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百年來“三國”相安無事,成吉思汗初露鋒芒,西夏亡國已成倒計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絕非只是一句妄言。歷史證明,當外部條件安逸時,內部鬥爭便突顯起來。

南宋與金之間多次征戰,此消彼長。在數次的交鋒中,金國開始逐漸漢化。女真人漸漸褪去了骨子裡的血腥。金章宗完顏璟更是歷代金國皇帝中最推崇漢族文化的,他在位期間,廢除了國內的奴隸制度,允許女真與漢族通婚。他個人極度的推崇孔子,並且完善了金國的科舉制度。

百年來“三國”相安無事,成吉思汗初露鋒芒,西夏亡國已成倒計時

這樣的異族帝王就算放在中原也是大有作為。可是,遊牧民族漢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好事嗎?顯然不是,完顏一族是一刀一槍打出的金國。中庸的思想、相對安逸的氛圍(金國與南宋數次交戰,兩方旗鼓相當,並未能完全吞併對方),使得完顏璟在金國的北部鑿開了綿延九百里的界濠。與草原部落涇渭分明,只求防守,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老對手南宋身上。殊不知一個叫做鐵木真的英雄悄悄地征服了各個部落,只等報仇雪恨。

權臣

趁著金宋兩國僵持之時,鐵木真在浩瀚的草原上完成著統一各部落的偉大壯舉。而被金國認為是頭號宿敵的南宋,現在卻忙著進行權臣的更替。

封建王朝自始皇時,其核心就兩個字:

鬥爭。

君與臣爭、臣與臣爭、民與官爭,就連皇帝的後花園也是整日爭芳鬥豔。

為什麼封建王朝會孕育出科舉制,因為皇帝一個人是掌握不住天下的。有人要做事,就要分權。明清在汲取之前各個朝代的教訓後,明白了一個道理:

社稷永遠不會被黔首、白丁所推翻,壞事的只能是讀書人。因此控制了讀書人便是控制了天下,八股取士便是不二的工具。

外患不足慮,只要根基壞了,氣數已盡之日便不遠了。

南宋亦是日薄西山,與金國雖然時有戰爭,但總歸不痛不癢。於是,內部的鬥爭就開始了。南宋共出現過三個頂級大權臣:秦檜、韓侂冑、史彌遠。

秦檜,華夏曆史中數一數二的奸佞之臣,精忠報國的岳飛被定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在達到和金國議和的目的後,為非作歹十餘年;韓侂冑,大相公韓琦曾孫,一己之力掀起開禧北伐,大聖人朱熹也不是對手,致仕回鄉。

與秦、韓兩位大權臣相比,史彌遠登上權臣的道路簡直是兵不血刃。

百年來“三國”相安無事,成吉思汗初露鋒芒,西夏亡國已成倒計時

開禧北伐宋軍節節敗退,韓侂冑正欲力挽狂瀾。在控制前朝官員唯命是從後,他還是忘卻了最毒婦人心。百密一疏,後宮楊皇后與韓侂冑早就結下了樑子。楊皇后與史彌遠相互配合,一個給趙擴吹枕邊風、偷出御筆,一個假借詔書先斬後奏。權傾一時的韓侂冑就這樣人頭落地。

韓侂冑的時代結束了,但是史彌遠的時代還遙遙無期。雖然他是政變的主力,深得楊皇后的寵信,但是論資排輩,他的頭上還有右相兼樞密使錢象祖、參知政事衛涇,而史彌遠在政變之前只是小小的禮部侍郎,衛涇的直屬部下,要登上權臣之巔,先要熬過這兩個老傢伙。

可是,讓史彌遠沒有料到的是,很快他就會登上權力之巔。

錢象祖成為南宋第三位權臣,在他的眼中衛涇就是絆腳石。於是他當眾揭衛涇老底,衛涇當初暗地裡送韓侂冑金銀細軟的事被抖落出來。南宋\“清流\”官員自是對這種兩面派嗤之以鼻。最終,衛涇倒臺。

錢象祖趁機上位,成為了左相兼樞密使,史彌遠補缺。新的鬥爭即將開始,就在史彌遠拜相僅一個月,他的母親去世了,服喪就會便宜了錢象祖。

意想不到的是,在史彌遠回家守喪的前幾天。錢象祖下了臺,史彌遠成為了獨相。

史彌遠的手段比錢象祖高階的多,他不僅揭老底,還收編了臺諫官,同時深宮中的楊皇后再次拿起御筆。錢象祖在韓侂冑底下打擊道學、逮捕慶元六君子的\“光輝事蹟\”被廣為\“傳唱\”。

