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明朝的海禁讓帝國孤懸海外,而到了清朝,這種孤立主義政策又再度變本加厲,不過在數百年的時間裡也有分寸之別。跟隨需要,有時嚴禁,有時寬鬆。

清朝開國後,由於大量銅礦需要海外進口,所以最初並沒有嚴格的海禁制度,可是明朝的殘餘在清初那段時間始終借用大海組織反清活動,隨後清廷為了政權穩定,漸漸落實嚴格海禁。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滿清入關12年後下令,所有沿海片帆不得入海,“私出外境及違禁下海。”,

到了順治十八年,更是強令山東,廣東,福建,浙江,江西等沿海省份居民回遷50裡,並設立邊界,不得逾越,隨著反清勢力漸漸被平定,後來的政策又開始寬鬆起來。

到了康熙二十二年,臺灣島迴歸,清朝立即開啟海禁,並且兩年之內設立4個海關進行對外貿易,看來滿清朝廷也並非鐵板一塊,知道對外通商的好處。

自從明末倭寇頻頻襲擾大明海岸線以來,對日貿易一直是海禁的重點,康熙開放的海禁甚至允許商人赴日。可是海上有了經濟活動,海盜便開始猖獗起來,發展到30多年後,威脅越來越嚴重。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皇帝又再度下禁海令,不過此次的禁海並非嚴禁,而是有限度的開放對海外的貿易,即便如此,對民間的貿易勢力也是迎頭痛擊。

這個禁令維持到雍正五年,一些開明派大臣反覆上書朝廷,要求全面開啟的海禁恢復通商,雍正皇帝考慮再三,終於決定廢除先帝的南洋禁海令。

此時大清帝國海岸線上大大小小的口岸已超過上百,但是由政府認定的通商口岸則仍然是浙江,江西,福建和廣東。

到了乾隆年間,東印度公司開始拓展中國市場,並引爆了洪任輝事件,引得龍顏大怒,皇帝撤銷了三個海外貿易據點,只剩下廣州一個海關,到乾隆一朝,海外貿易無比興盛。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從康熙年間開放通商口岸,只有零星外國商船會來中國做生意,72年時間裡總共來華商船300餘艘,可是到了乾隆時只剩廣州海關,往後的80年時間裡,來華貿易的商船竟高達5000餘艘,貿易額擴大近20倍。

早期落實海禁制度主要是防範臺灣的鄭氏父子,那時鄭成功和日本的德川家有過密的往來,這對清朝來說是決不能容忍的,康熙時期雖然逐漸打開了海外貿易。

但是來華的商船要經過嚴格盤查,外國人上岸受到極為嚴苛的對待,不得隨處隨意走動,各地方會在口岸附近架設炮臺,為了限制外國人,避免針對朝廷的顛覆活動。

清政府規定了許多奇葩的條例,比如冬天時外國人必須離開,不得逗留在廣東省城,船到岸後,外國人不得隨意上岸,也不得在城中隨意穿梭,所有來華商船必須接受中國人的擔保,否則不得上岸。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為了避免質優價廉的外國貨衝擊本國市場,也避免中國緊缺物資流出海外,乾隆又頒佈了許多固定商品的禁令,例如禁止五穀交易,禁止經營金銀,銅礦等等。

而有關海外貿易的各種稅賦也越來越多,大清律在順治三年編纂完成,有關於海禁的法令完全照搬了大明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明朝有海禁制度,但並沒有真正的落地執行。

對比兩朝,清朝的海禁則在開國時期真正得到了貫徹,由於沿海老百姓靠海吃海,初期法令落地時效果不佳:“記順治六七年間,彼時禁令未設”。

直到順治十八年時,才有漢官提議,將沿海的居民悉數遷出,至內陸五十里範圍,這樣就徹底隔離了與大海的連線,一下子讓沿海許多原本肥沃的田地無人耕種,而那些靠海吃飯的老百姓則流離失所。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到康熙二十二年臺灣歸附之後,這些已經被遷往內地的居民才得以重新回到原來的土地,並給予安置,康熙曰:“遷移百姓事關緊要,當查明原產給還原主,爾等會同總督巡撫安插,務使兵民得所。”

也因為康熙年間禁海令一廢除,許多老百姓開始向海外移民。

據記載,很多出海商貿人士,十人中就有五人定居南陽,漸漸的形成了華人聚居地現象,訊息傳回國內讓統治者非常不安,擔心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在海外建立反清據點,這就是南洋海禁的背景。

清朝禁海令始末,封閉國門一時爽,過後才知是災殃

由於初期的禁海令,以及嚴格限制百姓在海上活動,也導致大清帝國漸漸的遠離現代文明。

18世紀時西方開啟了工業革命,已經將這個落後的農耕文明遠遠的甩在身後,當人家再度用艦炮開啟國門時,統治者悔之晚矣。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