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營造紫禁城的山水人文景觀

演講人:單霽翔 演講地點:“光明講壇”網路公號講座 演講時間:2021年1月

營造紫禁城的山水人文景觀

單霽翔 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工學博士,研究館員、高階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曾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出版有《文化遺產·思行文叢》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人居環境是人類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環境,特別是建築、城市、風景園林等人為建成的環境,它是探索研究人類因各類生存活動需求而構築空間、場所、領域的科學和藝術。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建設程序,人居環境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良好人居環境的營造,已經成為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問題。

剛剛在去年迎來建成600歲的紫禁城,位於首都北京的核心區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古建築群,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故宮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這裡收藏著世界上最豐富、記錄著中國5000年文明歷史的珍貴文物藏品,共計186萬件(套),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也是每年接待世界各地觀眾最多的一座博物館。自2012年以來,故宮博物院每年接待觀眾持續超過1500萬人次,2019年接待觀眾更是超過1900萬人次。其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過去不少北京市民說,小時候去過一次故宮就夠了,平時不怎麼來故宮,現在故宮觀眾中50%是北京市民;另外一個就是現在觀眾中有50%以上是年輕人。可以說,故宮博物院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一處重要的文化生活與學習場所,更成為北京人居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年來,伴隨著發展方式和服務理念的轉變,故宮博物院越來越關注廣大觀眾在參觀展覽時所感受到的文化氛圍,以及擁有的獨特文化體驗,為其營造一個優良的參觀環境成為服務觀眾的核心任務。基於此,故宮博物院就院內的人居環境開展了提升與改善工作,工作的重點之一則放在了院內山水人文景觀的營造之中。

營造紫禁城的山水人文景觀

故宮博物院藏瑞鹿文物特展期間,故宮博物院與承德市文物局合作,從承德避暑山莊挑選梅花鹿在慈寧宮花園展示。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營造紫禁城的山水人文景觀

慈寧宮牡丹展。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營造紫禁城的山水人文景觀

金水河穿過午門廣場。光明日報記者李韻攝

“巧而得體,精而合宜”——舒展古典園林中山水人文的意趣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在皇帝臨朝理政及居住空間之外,亦有小型花園點綴其中,這些花園多為帝后閒暇時遊憩之所,以精緻、典雅而見稱。

御花園位於紫禁城最北端,始建於1420年,是紫禁城中最大的花園。雖然其佔地面積不是很大,但技藝高超的造園匠人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的手法,在這裡營造出了與紅牆黃瓦和諧一體的山水相間、亭臺掩映的美景,為莊嚴雄偉的宮城增添了活潑的生趣,完全達到了中國古典園林營造“巧而得體,精而合宜”的最高標準。御花園中的堆秀山平地而起,整體氣勢雄偉,富有皇家氣息,運用了中國古典園林中以堆山疊石來模仿大自然連綿群山的手法,濃縮天地於方寸中,給人帶來寬廣的想象空間。園中栽種的植物以終年常綠的松柏、翠竹為主,同時按時令擺放各類盆花,使得御花園在北京寒冷的秋冬季節裡仍能保持綠意。高大的松柏與雄偉的建築在大小、氣質上都更為和諧統一,處處體現出古代工匠的安排用心。除了山石樹木,水也是園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古代造園工匠巧妙地將水引入御花園風景中,使園林景緻得以靈動而完滿。

現在,御花園是多數進入故宮的觀眾參觀的最後一站。在觀眾流量高峰時段,這裡往往會成為故宮博物院最大的“堵點”之一,曾經有一段時間,御花園裡頻繁出現人員擁擠、各種蹲坐、攀爬假山等情況,這不僅嚴重影響了觀眾參觀的體驗,而且對御花園中的室外文物構成了威脅,更是對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的傷害。

後來,故宮博物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決上述問題。比如,拆除不規則的護欄,減少現代園林景觀,以恢復古典園林景觀;對石雕、盆景、假山石等室外文物,或採用綠植進行軟隔離,或以石欄杆作圍擋,以提升文化景觀效果;在園內樹坑墊防腐板,使樹木得到更好的生長空間;在石子路兩旁裸露土地鋪設防護透水板,既有效增加觀眾活動空間,又避免了颳風時的塵土飛揚;透過成倍增加觀眾的活動空間,不但有效減少了彩色石子路面的磨損,而且使彩色石子路修復工程得以有序進行;撤除御花園內所有售賣食品的商鋪,維護了古典園林的文化氛圍;恢復堆秀山前水法(噴泉)景觀,使御花園更具文化魅力;採取有效措施,保持澄瑞亭水池的清潔。

