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現在我們都認為清朝阿哥是指皇帝的兒子,而實際上阿哥在滿語中表達的是父母對兒子的稱呼,並不一定用於皇家。當然題目中很顯然,是問的皇帝的兒子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阿哥只能說明是皇帝的兒子,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根本不是爵位,更談不上什麼級別。

至於清朝的阿哥都能達到什麼級別,這裡面混得好的有親王,也有郡王,混的不好,可能只是個鎮國將軍,更有甚者可能只是一個光頭阿哥,一點爵位都沒有。

清朝的宗室爵位

清朝的宗室爵位一共有十二個等級,即: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十二個等級。

公爵以上為“超品”,所以不要覺得鎮國公或者輔國公爵位不高,他們都是皇室宗親,肯定比一品大員級別還高,當然拿的俸祿也高。

不入八分的國公,並不是指不入流,而是指可以不在京城當差或者居住。

清朝的爵位與明朝的不同,清朝的爵位是要降級的,比如,父親是親王,那麼嫡子繼承爵位直接變成郡王,這裡要注意,只有繼承爵位的那個兒子才是郡王,剩下的人,沒有皇帝封爵,只能是閒散宗親。

郡王再傳下一代直接變成貝勒,當然親王爵位降到鎮國公就不再降了。郡王降到輔國公,以此類推。

也有少數宗親,由於深得皇帝寵信,並且立有大功,爵位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說傳給下一代嫡子繼承人不降級,這樣的被稱為“鐵帽子王”。

大清共有“十二大鐵帽子王”,八位開國元勳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

還有後來獲得皇帝重用的四位: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昕、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清朝的阿哥都能獲得什麼爵位呢?

清朝對皇子的分封,和明朝不一樣,主要原因還是和文化有關。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就開始訂下規則,只要是皇子,一律封為親王。不論皇帝的兒子多麼無能,甚者是傻子,但是一樣是親王,親王的嫡系繼承人是親王,其他兒子也是郡王。

當初朱元璋制定這樣的規矩,主要是少年時窮怕了,為了讓子孫後代以後不用為生活擔憂,朱元璋給了親王等明朝宗親爵位很多特權,最後也成為了一個隱患,明朝滅亡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王太多了,老百姓養不起了。

而清朝不一樣,它是由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的,雖然皇帝(或者大汗)的兒子也是有特權的,但是如果不能有好的表現,是不會給予較高的爵位的。

我們先以努爾哈赤為例,努爾哈赤一共有16個兒子,看看分別被封了什麼爵位。

皇長子 愛新覺羅·褚英 廢太子,廣略貝勒。

皇次子 愛新覺羅·代善 和碩禮烈親王。

皇三子 愛新覺羅·阿拜 追封奉恩鎮國勤敏公。

皇四子 愛新覺羅·湯古代 鎮國克潔將軍。

皇五子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 因罪奪爵,子孫降為紅帶子。

皇六子 愛新覺羅·塔拜 追封奉恩輔國愨厚公。

皇七子 愛新覺羅·阿巴泰 追封和碩饒餘敏郡王。

皇八子 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太宗 (皇子時封貝勒)。

皇九子 愛新覺羅·巴布泰 奉恩鎮國恪僖公。

皇十子 愛新覺羅·德格類 因罪奪爵,子孫降為紅帶子。

皇十一子 愛新覺羅·巴布海 鎮國將軍;傳一代,絕嗣。

皇十二子 愛新覺羅·阿濟格 罷英親王。

皇十三子 愛新覺羅·賴慕布 追封奉恩輔國介直公。

皇十四子 愛新覺羅·多爾袞 和碩睿忠親王,(追封成宗義皇帝(清成宗),後罷)。

皇十五子 愛新覺羅·多鐸 和碩豫通親王。

皇十六子 愛新覺羅·費揚果 黜宗室。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從努爾哈赤的兒子們的爵位,就可以看出,阿哥們的爵位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出生後,起點都是一樣的,沒有爵位,後來隨著立功的表現,努爾哈赤會為兒子封爵位。

就像努爾哈赤稱汗時,封了“四大貝勒”,分別是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當時的貝勒就相當於後來的親王,級別很高。

努爾哈赤的這些兒子,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所以清朝初期的封爵,主要是看戰功,當然也與大汗的喜好有關,但是戰功是第一位。

除了“四大貝勒”,其他後來獲封親王等爵位的,都是後來皇太極封的,當然也是看戰功和實力。但是皇太極稱帝后,也封了自己的兒子豪格為親王,目的也是想扶持自己的實力。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總結一下,清朝初期的阿哥封爵,主要是看戰功和實力,當然還有能力。

