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我國古代也有海盜,不過是搶自己家的東西,沒有什麼本事。方國珍就是元代有名的海盜船船長,他們攻掠東南沿海郡縣,當地官員無法控制局面。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江浙行省又徵召劉基為浙東元帥府都事。劉基策劃修築慶元(寧波)等城來抗拒海賊,方國珍的氣勢受到了遏制。當朝廷派左丞相貼裡貼木兒來招諭方國珍時,劉基說方氏是作亂之首,不加懲處,無法達到警戒的效果,貼裡貼木兒也非常同意劉基的觀點。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方國珍怕了,想用鉅款賄賂劉基,劉基斷然拒絕。方國珍就派人透過海道,趕到京師,行賄上級有關官員。上級官員沒能抵禦住金錢的誘惑,最終促成了招撫方國珍的決定,給了他官做,並斥責劉基在任上作威作福,把他羈留在紹興。

從此,方氏就更加放肆了。這段羈留生活給劉基帶來極大的創傷,他雖受辱,但壯心未泯。這種矛盾的煎熬讓他只能透過詩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苦悶:

聞高郵納款漫成口號

聞道高郵已撤圍,

卻愁淮甸未全歸。

聖朝雅重懷柔策,

諸將當知虜掠非。

堯帝封疆元蕩蕩,

世皇功業甚巍巍。

忠臣義士同休慼,

縱慾尋安總禍機。

這首詩充滿了劉基對時政的擔心,羈管之累與濟世之思,這兩顆不同的心同時跳動在劉基的身體裡,他如何不苦悶,如何不傷懷呢?不管結果怎樣,海盜的事算是告一段落。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不多時,處州七縣的山賊又開始活動了,這時“人事部”開了一個座談會,商議剿匪大事由誰出面,他們想來想去又徵召劉基去剿捕,跟行省院判石抹宜孫共守處州。

御史李國鳳巡視江南,上報了劉基的軍功,當權者卻由於方國珍的緣故而壓制劉基,只授給他處州總管府判的小官,還不讓他染指軍事。這種卸磨殺驢的做法讓劉基非常氣憤。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上一次因為方國珍而被羈管紹興,劉基氣憤得想自殺;這一次又是因為方國珍,劉基氣憤得想殺人。然而這種想法大概只會在夢裡上演。不得已,劉基只得棄官回到了故里青田,著《郁離子》來申明自己的觀點和志向。

經過這一系列的變故,劉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被迫發生了改變,從他的一首詩就可以看出他價值取向的轉變:

春蠶

可笑春蠶獨苦辛,

為誰成繭卻焚身。

不知無用蜘蛛網,

網盡蜚蟲不畏人。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一說到春蠶,大家馬上就想到“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一句歌詠春蠶的名句,這也是比較正統的思想觀念,但是劉基卻唱了反調,他舊瓶裝新酒,認為成繭焚身的春蠶是可笑的,而之所以可笑就在於不知為誰,所以這樣的犧牲顯得盲目。

劉伯溫與方國珍的恩怨糾葛, 仕元到輔明的轉變伊始

不知劉基是否也在懷疑自己一直的努力就像春蠶一樣。他讚揚的是我們通常感覺無用的蜘蛛。在劉基眼裡,蜘蛛有著很優秀的品質,不僅能捕捉害蟲,還大膽,不畏懼人。

詩中充分張揚出作者的個性,不因別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在社會和個性產生矛盾的情況下,劉基似乎在探索新的人生價值,進行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