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導讀: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一個最為激烈的諸侯爭霸時期。歷時幾百年的分裂局面,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的孱弱,也讓諸侯之間互相攻伐見多不怪。隨著各個國家的變法圖強,各國不再以春秋時期的爭霸為目的,而是吞併希冀統一。兵革之興更是湧現了眾多的名將,樂毅、田單以及戰國四大名將廉頗、白起、李牧、王翦等等不勝列舉。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白起可謂是戰國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所歷戰爭從無敗績,據統計戰國共有近200萬人戰死沙場,單白起一人便誅殺近百萬,這其中又尤以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降卒為甚,遂成就他殺神的名號,而與之對比的則是趙軍主帥趙括,以及後世留給他的幾千年的紙上談兵的嘲諷。似乎一場長平之戰,所有過失,所有惡果皆由趙括始終。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長平之戰過程: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斬獲野王之地。而上黨郡則成為了一塊飛地,上黨太守馮亭為了能夠禍水東引,決定將上黨獻給當時山東六國之中唯一能夠和秦國一較高下的趙國。

而趙孝成王也獲得了平原君趙勝等人的支援,因為“秦盡韓、魏上黨、太原。秦地天下之半也,制齊、楚、三晉之命。”更因為他有以防守著稱的名將廉頗。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但是在雙方交手伊始,名將廉頗卻接連喪失陣地,並被秦軍打破空倉嶺、光狼城。“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作為依山而建的壁壘,如果趙軍能夠堅守,秦軍實則很難攻破。

在喪失了空倉嶺之後,廉頗率領趙軍後撤,依丹水構築防禦壁壘,並且在背後方向長平關至故關一線,修築百里石長城。一場決定雙方命運的決戰,就像時間禁錮一般,但在這背後其實並不只是軍事上的較量,長達三年的對峙,秦國范雎使用了反間計,秦國更是暗中更換主帥王齕,啟用武安君白起。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而趙國方面,趙王則先是希冀與秦求和,並向齊國借糧,最後都不允之下,選擇趙括為主帥,並敦促速戰速決,前出丹水與白起鏖戰,最後趙括卻被白起以潰敗之姿,誘入包圍圈,白起更是在兩翼方向一路偷入端氏城,另一路則渡過丹水,直取泫氏大本營的趙軍後備部隊,戰爭的殘酷性在於,白起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此時已經獠牙畢顯。而兩路大軍控制了百里石長城,阻斷了趙括軍後撤路線,一方泫氏大本營的趙軍的糧草輜重又被控制,此時的趙括已成甕中之鱉。

堅守43天后,趙括死在了突圍的路上,最後趙軍投降,白起在請示秦王后,秦王未明示,白起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

長平之戰結果: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殆盡。舉國上下恐慌不已,但幸虧秦國內部發生矛盾,得以轉危為安,但此戰後山東六國再無可以匹敵秦國者。至於趙括則“一戰成名”,不過只是被嘲諷的惡名。

那麼為何此戰中,卻沒有人責怪廉頗與趙王呢,反而是更多地去責罵趙括呢?

長平之戰趙王之失:

此戰中趙王左右搖擺,在雙方戰略相持階段,竟然先派遣使者向敵人秦國求和,卻不是聽從虞卿的建議,去魏、楚兩國請求援兵。此為趙王之過一。趙王派遣鄭朱前往秦國議和的結果是,楚國、魏國因為秦、趙交媾;定然不會再去救援趙國。造成的戰略後果便是,秦王翻臉繼續攻伐被外交之上孤立的趙國。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而此戰中,趙王在范雎的反間計之下,臨陣更換主帥。這裡本人是持有反對意見的,我並不相信趙王會如此愚蠢,當面對長達3年的戰略僵持,國內糧食枯竭,後續乏力之下,沒有人比趙王更清楚局勢,他從心底是可以接受失敗的,但不成想臨陣換帥的後果是趙括把全部有生力量,驅羊入虎口,此為過失之二。如果是廉頗為帥,想來不會盡皆損失。

長平之戰廉頗之失: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面對勞師以遠的秦軍,在戰局伊始,易守難攻的光狼城、空倉嶺一線的潰敗,也讓秦軍輕而易舉地佔據了丹水以南的地區。

而臨河而守與固守光狼城、空倉嶺而言,顯然空倉嶺更加具有優勢,所耗費更少。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廉頗將軍伊始,便有與秦軍分而治之的想法,才放棄空倉嶺一線。

長平之戰中趙括之失

長平之戰,廉頗、趙王難辭其咎,為何後世卻只責罵趙括?

與白起對比,戰略戰術上的全面被壓制,百里石一線後路兵力空虛,泫氏大本營城糧草重地被白起以5000擊破,孤注一擲,匹夫之勇,但他也只是趙王結束長平之戰的背鍋俠。

總結:

那麼在這一戰中,到底誰才是更應該責備的那個呢?顯而易見,前陣廉頗之敗,將趙軍送向不利之地;國家之上,趙王的戰和不定,左右搖擺,錯誤的外交政策,被孤立之下的糧草不繼;才有了後來趙括的臨陣為帥,長平之戰的慘敗之舉。一切皆有因果,趙括該罵,但面前的兩位種下長平之戰敗亡種子的廉頗,趙王亦更難辭其咎。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