皇太極有十一個兒子

皇長子:愛新覺羅·豪格(1609—1647),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肅武親王。

皇二子:愛新覺羅·洛格(1611—1621),生母繼妃烏拉那拉氏,幼殤。

皇三子:愛新覺羅·洛博會(1611—1617),生母元妃鈕祜祿氏,幼殤。

皇四子:愛新覺羅·葉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顏扎氏,輔國公。

皇五子:愛新覺羅·碩塞(1629—1654),生母側妃葉赫那拉氏,承澤裕親王。

皇六子:愛新覺羅·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鎮國愨厚公。

皇七子:愛新覺羅·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爾根覺羅氏,輔國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幼殤。

皇九子: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生母孝莊文皇后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愛新覺羅·韜塞(1639—1695),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輔國公。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1642—1656),生母懿靖大貴妃阿霸垓博爾濟吉特氏,襄昭親王。

但是等到清朝入關後,就不一樣了,這時候雖然也是看戰功,但是卻沒有那麼重要了,順治皇帝親政後,就曾封自己的弟弟博穆博果爾為親王。

當然也有因為軍功被封為親王的,就像順治的五哥碩塞,他就是因為跟隨豫親王多鐸率軍南下追擊李自成,後來又南征南明福王朱由崧,屢立戰功,一步步的成為親王。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順治的八個兒子

皇長子愛新覺羅·牛鈕(1651年12月13日-1652年3月9日),生母為筆什赫額捏福晉。

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1653年9月8日-1703年8月8日),生母為寧愨妃董鄂氏,封裕親王。

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即康熙帝。

皇四子榮親王(1657年11月12日-1658年2月25日),生母為孝獻皇后董鄂氏。

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生母為陳圖塞爾福晉,封恭親王。

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生母為唐璟福晉。

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生母為鈕祜祿福晉,封純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幹,生母為塞母肯額捏福晉。

順治的兒子們封的爵位都不低,但是除了皇四子榮親王因為是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的兒子,剛出生就封了親王,其他的都是康熙皇帝后來封的,康熙還是不錯的,能活到成年的兄弟們都封了親王,只有幼年夭折的沒封。

總結一下,這時候雖然封爵不那麼考慮軍功了,但是皇子獲得高爵位還是很難的,一般都是等後面的皇帝封賞,而這時候就不能說是皇子了。

康熙的兒子們

皇長子:胤褆(1672-1735),原名保清,直郡王,後降為貝子品級,生母惠妃葉赫那拉氏。

皇次子:胤礽(1674-1725),原名保成,皇太子,後被廢。諡曰密,為理密親王,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皇三子:胤祉(1677-1732),誠郡王,諡曰隱,為誠隱郡王,生母榮妃馬佳氏。

皇四子:胤禛(1678-1735),即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皇五子:胤祺(1680-1732),恆親王,諡曰溫,為恆溫親王,生母宜妃郭絡羅氏。

皇六子:胤祚(1680-1685),幼殤,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皇七子:胤祐(1680-1730),淳親王,諡曰度,為淳度親王,生母成妃戴佳氏。

皇八子:胤禩(1681-1726),廉親王,生母良妃衛氏。

皇九子:胤禟(1683-1726),固山貝子,生母宜妃郭絡羅氏。

皇十子:愛新覺羅·胤䄉(1683-1741),初封敦郡王,雍正時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後釋放,授輔國公品級,生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一子:胤禌(1685-1696),11歲殤,無諡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

皇十二子:胤祹(1686-1763),履親王,諡曰懿,為履懿親王,生母定妃萬琉哈氏。

皇十三子:胤祥(1686-1730),怡親王,諡曰賢,為怡賢親王,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皇十四子:胤禵(1688-1755),恂郡王,諡曰勤,為恂勤郡王,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

皇十五子:胤禑(1693-1731),愉郡王,諡曰恪,為愉恪郡王,生母順懿密妃王氏。皇十六子:胤祿(1695-1767),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後,後改封莊親王,諡曰恪,為莊恪親王,生母順懿密妃王氏。

皇十七子:胤禮(1697-1738),果親王,諡曰毅,為果毅親王,生母純裕勤妃陳氏。

皇十八子:胤祄(1701-1709),8歲殤,生母順懿密妃王氏。

皇十九子:愛新覺羅·胤禝(1702-1704),3歲殤,生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子:胤禕(1706-1755),貝勒,諡曰簡靖,為簡靖貝勒,生母襄嬪高氏。

