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梵高的犁和耙與伍爾夫的飛蛾之死,文學與繪畫,穿透的意象之分析

犁和耙躺在地裡的近處,周圍滿是各種小動物與在地上的飛鳥。遙遠的地方,在貌似天邊實際還離天邊遠著的地方,是群飛的鴉群。只要是那種飛翔的姿勢與集體的模樣,便會讓我聯想到群鴉。

也許我是坐在窗前看到的景象。也許正是那日,在被犁過的田地裡傳來的土地的芬芳透過窗欞之時,恰好也是弗吉尼亞·伍爾夫在看著的景象。

大抵文學藝術與繪畫藝術的交匯點便在於它們交匯的意象。文學更容易出意象,因為相較於繪畫而言,語言更接近大腦,繪畫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語言來給予解釋。從理性的角度看,繪畫給予我們大概的情狀,而語言抑或文學則給予我們最根本的邏輯關係。這裡我們需要注意,這裡的文學是廣義意義上的,也即包含了哲學等學科在內。

梵高的《犁和耙》具有那種文學意義上的意象。至少我是這樣去看的。初次見到這畫面我立即便想到了伍爾夫的那篇著名的散文《飛蛾之死》。從所給予情感的角度看,兩者幾乎是可以劃等號的。

梵高的天才既在於他對於色彩的把控,還在於他對於在畫面上遙遠空間的把握上。儘管他的筆觸不細膩,但這種在粗粒度的筆觸下達成的那種空曠的空間感才會讓我們有一種莫名的意象感。

與伍爾夫文字裡描述的唯一不同之處,也許是伍爾夫看到的風景裡有靜謐的樹林,而梵高的畫裡,樹林若是有的話,似乎已與天際融為了一塊成為了一體。

這幅畫實際梵高是致敬法國畫家米勒的。這位法國的農民畫家是梵高一生崇拜的偶像。這幅畫的全名實際是《犁與耙,在米勒之後》(The plough and the harrow, after Mil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