透過一系列針對細節的“組合拳”,還空間給觀眾,拓展觀眾的活動區域,緩解了人流密集時的擁堵狀況,引導更多觀眾行走時避開石子路,進而觀賞石子路的文化特色,為觀眾提供賞心悅目的參觀場所。這一系列還御花園以古典園林歷史風貌的措施,讓更多的觀眾在離開故宮之前,能充分感受到這片園林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與歷史內涵,讓紫禁城的文化景觀得以整體呈獻,給觀眾留下一個完整的、豐富的印象。

御花園之外,位於寧壽宮區的寧壽宮花園也是觀眾們最喜歡前往的參觀地點之一。寧壽宮花園,又稱為“乾隆花園”,是乾隆皇帝預先為其做滿六十年皇帝之後、歸政做太上皇時頤養休憩而建造的一座園林。花園如今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建築、園林、陳設和室內裝飾儲存完好。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不足40米,長寬之比約為4∶1,依南北狹長地帶分為五進院落。花園總體佈局雖有明顯的中軸線,但其並未一氣貫穿南北,而是因地制宜,根據院落空間錯開少許,形成特色各異的院落。園內假山限於空間狹小多用峭壁、拔峰等手法,使人仰視而不能窮其巔末,頗具幽奧氣韻。建築屋頂型別多樣,色彩豐富,有黃、綠、藍、紫、翠藍等顏色,梁枋彩繪大量使用金線蘇式彩畫。整座花園既有私家園林玲瓏秀巧的景緻,又與皇宮華貴富麗的氛圍相協調,是紫禁城內最精巧別緻的花園,也是最能體現山水人文情懷的園林小景。

多年來,為保護寧壽宮花園內的山水人文景觀,故宮博物院始終秉持寧壽宮花園開放過程中“保護第一”的原則,對園內各院落、各建築均有不同規模的修繕,其中符望閣的修繕工作持續至今;同時還撤去了以前園內售賣商品的商店,全面恢復了寧壽宮花園的面貌。

除了對御花園和寧壽宮花園整體環境進行提升改善之外,開放慈寧宮花園也是故宮博物院在營造山水人文景觀方面的重要舉措。慈寧宮花園位於慈寧宮和壽康宮以南,始建於1536年,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遂成現制,花園是明清兩朝太后、太妃們禮佛和遊憩之處。由於受禮制、宗法、風水等多種因素制約,慈寧宮花園建築按照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安排,佈局規整嚴謹,幽靜典雅的園林氣氛完全依靠內部精巧的裝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種繁多的花木來烘托。園中樹木以松柏為主,間有梧桐、銀杏、玉蘭、丁香,集中分佈在園中鹹若館前和臨溪亭周圍,花壇中則密植牡丹、芍藥。其春華秋實,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意趣。故宮博物院西部區域在2015年之前從未開放,觀眾自然也就無緣一睹慈寧宮花園的山水面貌。為了擴大開放區域,實現分流目標,同時為廣大觀眾營造更舒適的參觀環境,在201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0週年前夕,慈寧宮花園修繕完成後與其他四個區域一同對觀眾開放。花園以原狀陳列的形式進行展示,主要展陳為鹹若館佛堂內陳設的千餘件宗教文物,觀眾觀賞文物的同時還可以賞景、休憩。慈寧宮花園空間開闊,環境宜人,開放至今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與歡迎。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重視文物展覽中山水人文精髓的傳承

山水人文景觀的營造除了依託具體的山水園林之外,還有更為深層的精神文化淵源可循。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對山水自然的憧憬與嚮往,始終貫穿於文人階層乃至全社會的生活觀念之中。孔子曾言“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人們在體悟山水自然樂趣的同時,也被其營造的氛圍所影響,因此,數千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創作了大量具有山水人文意境的作品並被後人所傳承。故宮博物院是收藏中國古代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具有山水人文意境的文物在其中也佔有一定比例,利用好、展示好這些文物,成為故宮博物院為廣大觀眾營造山水人文景觀的又一主要途徑。

正所謂“深巖委澗,有樓觀洞府鸞鶴花竹之勝,杖履遨遊,有飄飄羽化之想”,山水畫一直是中國藝術發展史上的活躍符號,承載和牽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山水畫不僅單純地表現眼前的山川景象,而且直抒胸臆,描繪了理想中的大千世界,最重要的還在於它連線了人與自然,使詩性的中國文化在對意境的參悟中得以不斷傳承與發揚。

2017年9月,故宮博物院舉辦了年度大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首次集中呈現了院藏青綠山水畫作的精品,而且允許不用閃光燈情況下的拍照,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30歲以下的觀眾達到了七成左右,珍貴的青綠山水畫在朋友圈上實現了廣泛的傳播。

