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算是的,但有句話也該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李斯在戰國後期,屬於是出身很高的那類人,政治新秀,如此形容他並不為過,作為荀子的學生,李斯註定在政治上被重用,他想藏也藏不住。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在政治理念上來講,荀子屬於是“法家”,雖然說師從“大儒”,但是荀子的主張思想中,比過去“儒子”所提倡的“禮”,更多了一個“法”,這也正是後世“外儒內法”的雛形,也就是表面上以禮處事,背後的保護屏障,仍舊是法律。

用法治國,便與仁政甚遠,因為“無法”而造成的多數歷史悲劇歷歷在目,“重典”治國成為必然,這也是秦國後期的立國之本,商鞅雖死,但他的法洞悉了人性,最起碼,對於秦國是極其適用的。

長平之戰中,秦昭襄王之所以能迅速調動如此多的青壯,便是秦國早早埋下的“法”起了作用。

當年秦國主張“弱民之術”,秦人生活算是多處碰壁,但窘迫之餘,又有“軍功體系”可以快速改變命運,有些時候,上場殺一個敵人,就比得上別人經商一輩子,這種法的魅力,讓另外六國忌憚,也讓人羨慕。

這便是李斯在從政前的政治背景,秦國的強大,跟儒的關係其實並不大,真正讓他們強大的,乃是自律的法。

最早,李斯跟著呂不韋混,呂不韋也是個傳奇,明明是商人,但卻跨界當宰相,呂不韋深知法度的作用,選擇了李斯,就這樣,李斯踏上了政治道路。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後來始皇帝成長,長大成人,呂不韋對他的肘掣越來越多,這再演變下去,便是人性的對弈,於是乎,始皇帝透過一系列事件,奪走了呂不韋手中的權力,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帝太后與嫪毐私通之事敗露。

不過家庭的變故、政局的更改,沒有使始皇帝停下腳步,也沒有打亂他的思緒,他反而更加信任法度,始皇帝根本不喜歡儒家那一套長篇大論,他喜歡法家的雷厲風行,不講什麼道理情面,我比你強,你聽我的就完事了!

既然信仰法,那就要倚靠法家,所以李斯有大用也。

而對於李斯而言,找到合適的老闆最重要,跟儒家不同,儒家鬱郁不得志可以天天“樸素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待在深山老林著書傳承,法家真的想揚名,唯有“入世”,李斯是一個政治功利性很強的人。

只要是始皇帝想要的,李斯都能想辦法改變出來。

所以李斯能在始皇帝時期步步高昇,靠的就是這種敏銳多變,既然皇帝覺得天下分裂,國家太多是不安的根源,那麼便“郡縣制”,地方和中央進行連線,這也是李斯盛名千古的原因,開闢了一個能一統家國的政治體系。

除了地理上的統一,李斯還提倡文化思想上的統一,“書同文字“,便是李斯從法的角度出發的主張。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但要說法是完美的,也並非如此。

法是扭轉人類生活的另一種習慣,屬於是“熵增”的背面,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要積極達到一件事情,那麼必須耗費巨大的能量和代價,秦國一統文化思想,代價就是六國之人的“牴觸”和不滿。

所以秦始皇多次出巡,為的就是露露臉,也震懾地方官員,李斯多次跟隨,看到不好的地方就立馬改正,改正不了就鎮壓,也是這種雷厲風行的風格,讓秦始皇時期,幾乎沒有太大的隱患。

但上面說的那些,都是李斯的高光時刻,他的人性光輝,在沙丘宮之時,就已經隨著始皇帝的逝去,一同“黯滅”了。

前面說到,李斯乃是法家,而他看似可憐,其實也有可恨之處,這前者後者,其實是有關聯的。

李斯乃是學問派的政治新秀,但在秦朝,還是有一些世家的,譬如蒙家,祖上就為秦國賣命,祖訓就是終生忠誠於秦國,背景很是可以,到了秦始皇時期,蒙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蒙恬和蒙毅。

蒙恬就不必細說了,秦始皇的頂級心腹,帶著數十萬秦軍在北方打壓匈奴,是為當時的戰鬥力天花板,國家之柱。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而最值得說的是蒙毅,蒙毅乃是“文臣”,也是秦始皇很信任的人,時人稱一文一武,拱衛大秦,說的就是這兩兄弟,但可惜的是,蒙毅和李斯屬於是“政敵”,兩人終究不可能和睦相處。

其實對於法家而言,一旦失去了展現政見的機會,那麼就等於自我理念的徹底死亡,始皇帝重視李斯,是因為當時需要重典治世,可他也明白,遲早他得退出歷史的舞臺。

始皇帝認可的繼承者乃是“扶蘇”,扶蘇跟蒙毅的關係極好,而且政見十分契合,所以扶蘇登基之後,必然是讓蒙毅登上宰相之位,彼時的朝廷,綻放的就是蒙毅的光芒,而李斯,終究成為時代的過去。

當趙高把這些利害關係說出來的時候,在始皇帝的遺體面前,李斯陷入了沉思,按理說,法家的本性,不應該讓他背叛始皇帝的遺命,該如何安排,那麼他就接受安排,可他卻不願意自己一下子成為過去。

於是他抵不住誘惑,和大奸臣趙高沆瀣一氣,決定修改始皇帝遺詔,變成一份“旨意”,要在北方修築長城的扶蘇、蒙恬自刎受死,然後把兵權移交給趙高。

這個旨意看起來很荒唐,但是趙高、李斯抓準了扶蘇的弱點,知道這個命令,扶蘇是必然會接受的。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但具體的底氣來自於哪裡,歷史的片段太少,無法判斷,但事實就是,看到這份偽造的旨意後,扶蘇不顧蒙恬的阻撓,毅然決定自殺,導致上郡兵權落空,失去了主心骨,蒙恬只能受伏,中了趙高和李斯的陰謀。

當始皇帝車隊回到了咸陽後,趙高、李斯公佈了秦始皇已經駕崩了的事實,又扶持胡亥登基,而後趙高和李斯開始了另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把秦始皇的“子女”們全部斬殺殆盡,算是除掉胡亥登基的威脅。

如李斯所願,一切都往他希望的方向發生著,他也保住了自己的宰相之位,繼續在朝中輸出自己的政治理念,但他這時候卻沒注意到,他的“好夥伴”趙高,已經對他露出了殺意,並不遜色於當時對秦始皇子女的。

然後在趙高把秦朝作死的時候,陳勝等人在大澤鄉爆發起義之際,李斯還“傻乎乎”地發表政見,讓趙高頒佈法令,加強天下對百姓的束縛,以鎮壓起義的焰火,誰知道趙高為了粉飾和平,更是借刀殺人,謀害李斯。

李斯、馮去疾、馮劫等人因為上書,從而被趙高誣陷殺害,彼時的胡亥已經是大腦空空,趙高說啥他信啥,趙高說天下和平他也信,於是信了李斯和他兒子李由要造反的言論,處死李斯,自此,大秦算是徹底玩完。

而這個為了保住政治地位的李斯,最後也是因為自己的政見而死,看似很堅毅,實則是可憐人可恨之,若不是他和趙高同流合汙,大秦的結局又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李斯是悲情人物,但也算是一半的奸臣。

秦朝的李斯,在歷史上是不是一個悲劇的人物鮮花為你解析

之所以不說他是完全的奸臣,還是因為歷史的片段太少,不知道李斯當時經歷的是怎麼樣的環境,很多事情便不對他揣測了,但是殺害扶蘇的罪名,李斯是絕對要負責任的。

所以李斯被處死,多多少少也算是給扶蘇、蒙家兄弟陪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