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小編想要一個關注,有沒有好心人啊

首先感謝您選中了我的文章,同時也希望您好好地閱讀

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看《錦繡南歌》,被彭城王劉義康的韜光養晦所感動。

天下未定,局勢動盪,朝堂之上派系紛爭,江左門閥勢力更是難以掌控。

以陸遠為首的門閥世家掌握朝堂大權,以至於皇權架空。

縱然南朝劉宋有心革故鼎新,然局勢使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朔方北魏拓跋氏又虎視眈眈,大軍陳邊,時刻準備著南下入侵。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故而,身為監政的劉義康面對的形勢可謂是內憂外患。

追劇時我們可以反覆看到這一幕,陸遠等人咄咄逼人,劉義康大都和稀泥了事。

並非不想反制,而是自東晉門閥體制以來,南朝一直如此。

所謂皇權不過是江南共主,治下門閥世家各有良田萬畝,不受轄制,不交賦稅。

沒有實權的王不過就是一個笑話,不是嗎?

在陸遠等世家大族的眼中,所謂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不過是我們的代理人罷了。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既然可以扶持你,自然也可以廢了你。

如此不臣之心,敢說陸遠沒有嗎?彼可取而代之,史記之中字裡行間皆是野心。

要不然,他也沒必要培植自己的武力,不就是為了關鍵時刻致命一擊呢?

朝堂之爭關乎江南安定,深入權力的遊戲,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

諸如此類,司馬遷早已寫得歷歷在目,多少人頭落地,多少王冠談笑中灰飛煙滅。

示弱就變得十分必要,羽翼尚未豐滿,再怎麼做都是以卵擊石。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更可況東晉門閥體制由來已久,積弊百餘年之久,豈是彭城王一朝一夕可以逆轉。

所以他學習高祖劉裕故事,在軍隊裡極盡所能扶持寒門實力,沈將軍應運而生。

沈將軍曾追隨劉裕,也算是開國元勳,他鎮守北方抵禦北魏,堪稱是擎天一柱。

他雖不懂朝堂爭鬥,但對於行伍之事經驗豐富,能打仗,能打硬仗,還能打勝仗。

即便劉義康和沈驪歌之間沒有真愛,他依然會毫不猶豫娶她。

理由很簡單,只有透過政治聯姻才能將強大的沈家軍拉入自己的陣營。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如果沒有一支強軍作為自己改革的後盾,那麼一切都無從談起。

而沒有軍權在手的君權不過是徒有其表而已,經不起門閥世家的風吹雨打。

弱勢時我們發現劉義康一直都在裝病,一副我馬上就要不行的模樣,你們看著辦。

如此一來,陸遠等人勢必會覺著這傢伙很好對付,不值一提。

那麼採取的戰術就會比較下作,無非是下毒或者刺殺,段位就比較低了。

如果劉義康一上來就強大的無人能敵,倒是可能引發門閥世家的韜光養晦。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既然打不過你,那麼幹脆忍著你又如何,皇帝輪流坐,沒準兒明年到我家。

但實力盤根錯節的門閥勢力不可能如此弱勢。

試想一下,一批驕傲了數百年的家族,祖上不是高官就是大地主,怕你作甚?

南朝世家視家譜如性命,因為這是他們家族至高無上的榮耀。

寒門就沒有轟轟烈烈的祖上,想依靠就沒有什麼依靠可言,只能靠軍功。

劉義康若想改革,必須進行中央集權,讓建康成為名副其實的南朝帝都。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而一邊裝病,一邊又大力扶持寒門子弟入朝為官就顯得十分重要。

此舉也並非他首創,早在三國曹魏時,曹操就特別喜歡提拔寒門子弟出將入相。

放眼歷史長河,越是亂世越是寒門子弟崛起的大好時機。

與此同時,也是前朝門閥勢力遭到無情洗牌的時期,祖上的榮耀又如何?

在火與劍的鋼鐵洪流之下,不允許朱門酒肉臭,不允許路有凍死骨。

我們看劇時,能夠看到劉義康的臥薪嚐膽,能看到沈驪歌的誓死相隨。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放在歷史上同樣是可歌可泣的風流人物啊。

正是他們前仆後繼的出現,用陽謀陰謀,用手中鋼刀,結束了腐朽的舊勢力。

若想天下太平,朝堂清明,且國力蒸蒸日上,老百姓必須看到上升的希望。

門閥世家的存在,恰恰是掐斷了寒門子弟升遷的憧憬。

論戰功我比你強,論治國我比你強,結果因為你祖上是宰相,你就能當宰相?

門閥制度並沒有在劉義康的手上完全終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它需要一個又一個劉義康崛起,然後給它來上一刀又一刀,方才致命。

如果門閥支援革故鼎新,支援劉義康們的新政,支援匡扶天下的理想。

也就不會如同那春來秋去枯萎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經不起日曬寒霜。

歷史就是如此,特權集團如果不革自己的命,那就等著被別人革命。

西晉是如何滅亡的?東晉又是如何隕落的?前朝故事,為何總是不上心呢?

由此再次說明了一點,特權階級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完全是自取滅亡。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幕又一幕總在史書裡反反覆覆出現。

於是乎,劉義康們就一次又一次崛起,充當起了特權階級的掘墓人。

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而後動心忍性。

自古以來凡是成大事者,必須隱忍,必須韜光養晦,必須暗中積累實力。

放到如今亦是如此,個人發展也要講究一個潛伏期,慢慢積累,厚積薄發。

也許,這就是《錦繡南歌》帶給我們的啟示。

是做劉義康,還是做陸遠,路就在腳下,我們得做出自己的選擇。

《錦繡南歌》生子當如劉義康,韜光養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