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有哪些機智巧妙的變通?

歷史上有哪些機智巧妙的變通?

作者 / 馬伯庸

《魏書元丕傳》記錄了這麼一則有趣的故事:

“高祖、文明太后引見公卿於皇信堂,太后曰:“今京師旱儉,欲聽飢貧之人出關逐食。如欲給過所,恐稽延時日,不救災窘;若任其外出,復慮奸良難辨。卿等可議其所宜。” 丕議:“諸曹下大夫以上,人各將二吏,別掌給過所,州郡亦然,不過三日,給之便訖,有何難也?” 高祖從之,四日而訖。”

這段記載裡的文明太后,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魏馮太后;高祖是更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簡單來說,在太和十一年,北魏遭遇了一次執政危機:京師大旱,糧食產量不夠,湧現出了許多饑民。在那個時代,政府雖然也負有救濟之責,但動員能力很弱,尤其是當各地公共積儲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唯一能做的,只有讓這些饑荒之民變成流民,離開災區,前往附近區域自己找活路。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這事很簡單 —— 太后大手一揮,下份詔書,然後關卡城門開啟,大批災民叩謝皇恩,然後蜂擁而出,完了。

可這位太后有點軸得過分

馮太后之所以要把群臣都召集到皇信堂商議,就是因為她在這件事上碰到了一個棘手的行政流程問題 —— 你沒聽錯,行政流程問題,一個關於過所的流程問題。

“過所” 這種東西,可以理解為一種民用的通行證或者護照。漢唐時代的普通老百姓或商人想要出趟門,必須先去申請 “過所”,算是得到官方批准,然後才能出行。“過所” 上會寫清楚持有者的姓名、籍貫、相貌、攜帶物資以及行動路線,每過一關一城,都要查驗蓋章,走偏了都不行。沒有這東西,一個普通人想出門是寸步難行。

歷代朝廷都希望老百姓老老實實在原籍待著,不鼓勵他們到處亂跑,生怕出什麼亂子。所以政府對 “過所” 的稽核和發放都特別嚴格,必須是尚書省、都督府或州府一級的行政機構來頒發。拿現在的話說,你想出門申請護照,得去市政府或者軍區去提交申請。

申請人提交材料的時候,要寫明申請事由、隨行人數、物品數量,一層層稽核,一層層批准,經常還被駁回。唐玄奘想去印度取經,申請了三年都沒申請下來 “過所”,自己等不及,這才有了偷渡出國的舉動。《西遊記》裡提到過一個細節,唐僧總帶著一份通關文牒,每過一國都必須蓋印,那其實就是 “過所”。吳承恩為了給唐僧一個官派出國的身份,只得在書裡給他杜撰出一本公派護照。所以武俠小說裡那些古代大俠動輒行走江湖,現實中那是不可能的,早被打死了。

北魏在唐之前,但對關防的要求卻更為神經質,史書上動不動就說 “朝法嚴峻”。比如太祖武皇帝那會兒有一個隱士叫眭誇,被皇帝強行拽到平城。眭誇想走,關防卻十分嚴格,他只好求老鄉把自己偽裝成一個車伕,想矇混過關。後來這事被人舉報,還是丞相崔浩前後奔走,才保他一條命。

瞭解 “過所” 的意義和北魏對行政流程的重視,我們大概就能明白馮太后到底在為難什麼了。

按照法律規定,這些流民要去外地,必須要申請 “過所”。但官方申請流程太長,申請人數太多。真按照流程辦事,恐怕沒等過所頒發下來,那些老百姓不是餓死就是造反了。

可若是直接開啟關卡,任由他們來回流動,又會造成治安隱患。民眾分為良民和姦民,如果不做區分一古腦放出去。變成流民的百姓,將不再被任何人包括朝廷所掌握,他們的行蹤和舉動都無法預測,更不知道會爆發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如果是一個有個性的統治者,這根本不算事兒,先解決主要矛盾,趕緊讓人有地方吃飯是正經,啥流程不流程的,就免了吧,特事特辦。可馮太后堅決不肯開這個口子。

這事其實也不怪馮太后。早在四年前,冀州定州鬧饑荒,當時朝廷 “馳關津之禁,任其來去 “,結果搞得地方治安大亂,好幾年收拾不好。打死她也不敢在玩一次饑民自由行了。

又得尊重流程,控制治安,又得解決問題,這該怎麼辦才好呢?

有個叫拓跋丕的宗室很機智,給了一個列寧式的解決辦法 —— 星期天義務勞動。不是手續辦不過來嗎?咱們多開視窗!人手不夠?所有官員都給我上!

諸曹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員們,一個人帶兩個吏員,加班加點地給饑民們辦理。地方州縣,所有官員也得參加義務勞動,赤膊上陣。

這不算機智巧妙的變通,是個笨辦法,也是唯一能實現的辦法。

他的建議得到了馮太后和孝文帝的贊同,於是政府部門一群官員得了命令,亂轟轟地跑到京師各處關卡,現場辦公,臨時增開幾十個加急視窗。這些平日養尊處優的高階官員,一個個趴在桌子上揮汗如雨手不停筆,像辛德勒給猶太人發護照一樣,給熙熙攘攘的饑民辦過所簽證。從古至今的官場,大概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盛況一共持續了四天時間,總算流民們人手一本過所,高高興興離開京師,而那些腰痠背疼的官員,也如釋重負。當時朝廷頒佈的詔書是這麼說的:“今年穀不登,聽民出關就食。遣使者造籍,分遣去留。”

誰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