皇二十一子:胤禧(1711-1758),慎郡王,諡曰靖,為慎靖郡王。生母熙嬪陳氏。

皇二十二子:胤祜(1712-1744),恭貝勒,諡曰勤,為恭勤貝勒,生母謹嬪色赫圖氏。

皇二十三子:胤祁(1714-1785),郡王品級貝勒,諡曰誠,生母靜嬪石氏。

皇二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秘(1716~1774),諴親王,諡曰恪,為諴恪親王,生母穆嬪陳氏。

康熙的兒子比較多,這裡只是排序的兒子,還有很多因為生下來沒來得及排序就掛了的。

從二十四個兒子可以看出,康熙在世的時候獲封郡王以上的只有:直郡王大阿哥胤褆(後被康熙下令削宗奪爵、圈禁終身),誠親王三阿哥胤祉,雍正王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恆親王五阿哥胤祺,以及敦郡王十阿哥胤䄉。

其他的即使是如日中天的八阿哥胤禩,才是個貝勒,很受寵愛的十四阿哥胤禵都沒有爵位,所以康熙在世對於皇子們封爵,還是很慎重的。基本上康熙封爵,主要考慮的就是皇子的能力和家世,當然還有個人喜好。

雍正皇帝對於兄弟們封爵,完全就是派系的問題,支援雍正皇帝的肯定獲得高爵位,就像十三阿哥,都幹成鐵帽子王了。

雍正皇帝的兒子比較少,能排序的只有六個兒子。

長子:愛新覺羅·弘暉(1697—1704年),追封端親王,生母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皇子(未齒序):愛新覺羅·弘昐(1697—1699年),生母齊妃李氏。

次子:愛新覺羅·弘昀(1700—1710年),生母齊妃李氏。

三子:愛新覺羅·弘時(1704—1727年),生母齊妃李氏。

四子: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初封寶親王,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五子:愛新覺羅·弘晝(1711—1770年),和恭親王,生母純懿皇貴妃耿氏。

六子:愛新覺羅·弘曕(1733—1765年),果恭郡王,生母謙妃劉氏。

雍正的兒子,只有弘曆和弘晝被封為親王,其他的都沒有封爵,主要是雍正的兒子活到成年的也不多。

乾隆的兒子們

清代阿哥的級別都是什麼?有哪些歷史依據?

皇長子,永璜(1728-1750),追封定親王,諡曰安。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純皇后。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母愉貴妃。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親王,母純惠皇貴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純皇后,弘曆欲立為太子。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殤,未封,母舒妃。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封成親王,母淑嘉皇貴妃,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皇后那拉氏。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皇后那拉氏。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慶帝。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

乾隆皇帝對於兒子們封爵,直接就是憑藉個人喜好,因為乾隆是個很貪戀權力的人,因此他不讓兒子們參與朝政,最後就導致他沒有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最後選來選去,選了十五阿哥。

因為兒子們,不去參與朝政,所以乾隆看上的兒子就可以封親王,比如永瑆和永琰,看不上的,比如十二阿哥,永璂,沒有爵位,光頭阿哥。

嘉慶的兒子們

皇長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貴妃劉佳氏,未命名,幼殤。

皇二子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道光帝。

皇三子惇恪親王愛新覺羅·綿愷,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皇四子瑞懷親王愛新覺羅·綿忻,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

皇五子惠端親王愛新覺羅·綿愉,母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同治三年十二月薨。

嘉慶的兒子們,除了老大死的早,然後旻寧和綿忻在嘉慶活著的時候就封親王了,老三綿愷是郡王,老五因為生的晚,所以嘉慶沒有封他爵位。從嘉慶這時候看出,清朝封爵,已經不那麼慎重了,只要是皇子,都能弄個好爵位。

道光帝的兒子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這時候的皇子,怎麼也可以混個郡王噹噹。至於咸豐皇帝更是就一個活下來的兒子同治,後面的同治、光緒、宣統都沒有子嗣,不作討論。

小結:清朝的阿哥們,活的並不容易,尤其是清朝的前期,如果沒有戰功,想要獲得一個好的爵位,是很難的。雖然後來隨著清朝統一戰爭的結束,阿哥們不用立戰功也可以授予爵位,但是這時候又需要討父皇的歡心,同時還需要母親的家世。

如果阿哥在皇帝面前表現的太好,可能會遭到別的阿哥的嫉妒,暗中使壞,如果表現的不好,可能又會讓父皇覺得自己沒本事。所以獲得高的爵位太難了!

阿哥們真正好過的時候,是嘉慶皇帝以後,這時候的阿哥,基本上都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爵位,同時內鬥的也沒有那麼激烈。不得不說還是明朝的皇子比較幸福,怪不得明朝的皇子都不爭皇位,一心想當王爺,主要是朱元璋的政策,讓皇子們都有親王爵位,真心比清朝皇子們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