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每次讀這篇《逍遙遊》,總能醉心於莊子心遊天地、自在忘我的精神世界。

世人有誰不豔羨莊子逍遙快樂,可現實常常告訴我們,快樂是與金錢掛鉤的,只有掙夠錢,才能買到快樂。

其實,讀懂了莊子,你就會明白:真正的快樂不是花錢買來的。

在先秦諸子中,莊子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他不像孔孟那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推行“禮樂”教化。

也不像墨子那樣拉幫結社宣揚“兼愛、非攻”的和平主義思想。

更不像張儀、蘇秦這類縱橫家,憑藉“合縱連橫”在外交場上混得如魚得水。

作為道家一脈,莊子的人生理想甚至和前輩老子都有很大的不同。

老子雖也講求“清靜無為”,但他的“無為”是一種治國安邦的策略,是為了最終的“無不為”。

在那個禮崩樂壞、戰亂不止,人人都削尖腦袋想要擠進統治者隊伍的年代。

只有莊子視名利如糞土,心甘情願的做一介逍遙自在的鄉野村夫。

種種田、釣釣魚,閒來寫些嬉笑怒罵的“荒唐段子”警醒世人。

楚威王聽說莊子隱居鄉野,種田釣魚,便派了兩位大臣去請莊子出山。

正釣魚的莊子見到他們後,本著“魚我所欲,名利非我所欲”的心態,持竿不顧。

兩位大臣覺得這是莊子的考驗,便執著的等在一旁。

莊子為了打發走他們,隨口編了個故事:

“聽說楚國有一隻死了的神龜,屍體披著綾羅綢緞放在宗廟裡。若你們是那隻神龜,你們是希望死了被擺在廟堂裡被人供奉呢?還是希望繼續活著在泥水裡自由的玩耍?”

“當然是活著了!”兩位大臣回答道。

莊子點點頭,說:“這就對了,你們回去吧,我還要繼續在泥水裡玩耍呢!”

這就是莊子,他寧肯在鄉下“玩泥巴”,也不肯接受廟堂上的高官厚祿。

因為,莊子追求的並不是金錢、權力、地位等世俗約定的成功準則。

相反,他是從功利者追求的物質世界中跳出,探求精神世界的廣博。

莊子有句名言叫“大知閒閒,小知間間”。

說的是擁有大智慧的人廣博曠達,超然於物;而擁有小聰明的人則斤斤計較,蠅營狗苟!

莊子的快樂正是不求現實世界金錢權力的“小智”,而求精神世界廣博超然的“大智”。

所以,莊子雖不富有,卻能活得自由瀟灑。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有一次,莊子與好友惠子在濠水橋上散步。

莊子看到水中的魚,有感而發道:“魚在水中悠閒的遊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聽到,立馬懟道:“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

莊子也不甘示弱的迴應:“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魚快樂!”

惠子繼續反駁到:“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魚,所以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事就是這樣的!”

莊子不緊不慢的說道:“老惠,咱倆從頭來縷一縷!當你說‘你怎麼知道魚快樂’這話時,已經默認了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是在濠水橋上知道的!”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濠梁之辯”。這場辯論顯示出了二人不同的生活志趣。

惠子是從理性角度思考,按照常人的邏輯,你不是魚,當然不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則是從感性角度出發,我在橋上散步時很快樂,而水中自由自在的魚兒就像此時的我一樣,所以魚也是快樂的。

莊子曠達灑脫,使他的思想不拘泥於常人的邏輯,從自身的快樂“移情”到魚的快樂。

從“無趣”的生活中尋找到“有趣”,這就是他的“心遊萬物”。

難怪有著與莊子相似生活態度的蘇東坡在讀其文時能感嘆:“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可見,生活中從不缺少快樂,只是缺少一顆像莊子那樣善於發現快樂的心。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作為戰國時代最出名的段子手,莊子的“段子風格”與同行們大相庭徑。

他從不寫什麼治國之策、帝王之道。而是寫一些腦洞大開,具有超現實色彩的幻想寓言。

著名的《逍遙遊》講的就是一隻不甘寂寞的北海大魚,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化而為鵬,去南海轉了一圈。

一路上,激起了三千里的浪花,翅膀一拍帶起的旋風直上九萬里雲霄,活脫脫演了一出《大魚海棠》!

另一個故事“莊周夢蝶”更為玄乎,莊子做夢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悠然自得、翩翩飛舞的蝴蝶。

待夢醒之後,卻傻傻的分不清,我究竟是蝴蝶?還是莊周?

