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流言止於智者,沉默是金!

有個成語叫“眾口鑠金”,意思是說,如果眾口一詞,即使是鐵打的事實,也會被扭曲。由此可見,人言可畏。《戰國策》中有一個“三人成虎”的故事。

流言止於智者,沉默是金!

戰國時,魏國有一叫龐蔥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趙國都城邯鄲作人質。出發前,龐蔥對魏王說:“大王,如果有人告訴您,街市上有一隻虎,您相信嗎?"”老虎招搖過市,魏王當然不信,便回答:“怎麼可能有這種事?寡人不信!”龐蔥又說:“如果又有一個人告訴您,街市上果然有一隻虎,那大王信嗎?魏王想了想,說“嗯,這就值得考慮了!”“如果再有一個人說同樣的話呢?”“嗯,如果三人都這麼說,那應該是真的。”聽完魏王的回答,龐蔥兜出了說此話的真意,他說:“事實上,街上並沒有老虎,只是以訛傳訛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為說的人多了。

流言止於智者,沉默是金!

現在我與世子,背井離鄉,去遠在千里之外的趙國當人質,我們在那裡的情況大王無法準確瞭解到,說不定會有人傳出'市有一虎”般的謠言,大王難道要相信嗎?所以為了保證世子將來能順利回國繼大統,請大王先請三個人傳言大眾,說我只是離開了都城,並不是去邯鄲。”魏王不以為然。龐蔥陪世子去趙國作人質後不久,便有人暗中中傷龐蔥,說他企圖擁立世子,懷有二心,圖謀不軌。說得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為真,命世子歸國,而龐蔥不再被重用。龐蔥事先已給魏王打了“預防針”,也難逃“眾口鑠金”的命運,可見流言的破壞力之大。

流言止於智者,沉默是金!

《戰國策》中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參,以孝聞名。他住在費邑時,有一個同名同姓者殺了人,有人誤以為是曾參所為,議論紛紛,謠言很快傳到曾母那裡。當時曾母正在織布,便停杼正色道:“我兒不會做那種事!”不久又有人來說:“曾參殺人了!”曾母依然鎮定如故,不予理睬。後來又有人來說同樣的事。這時曾母終於不安起來,急忙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逃走。大眾都有“從眾心理”,覺得大家都在傳說某事,那這事看來假不了,無風不起浪嘛。正是因為這種心理,流言傳得特別快,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做人要做一個明智的人,不要隨便傳播流言,也不要輕易聽信流言東晉時候,有人請大將桓溫評論一下謝安和王坦之的優劣。

流言止於智者,沉默是金!

桓溫剛要開口,忽然想起了什麼,說:“你這人愛傳話,嘴上沒個把門的,我不能告訴你。”恆溫不願評論人,因為自己的話被別人七傳八傳,還不知道會傳成什麼樣子呢。於是乾脆不說,沉默是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