沒有一絲的血腥,史彌遠登上了權臣之巔。

這便是鐵木真豐滿羽翼之時,南宋乾的\“大事\”。

篡位

在南宋搞內部鬥爭時,高度漢化的西夏也沒閒著。

西夏李氏可以用無賴來形容,遼國強盛時,便依附遼國;金亡遼,眼看著勢頭不對便率先投靠金國,主動認金國為宗主國。它的這種左右逢源,使得西夏乘亂佔領了河西千餘里土地,使得三國鼎立繼續維持。

隨著戰火的逐漸平息,西夏也迎來了安逸的時光。

於是,內部鬥爭開始了。在夏仁宗李仁孝在位時期,西夏權臣任得敬風生水起。他逼迫仁宗把西夏西南路、靈州羅龐嶺劃給自己。任得敬要自己做皇帝,國號\“楚\”,並且還要求李仁孝派遣使者到金國為他討取封號。金國皇帝完顏雍懵了,為叛賊討去封號古來少有,打狗還要看主人。於是,完顏雍決定幫西夏一把。

夏仁宗在得到完顏雍的訊號後鼓起勇氣,命令族弟李仁友捕殺了任得敬兄弟及其黨羽,防止了西夏的分裂。

這之後夏桓宗李純祐繼位,負責保護李氏安全的也有李仁友換成他的兒子李安全。李純祐害怕李安全權力過大,於是藉口李安全\“天資暴狠、心術險鷙\”,將他由親王降到了郡王。

百年來“三國”相安無事,成吉思汗初露鋒芒,西夏亡國已成倒計時

結果,李安全反了,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李安全找到李純祐的生母羅太后,羅太后親自廢了自己的兒子,使得李安全成為夏襄宗。

李安全的幸福生活似乎就要來到,可是不遠處成吉思汗盯上了他。

馬蹄聲

早在1205年,鐵木真與乃蠻族太子屈出律時途徑西夏。當時,蒙古士兵深入河西走廊,劫掠瓜、沙諸州,無人能擋。

以至於鐵木真他們走後,西夏舉國歡慶,甚至還把都城興慶府改名為中興府(今西夏銀川),寓意大難不死,必將中興。

可是,改名並未給西夏人帶來好運。成吉思汗清楚地意識到西夏是塊任由宰割的肥肉。

1209年春,蒙古軍由黑水城(今內蒙古古額濟納旗)北的兀剌海關口入侵西夏。

夏襄宗李安全派遣兒子李承禎率領5萬人抵抗蒙古大軍,結果在河西走廊北端的入口處,西夏5萬人馬全軍覆沒,李承禎不知去向。此戰之後,西夏右廂兵馬損失殆盡,半壁江山失去軍事力量。蒙古人高歌猛進兀剌海城淪陷,河西走廊只剩下克夷門(今西夏賀蘭山三關口)這一個關隘。

克夷門是西夏重要軍事關口,常備7萬守軍。李安全為保萬無一失,派遣5萬大軍由名將嵬名令公率領前去支援。

12萬大軍名將率領,依靠天險,按理來說固若金湯。蒙古人在此階段最不擅長的便是攻城,如果堅守不出,蒙古軍糧草短缺必定撤退。

可是嵬名令公帶領12萬大軍出城野戰,正中蒙古軍下懷。十餘萬大軍瞬間灰飛煙滅,嵬名令公被生擒,西夏都城中興府暴露在成吉思汗的面前。

可能是李安全已經聞風喪膽,他選擇堅守不出,任由蒙古軍如何挑釁,他都充耳不聞。

百年來“三國”相安無事,成吉思汗初露鋒芒,西夏亡國已成倒計時

九月的秋雨如約而至,成吉思汗靈機一動。以幾百匹戰馬的代價掘開了黃河大堤,蒙古軍事先尋覓高處,並壘起外堤。

百年的國都還是救了西夏一命,河水先沖垮了蒙古軍的外堤。蒙古軍的口糧牛、羊盡數被沖走,成吉思汗當機立斷撤軍。

但在撤軍之前,蒙古軍狠狠地敲詐了西夏一把。西夏自此向蒙古稱臣,成吉思汗帶走了西夏公主。

警鐘長鳴,在安逸的環境中過的越久人就會越頹廢;矛盾無處不在,當外部矛盾被淡化時,內部矛盾就顯現出來,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鬥爭史。

在13世紀初期,金、南宋、西夏還沉浸在三足鼎立的美夢中,內部不斷地鬥爭、權力不斷地洗牌,殊不知真正的危險不是熟悉的老對手,而是來自漠北草原的剽悍民族。西夏這個四處敲詐的奸詐國家此次首當其衝,成為了成吉思汗的目標,險些滅國。在強大的勢力面前,西夏只能成為被壓榨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