這麼超前的腦洞,可以拿給兩千年後的弗洛伊德當做分析“自我與本我”的案例了。

莊子就是這樣把自己的才華都用在鑽研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上,從身邊的小事物中收穫樂趣、感悟道理。

他看到螳螂伸臂,便有了提醒世人莫要不自量力的“螳臂當車”!

他看到井中之蛙,便有了諷刺目光短淺之人的“坐井觀天”!

他看到一株古樹因不成材,反而避免了被砍伐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故有了“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的感嘆。

他看到乾涸泉水中的兩條魚艱難的求生,就有了被後世廣為流傳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大到鯤鵬,小到井底之蛙,莊子的這些寓言告訴了我們:

真正的快樂並不再於你擁有多少珍奇玩物,而是你能從平凡的小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情趣與智慧。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莊子的妻子染病離世。朋友惠子前往弔唁。

卻見到莊子蹲在地上,拿著根木棍,一邊敲著瓦盆,一邊哼著小曲。

惠子見狀,立時怒聲質問他,為何如此無情?

莊子聞言,這才面露悲色,解釋起來:

人的一生就像四季的輪轉變化,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生的延續,我的妻子已離開這間陋室,去天地之間逍遙自在了,我若不為她高興,反而還哭哭啼啼的,那就是不懂生命變化的道理了。

這就是莊子“鼓盆而歌”的典故。莊子唱歌,並非不懷念亡妻。

而是在用樂觀曠達的精神面對生老病死,更是用“以歌代淚”的方式去追憶昔情。

恰如後世文人所點評的那樣,“未能忘情,故歌以遣之;若能忘情,又何必歌?”

可見,莊子早就參透了佛祖那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的苦諦。

人生就是一部《難唸的經》,與其“為悲歡哀怨妒著迷”,倒不如敞開心胸、拈花把酒、快意人生。

正如泰戈爾所言:生活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逍遙了一生的莊子,在臨死之際依然不失曠達和幽默。

在他將死時,弟子們商議著為師父進行厚葬。

聽到弟子們議論的莊子迴光返照般的坐起,說:“你們是應該厚葬我,就讓天地作為我的棺槨,日月星辰作為陪葬品。這樣的話,世間萬物都能為我送葬,還有什麼樣的葬禮比這更風光!”

“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這是何等的瀟灑與豪邁!

這就是特立獨行的莊子,縱觀他的一生,他既不是在積極的出世,也不是在消極的避世,他是在戲謔的“遊世”。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遊戲,那麼王公貴族一出生就是開掛的滿級玩家,而普通人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打怪升級。

至於莊子則是一個打破規則的休閒玩家,功名利祿、等級秩序、倫理綱常等等遊戲規則在莊子眼裡統統都是狗屁。

他用自己的實踐告訴了所有人,人生修煉到滿級的方式並不只有掙大錢、住名宅、開豪車……

當你學會像莊子那樣用“齊物”的觀點,將遊戲設定中的美醜、貧富、高低、貴賤等不同等級都視為了“同一”。

那你就能擺脫以金錢為準繩的世俗快樂標準,活出屬於自己的瀟灑人生。

倘若你能像莊子那樣再進一步的“齊是非”,“齊物我”、“齊生死”。那麼恭喜你,你就打通了遊戲的終極關卡,獲得了莊子奉行的“大道”!

讀了莊子,才知道真正的快樂不是金錢買來的!

聞一多說過:“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

翻開中國的歷史,凡是讀懂了莊子的文人,他的人生必然是精彩而快樂的!

陶潛讀懂了莊子,於是結廬人境,採菊東籬,在亂世中開闢出一個千古桃源。

李白讀懂了莊子,於是酒入豪腸,化作七分詩興,秀口一吐,吟出半個盛唐。

蘇軾讀懂了莊子,於是曠達超然,縱使漂泊半世,亦只是一蓑煙雨任平生。

讀懂莊子的大知閒閒,方能擺脫名利的束縛,享受精神世界的快樂。

讀懂莊子的心遊萬物,方能從無趣中發現有趣,從平凡中感悟不平凡。

讀懂莊子的曠達超然,方能樂觀的包容萬物,化解是非,看淡人生的悲歡離合。

讀懂莊子,便可知世間的快樂不只是金錢消費帶來的物慾享受,有時候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生活的趣味也盡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