在此次展覽中,故宮博物院對展廳山水人文意境的營造頗下了一番功夫。在中國傳統美學觀中,山水畫是人親近大自然並與之對話交流,使主觀意象與客觀物象交融的一種媒介,能傳達出特有的意境,是在視覺領域內充分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內在精神的表達形式。為了充分表現山水畫的內在精神內涵,此次布展努力將創作山水畫的技法、佈局、張力融會在整個展覽的設計中,使整個展覽成為一幅“青綠山水畫”,透過整體設計來把握傳統氣韻,給參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營造個體妙不可言又獨一無二的觀展意境。展覽中所有出現的色彩均提取自青綠山水,以石青、石綠為主色調鋪陳,輔以泥金、絹白點綴;用出自畫作中山、樹形態的筆法對展覽中的字型進行修飾,古意盎然而不失靈動;在展廳適合處以山石花木造景,襯以源自畫作中的山水背景,隨展覽流線行進時隱時現,虛實結合,觀者既欣賞作品,又彷彿身在畫中,成為畫作的有機元素;在展廳大空間中營造觀展小空間,在有限的空間內延伸出無限的意境——眼前是有盡的千里江山,心中是無盡的江山千里。

作為山水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動植物,也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努力營造山水人文景觀的重點策展物件。2016年4月和9月,故宮博物院先後舉辦了“天下無雙品,人間第一花——洛陽牡丹與故宮博物院牡丹題材文物聯展”和“菊香晚豔——開封菊花與故宮博物院藏菊花題材文物聯展”兩個與園林植物有關的展覽。故宮博物院建院95年來,舉辦過各類陳列展覽千餘項,展出各類文物數以萬計,但是,讓園林花卉進入紫禁城,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相關文物藏品相聚,舉辦一場以花卉為主題的展覽,在故宮博物院歷史上尚屬首次。“牡丹展”在春花盛開之際,來自洛陽的萬盆牡丹花於慈寧宮花園、乾清門廣場、慈寧宮、壽康宮、永康左門—右門、隆宗門外展出,重現清代紫禁城牡丹花開盛況;在舉辦花展的同時,在慈寧宮花園鹹若館還有插花專家進行現場表演,使觀眾充分領略牡丹之美。“菊花展”則將來自開封的三萬餘盆菊花,分佈於慈寧宮花園、乾清門廣場、隆宗門外廣場、壽康宮、永康左門—右門及永壽宮、延禧宮等區域,旨在重現清代紫禁城菊花綻放盛況,觀眾徜徉紫禁城,可觀名花、賞精品,品菊花文化、享美妙時光。這兩項展覽主題鮮明、故事性強、參與感濃,展品有靜態和動態的區別,場地包括室內和室外,內容涵蓋物質和非物質的展示,這是故宮博物院在營造山水人文景觀與陳列展覽思路上的嘗試與創新。

2017年9月,故宮博物院還舉辦了“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展覽分兩部分,一是展出包括鹿角椅等近70件珍貴文物在內的故宮藏鹿題材文物,二是在慈寧宮花園展出來自承德避暑山莊的9只梅花鹿,將動物引入紫禁城中進行展示,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展覽中亦屬首次。為了創造適合梅花鹿生活的環境,故宮博物院於慈寧宮花園南部區域設定了假山及水池,紅牆、黃瓦、山石、樹木,再加上優美的梅花鹿,一幅絕佳的秋季山水景觀便呈現在人們眼前,置身其中,觀眾可與動植物親密接觸,獲得一種在大自然中暢遊的感覺。展覽在開幕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眾多媒體對其進行報道,很多觀眾全家出行,到紫禁城觀鹿,再加上近年來院內各種鳥類的增多及“故宮貓”的走紅,很多觀眾已經將故宮博物院看作感悟文化和體悟自然的雙重參觀地點。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豐富文化空間中山水人文的細節

博物館應是一個多元、有趣、溫馨、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除了收藏、展覽空間之外,還需為公眾搭建教育、服務、休憩的空間,這是博物館走近民眾、融入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圍繞這一空間的建設開展了多項工作,也將山水人文理念融入其中。

