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享太平”——自古以來開國皇帝,都不會允許手下擁兵自重,一般都會剝奪開國功臣們的權力,更有甚者會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比如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這兩個平民出身的皇帝,對跟隨他們一起打天下的大功臣,基本是屠戮殆盡。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搞了一手杯酒釋兵權,就讓跟隨他的大臣們感恩戴德了,因為畢竟保留了小命和榮華富貴,比被皇帝一刀咔嚓好太多了,功臣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其實早在秦漢以前,君主對待功臣的態度還是比較好的,秦始皇雖然為暴君,但是對待幫助他統一天下的功臣卻非常好,秦始皇登基之後曾經說過:“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顏立於天下?”

縱觀秦始皇一生,除了逼死呂布,為默許李斯陷害韓非之外,還真沒有對任何一位大臣動過刀,雖然王翦、王賁父子功蓋天下,但始皇帝沒有一點懷疑。不得不說秦始皇作為始皇帝的胸襟和氣魄無人可比。

不過,大秦二世而亡,天下很快分崩離析,群雄並起,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進入最後的角逐圈。

楚漢之爭,出身卑微的劉邦在韓信、張良等人的幫助下戰勝項羽,建立了大漢天下,雖然天下已定,劉邦卻坐不安穩,因為韓信功高蓋主似有不臣之心。

果然,公元前197年韓信和陳豨密謀造反,陳豨起兵反叛,韓信在京城作為內應,但是韓信棋錯一招,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被蕭何騙到皇宮之中,然後被呂后亂棍打死。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韓信作為劉邦奪取天下的首要功臣,為什麼要聯合陳豨造反呢?

還不是因為劉邦對其起了異心,因為天下已定,韓信作為統兵的大將軍,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他還手握重兵,威望之高一呼百應。

韓信最初被封為楚王,項羽的部下鍾離昧被韓信收留,然後就有人告發說韓信要謀反,結果劉邦將韓信抓了起來,貶為淮陰侯。

韓信被抓的時候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可能從這時候起,韓信已經起了謀反之心,而劉邦也在防備著韓信。

從劉邦與韓信的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出,帝王與功臣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痕,而以後的帝王功臣也都如劉邦和韓信一般互相防備,甚至帝王對功臣大開殺戒,功臣謀反之事時有發生。

究其原因,海佑認為根本在於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陳勝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讓所有人都對帝王之位產生了覬覦之心。

而且大漢天子劉邦出身不過一個泗水亭長,卑賤開局而最終身居大位,也為天下所有人樹立了一個榜樣——既然劉邦那樣的人都能當皇帝,那為何我做不得?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在學界也有一種看法,劉邦庶人天子的事實,這是自五帝、三代時代以來,大道的又一次崩壞,漢儒為了修補好這個崩壞,發展出了“天人感應”的學說,勉強跟大道續上了,但也在事實上造成了天人相分。這種趨勢在五胡亂華之後愈演愈烈,更是全面崩壞。

這個有點扯遠了,咱們言歸正傳。

劉邦成了眾人的榜樣,為眾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但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既得利益者,劉邦卻不得不防備著眾人學自己造反,最有能力造反且造反成功機率最大的就是眾開國功臣了,所以開國帝王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也就由此而來。

有韓信的前車之鑑,後世的開國功臣們難道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嗎?在皇帝的屠刀加到自己頭顱上的之前,功臣們為什麼不選擇反抗呢?海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在這裡我們探討的僅僅只是開國帝王與開國元勳之間的較量,自古以來,哪一個開國皇帝不是刀山火海中走過來的牛人,他們的手段和謀略,即便是不能稱得上是當世無雙,那肯定也是舉世少有。

而開國皇帝既然能夠在群雄逐鹿的亂世掃清六合開創一國之根基,那他必然有常人沒有的某種魅力,正是有這種魅力,才會使得眾多能人異士聚集在他身邊,幫助他開創基業。

以漢高祖劉邦為例,在眾將問及,劉邦為何能夠奪取天下的時候,劉邦回答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由此可見,劉邦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確且清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張良的活兒;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這是蕭何該乾的事;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這是交給韓信的任務,那劉邦負責什麼呢?他就專門負責統領這三個人。

