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由於自創“雷公太極”的太極雷雷、自創“渾元形意太極”的馬保國以及經梧太極女傳人閆芳,都曾被人公開打敗過,因此現在很多人提到中華傳統武術的時候,下意識就會不屑一顧,認為那都是用來唬人的,並不能真正用於實戰。

事實上我們的傳統武術,本來就是在實戰中誕生,完全為實戰而生的。最初的時候,人們在與野獸以及敵人的搏鬥過程中,漸漸掌握瞭如何擴大己方攻擊傷害,降低敵方攻擊傷害的技能,這就是所謂武術的雛形,後來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出現,軍旅武術也就應運而生,之後才慢慢出現所謂民間武術。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軍旅武術中最為著名的一項絕技,自然就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創的“太祖長拳”,這本是當年趙匡胤為了訓練士兵而創的一套“教材”。

趙匡胤這個人不僅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同時還是著名的武術家,“一根棍棒等身齊,打得八百軍州都姓趙”,他的武功既來自於自幼的家庭教育,也來自於他在戰場上搏殺多年的經驗,當然更有賴於他那過人的天賦總結。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趙匡胤於927年出生於洛陽,他的父親趙弘殷是著名的將領,以驍勇善騎射聞名天下,是從軍中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武藝。有了這份家學淵源,趙匡胤自然從小就開始學習拳腳功夫,在有了一定底子以後,趙弘殷就教他騎馬射箭,漸漸成為了一個武功高手。

長大以後,趙匡胤並沒有進入父親所在的部隊,而是開始闖蕩江湖,遊歷天下,在東遊西晃了一段時間後,襄陽的一位老和尚勸他往北邊去。於是趙匡胤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江湖生活,在948年投奔了北方的郭威,跟著郭威一起帶兵打仗,在戰場上立功無數。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954年,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敵國趁機大舉來犯,雙方大戰於高平,柴榮御駕親征,但卻有好幾位將領在尚未交手的情況下,就已經控制不住隊伍,部隊潰散著逃亡了,還是柴榮與趙匡胤拼死向前穩定人心,才險之又險地獲勝,但這也讓柴榮看到了自己軍隊的弊端,他下決心改革。

柴榮的具體改革措施,那就是編練禁軍,“躬親試閱,選武藝超絕及有身手者,分署殿前諸班”,想要練出一支強大的精銳禁軍,負責人選就顯得非常重要,他既要擁有過人的武功,同時還需要懂得一定的兵法,並且是皇帝本人絕對的心腹,柴榮看了一圈,只有趙匡胤滿足這幾個要求。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於是趙匡胤被提拔為掌管禁軍的殿前司副長官,不久升任為殿前都指揮使,負責訓練禁軍,要將這些原本普普通通甚至是沒有上過戰場計程車卒,訓練成一支絕對的精銳部隊。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趙匡胤將自己的生平武藝進行了深度總結,結合自己混跡江湖的見聞,並綜合士卒在戰場上真拼實殺的格鬥經驗,編製成為三十二勢長拳,讓禁軍士兵們平時就以演練這三十二勢長拳來訓練拳腳功夫。

果然沒多久禁軍戰鬥力就大為提升,柴榮在親自檢閱禁軍過後,大為興奮地說道:“當年只懂得用鋤頭的農夫,如今已經成為了精銳勁卒,有這樣一支雄兵,何愁天下大事不成!”可見趙匡胤的訓練確實到位,也可見他的那三十二勢長拳確實足夠厲害。

後來柴榮去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了皇位成為宋太祖,舊日士卒就將那三十二勢長拳命名為“太祖長拳”,傳授軍中袍澤以及親朋故舊,隨著時日的推移漸漸流傳天下,衍生出了許多變種,還成為了少林絕技。

在金庸的著作《天龍八部》中,喬峰在聚賢莊前大戰武林群雄,憑藉著一套太祖長拳打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硬是無人能敵,稱雄江湖,可見太祖長拳這套武功確實是有著絕對的獨到之處,畢竟它脫胎於沙場,具有極強的實戰作用。

趙匡胤為訓練禁軍,創出一絕世神功,喬峰仗此稱雄武林,無人能敵

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經過多年戰陣以後,將自己帶兵的經驗總結成《紀效新書》,在書中說道“讓沒有練過武藝計程車兵上戰場,那就與讓他們送死沒有什麼區別”,那士兵們具體要練什麼武藝呢?戚繼光提到了眾多的拳法、棍法、劍法等等,而趙匡胤所創的太祖長拳則是拳法中的第一位。

這也可見太祖長拳的地位,它在歷史上確實為提升我們的戰鬥力,而發揮過很大的作用,直到現在,它依然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八極拳並稱為當代武林六大名拳,是武林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參考資料:《宋史》、《少林拳譜》、《太祖長拳》、《天龍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