沒有多大疑問。

為了證明古代的“堂”就是“臺基”,梁思成又根據考古發現對三處“土築的方臺”進行了實物考察:“中央研究院在河南安陽發掘殷墟,所得殷代宮殿的遺址,方正的土臺或‘堂’上面,有整整齊齊安放著的石塊,大概是柱礎。次古的則有燕下都考古團在河北易縣所發現的燕故都宮殿臺基的遺址、陝西西安附近漢未央前殿遺址。”

如果將“堂”理解為“臺基”,那麼就能解決“升堂”和“登堂”的疑問。因為臺基都是有高度的,“升堂入室”也就合情合理,即登上臺階進入房間。據此還可以重新推斷門、堂、室的關係,梁思成說“我國古建築在立體上主要分為三部分:臺基、牆柱構架和屋頂,不分時代,不論大小,這三部分均存在。”可見,臺基之上才是房子,即門、堂、室不是並列關係,而是立體佈局。

所以,《論語》本句的原意是比喻說,子路彈瑟已經上臺階了,離進門和入室不遠了

。綜合來看,登堂入室的原始意思應是“離進門和入室不遠了”,而不是“已經進去了”。

類似的成語還有“明日黃花”,說的是過時的事物,而非“未來(明日)”的事物。可見,我們不能按常理推測成語的意思。

遺憾的是,“登堂入室”這一成語現在還經常被誤用。比如《人民日報》文章《喜聞中醫又坐堂》中“使許多確有療效的中藥難以登堂入室”(2007年12月7日),《喜聞博物館紀念堂免費開放》中“這群長期徘徊在博物館門外的人,也能登堂入室”(2008年2月4日),《親歷少兒圖書館》中“平民如我者也可以登堂入室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裡讀書了!”(2010年11月16日)。這裡,把“登堂入室”理解為“已經進去了”(藥店、博物館和圖書館),顯然與這個成語的本來意思不同。從文字角度正確解讀《論語》中的“堂”,對於更準確地使用該成語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任國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