文化創意產品可謂是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事業發展的一張名片,大部分觀眾在參觀後都會帶走他們心儀的文創產品。自2015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對文創產品營銷環境進行提升,形成端門廣場區域、冰窖區域、景運門區域、東長房區域等4個觀眾服務區。其中,東長房的文化創意體驗館於2015年開館,分為絲綢館、服飾館、生活館、書畫館、展示館、木藝館、陶瓷館和紫禁書院等8個展館,成為觀眾參觀故宮博物院的“最後一個展廳”,集中展示和銷售自主研發的各類文化創意產品,能夠滿足不同觀眾的多種需求,因而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東長房文化創意體驗館在空間設計和細節佈置上特別突出山水人文理念,整體建築的內部空間均不弔頂,顯露出古建築架構的原貌,同時建築構件保持木材本色,未飾色漆,給觀眾一種返璞歸真、融入自然的感覺;在細節方面,文創體驗館多以小型盆景、奇石、花卉等精巧雅緻的陳設點綴,和整體環境結合後,營造出更加和諧、靜謐的自然氛圍,成為最成功的“人造”山水人文景觀,給觀眾以“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感覺,帶給他們舒適安逸的參觀體驗。

故宮博物院還積極改善觀眾參觀環境,持續擴大開放面積,進行綜合景觀提升治理,為廣大觀眾提供良好的參觀體驗。2016年,隨著斷虹橋以北至慈寧宮區域、箭亭南側至文華殿區域的開放,故宮的開放面積達到76%。斷虹橋位於武英殿東,為內金水河諸橋之冠,橋兩側石欄板浮雕有穿花龍圖案,望柱為石獅,用料考究,雕刻精美。十八槐古蹟位於斷虹橋橋北,為18棵具有數百年曆史的高大古槐,最粗的樹幹周長達4。7米,樹木最高達21米,最大樹冠覆地半畝。王維曾有詩稱“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寫的就是這種意趣吧。在春夏秋三季,十八槐區域及周邊種植的銀杏、西華門至武英殿區域種植的丁香都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色,絢爛多姿。文華殿區域至箭亭一段也是院內風景別緻之所在,內金水河自這裡流至文淵閣前,形成一段蜿蜒的河道,在河的東側是文華殿院落的紅牆,紫禁城內著名的戴勝鳥就居住在這一區域,再加上東華門至文華殿區域種植的海棠、銀杏等花木,使這裡也成為一處天然園林和網紅的攝影地點。

在綜合景觀提升治理方面,自2012年以來,故宮博物院先後在御花園及坤寧門種植各類綠化花卉數百株,在慈寧宮花園栽植牡丹,在東長房東側栽植月季,在西長房、建福宮栽植西府海棠,開展錫慶門內、養性殿樹池改造工作,在東、西華門地區與十八槐北、隆宗門外、慈寧宮花園建植草坪3萬餘平方米,在午門城樓展廳門前的箱體內栽植紫葉小檗,對鑾儀衛院內植物進行修剪並對其進行環境整理等。這些專案的開展,為環境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豐富了山水人文景觀的細節。

以前觀眾們常抱怨說,“這麼大一個故宮博物院,一直走怎麼受得了,但是為什麼椅子這麼少,總看到遊人坐在臺階上、鐵欄杆上,把鐵欄杆都給坐彎了,就不能多設些椅子嗎?”對此,有經驗的老員工也認真分析過椅子過少的客觀原因:椅子設定過多之後,由於觀眾流量大、頻繁使用,導致維修不及,而且椅子上面的突出物部件比如釘子還出現了傷人的情況。另外,在故宮的紅牆黃瓦下設定普通座椅,看起來很不協調,影響美觀,久而久之,座椅就變得少設為好。

這些抱怨和考慮,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不過,故宮要建設成能夠為公眾提供教育、服務、休憩的空間,放任不管這樣的細節是不行的。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找到符合安全性、便於清掃、坐靠舒適、外觀符合故宮景觀環境諸多要求的這樣“一把椅子”,第一批1400把這樣的椅子設定下來,結果幾年下來,證明了它的安全性、舒適性、便宜性以及與環境的協調性。

這“一把椅子”只是進一步營造良好參觀環境的其中一步。為了讓廣大觀眾行走在故宮中能夠更方便,故宮博物院還不斷加強院內公共設施及無障礙設施建設。比如2016年故宮博物院將故宮冰窖修建為故宮西部區域的觀眾服務區,冰窖區域可容納近300人就餐、休息。又比如,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還開放了部分城牆並鋪設了3600平方米木棧道,既拓寬了通道,增加了景觀路線,又疏散了觀眾流,從而進一步保護了古建築。我們還更換各類新式導引標誌牌512個。這些舉措都是故宮博物院在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上的具體體現。

我始終覺得,紫禁城是中國古建築的集大成者,中國建築不同於西方建築的特色之一,就是採取以土木為核心的建築形式,這也是尊重自然的傳統。土地是生養萬物的根本,樹木種在自然裡,長在人世間,與人一起成長。土地和樹木的特性加上人的需要,共同構建出一種充滿中國文化色彩的建築系統,這一系統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故宮博物院在營造山水人文景觀上所做的努力正是貫徹這一理念的表現。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