劉邦對自己的這個定位,可以說是對帝王這一職位極為精準的定位,能夠坐擁天下之人,不需要會謀略,不需要懂後勤,也不需要會打仗,只要能夠統領會謀劃、懂後勤、能打仗的人就行了。

而開國功臣中,大部分的功臣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功臣們能夠做的就是幫助帝王做好某一件事,而帝王要做的是統領全域性,所以如果開國功臣感受到皇帝的殺機,他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因為一般的功臣手裡沒有足夠的籌碼和皇帝叫板。

所以即便是開國功臣功高震主,被皇帝懷疑,也只能忍氣吞聲,乖乖地交出兵權,退居二線,告老還鄉,而不敢謀劃造反,圖謀反抗。

因為一旦造反的名聲坐實,那就是誅九族的大罪,那樣還不如老老實實地聽從皇帝的安排,也許還能苟全得一家老小的性命。

雖然歷代開國將相中,沒有一個是慫包,但是這也僅僅只侷限於戰場上的廝殺,而面對自己的主公,總是隱隱有一種地位上的壓制,無論爬到多高,頭上總還會有主公這一層。

因為得國過程中,開國皇帝往往處於主導地位,人在權力頂峰待久了,自然會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威嚴,對屬下有種自然的壓制,而作為下屬,看待自己上司的時候也會有壓力,就像如今職場上面對領導的那種壓力感,開國功臣們感受到來自開國皇帝的壓力恐怕還要更大。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所以在這種天然的威壓下面,一般的功臣即便是感受到帝王的殺機,不被逼到絕處,他們也不會有膽子造反,而聰明的開國帝王們,也不會把他們逼到絕處,總會給他們一些生的希望,就是這樣溫水煮青蛙。

另外,還有一個“誰開第一槍”的問題,就算是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已經鬧僵了,都心知肚明對方要幹掉自己,但誰先動手,誰在道義上就不佔優勢了,對皇帝來說是“屠戮開國功臣”,對功臣來說是“擁兵自重,起兵謀反”,所以如此一來,對雙方來說都是很糾結、很煎熬。

其實在歷史上更多的就是這種型別,他們認為自己跟隨皇帝打天下,勞苦功高,又是陛下的股肱之臣,所以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是皇帝都會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太高看自己,認為自己的作用非常重要,以至於沒了自己皇帝的位子就坐不穩。

殊不知,在皇帝心中,他們不辭,自己的皇帝位才會坐不穩。這樣的大臣有很多,比如明朝的藍玉、清朝的鰲拜等人,都是稀裡糊塗的就被皇帝辦了,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對自己動手。

這一類大臣大多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將,很少有文人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越是這樣的人越不會造反,因為在他們心裡,自己的皇帝大哥最好,是不會對自己痛下殺手的,而他們自己也不會有造反的心思。

但是在皇帝看來卻是另一個危及國本的要事,開國皇帝要考慮的並非是他這一朝的得失,而且千秋萬代的帝王根基,這些驕兵悍將在亂世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但是在盛世這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

以朱元璋為例,朱元璋之所以對功臣大開殺戒,就是為了替自己的孫子掃清障礙,以便於朱允炆更好地把控全場。而大多數的武將,根本不會想到這一層,這也是他們被殺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說開國功臣面對開國皇帝勝算很小,但是歷史上也有不少篡位成功的帝王,其中以王莽為代表,開啟了大臣篡位的先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臣篡位當皇帝更是達到了巔峰,宋、齊、梁、陳四個開國皇帝: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都是前朝重臣,在面對帝王的質疑和迫害時果斷篡位,但是歷史上篡位得來的皇位往往做不長久。其中宋太祖趙匡胤算是一個另類,但大宋王朝也一直被別人打壓。

篡位得來的王朝之所以不長久,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得國不正,會遭到天下人的口誅筆伐,自古以來,我國都是禮儀之邦,非常注重倫理綱常,而反抗帝王威嚴,就是最大的不敬,在世人看來,那是極不道德的,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開國功臣們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即便是感受到皇帝的殺機,他們也不會起反抗之心。

所以綜上所述,開國皇帝要殺功臣,功臣明明都知道,為何卻不反抗?原因就在於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