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地理與文化的差異:南北分界從淮河一線到長江一線的變遷

導語

:今日,問任何一個國人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恐怕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長江。但實際上,中國最早的南北的分界線應是淮河。地理學上有個800毫米等降水線,即秦嶺-淮河線,作為劃分南北的過渡線,此線1908年由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當時他在《新撰地文學》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慄、柿、葡萄。”但依我來看,此種概念雖然沒有張相文講得這般清晰,但在歷史時期卻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長江取代淮河,成為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則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今日,我嘗試對這一問題做一解析。

長江

1.作為族群與政權線的淮河

第一,從歷史時期氣候的變化來看,淮河以南的廣大區域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稻作文明

。這裡氣候炎熱,水系發達,以東夷人和揚越為主。比如孔子周遊列國,南界到了楚國的負函城,便不再南下,負函城的舊址就在今天淮河邊上的信陽市平橋區。又比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除了楚國、吳國、越國等極少數的國家,絕大部分城市、國家均分佈於黃河和海河之間的廣大區域,所以說華夏文明的源頭在黃河流域是有道理的。

從城市和國家的主要分佈來看,黃河流域的氣候、生產條件、社會發展階段,均高於淮河以南的地區,江南可不是詩詞中所說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那般光景

,司馬遷就曾說,“

江南卑溼之地,丈夫早夭

”,正是由於當時南方瘴氣流行,環境惡劣。而南方等地區又活躍著華夏以外的族群,如淮夷、揚越等,在華夏人的眼中,這些都是華夏文明影響不到的區域,是屬於建構後的他者-蠻夷生活的區域。

黃河

因此,在秦代以前,這條天然的地理分界線就是淮河,比如位於淮河南岸的楚國就自稱為蠻,是與淮河以北的諸夏稱華夏相對的。以上均以淮河為分界線,以此來看,淮河是當時古人心目中的南北,但更多帶有劃分華夏與蠻夷的族群界限的性質

淮河

早在戰國末年,已經接受華夏文明的楚國,不斷地跨越淮河發展,北進過程中消滅了眾多的江淮小國,如漢陽諸姬、息國、江國、蔣國等,雖然這些小國的國君為華夏族,但主體百姓則為東夷。秦始皇吞併六國,實現海內一統,把華夏活動的範圍向南推進到了兩廣和越南北部,成批的軍事移民遷往淮河以南的區域,甚至遠達兩廣。

戰國七雄

此時,原先帶有劃分族群界限的淮河,開始向著一個國家南北方分界線的方向發展。經歷過楚國的擴張和秦國的統一,淮河成為了具有今天意義上的國家南北分界線

2.戰爭等動亂的影響使南北的概念擴充套件

第二,戰爭和持續的北方動亂,人口成批的南遷,使得南北區域的概念開始擴充套件

。最先遷移的目的地便是江淮漢水之間的廣大區域,這些區域離中原路途較近,又經過了前期的開發,已經比較適宜居住。當時北方經濟發達,氣候適宜,人口稠密,因此戰爭和動亂都基本上發生在這一區域,每次戰爭和動亂髮生後都會出現一次人口遷移,這裡選擇幾次比較大的人口遷移來介紹。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釀成的外族入侵,引發了後世的“永嘉南渡”,因為地理距離較近,且經過一定程度的開發,永嘉南渡的主要的遷移目的便是江淮之間,當然有些零星地人群遷移到長江以南,這裡暫且不論。又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開發,隋唐時,江淮河漢之間的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已經趕上了中原地區,成為了士族的樂土。但此時的南北分界線仍然是淮河,無論是東晉還是後來的宋齊梁陳都以淮河作為與北朝的國界,比如在稱呼上,北魏稱東晉為島夷,東晉稱北魏為索虜,就是以淮河為界的。此時的淮河不僅是南北的分界線,也是政權的分界線。

永嘉南渡

到了唐朝,因安史之亂帶來的人口繼續南遷。中原地區的人口、甚至江淮之間的人口都開始南遷,因為當時的江淮之間經濟已經很發達了,隋朝時修建了聯通南北的大運河,就是把江淮之間的糧草運往北方,唐朝皇帝還經常去東都就食,都是南方經濟發達的證明,最發達的區域就是江淮之間的區域。因此,安史叛軍對江淮之間也有所劫掠,人口繼續向南遷移,首次來到了長江南岸的一部分割槽域,還有閩南一些地域,此時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中國南北的界限也有所鬆動。

安史之亂

北宋末年,都城東京被金國攻破,又出現一批人口南遷,史稱靖康南渡。此時的目的地主要以長江以南為主,金國和南宋仍以淮河為界。軍事上,江淮之間已經成為了宋金交戰的戰場,戰亂頻繁,雙方不斷在此拉鋸,後來南宋與蒙古也在此交戰,嚴重破壞了江淮一線的經濟,導致人口大量死亡。經濟上,《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仗東南”“蘇湖熟,天下足”,南宋時,南方經濟實現了對北方的超越,隨之而來便是文化的興盛,南方開始形成對北方全方面的優勢。而且此時淮河已經接受了較多的北方移民,文化特質開始趨向北方,但南北分界線仍然是淮河,同時也是政權線,但南北之間的界線開始有了鬆動。

3.經濟與文化的因素促使南北觀最終南擴到長江

第三,元代,淮河南北開始成為同一個行政區域,並與江北連在一起

。此時的北方連同江淮,都成了落後的代名詞,南方經濟已經全面超越了北方。元宋嬗代之際,戰爭頻繁,此時的戰場仍然集中於北方,但已經有逐步分散到南方的趨勢,也顯示了經濟發展對戰場的選擇。但相比於南方來說,北方受到的破壞更大,從此更加一蹶不振,戰爭對南方的經濟和文化影響不是很大,此時的江南等廣大南方地區已經對北方形成文化、經濟等多方面的優勢。

經濟重心南移

這個時候,有必要重新建構一種新的認同,即出自於文化、經濟上優勢帶來的認同,一條新的南北線就此誕生了

。在選擇上,經濟文化落後的區域多集中於江北,所以長江這條天然的地理屏障成為新的南北地理界線,正式取代了淮河一線。比如在科場上就是南方的進士多於北方,經濟上出現蘇湖熟、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兩淮則因為長期的戰亂,經濟殘破,經濟和文化上的落後,在這場劃分中最終出局,成為了北方。南方與北方的界線開始從淮河變為長江,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4.蓑翁說

透過分析中國南北線的劃分的變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清晰的認識:與其說明是這一條地理上的界線,不如說中國南北線的劃分實際上是一條文化和經濟線,它是經濟發展和文化昌盛後的產物,進而出現了心裡認同的差異。透過建構這一實體,實現區域內群體的認同感,對於凝聚群體之間的共識,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對於統一國家的人來說,統一的中央和地方共識之間始終存在著博弈,需要互相妥協,才能維持相對平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