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今天的遼寧省和山東省都是平級的省級行政區,陸地上不相連,只能隔海相望。但有趣的是,在明朝的時候,從山海關到鐵嶺衛的這一大片土地,即今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卻都“隸屬”於與其隔海相望的山東省。在《明實錄》中就有“國初舊制,山東、遼東原系一省”的記載。當然,這一“隸屬”關係是有其特殊性的。

在說明明代遼東地區“隸屬”山東的原因前,要先簡單的談一下明朝對於地方的管理體制。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遼東地區

明朝開國之初曾繼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但隨著新生的明帝國漸趨穩定,明太祖朱元璋便對行省制進行了改革。明初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負責民政,接受中央六部的管理。

後又增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兩個與承宣布政使司平級的機構,分別掌握一省的監察司法和軍事權力,接受刑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管理。三司分屬不同的系統,責權明確,互相牽制。

因為明人有使用古稱的傳統,所以儘管朝廷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人們習慣上還是稱之為某某省。

除了三司制外,明代又有獨創的地方守、巡道之制,道介於省與府州之間。分守道屬於布政司,負責民政;分巡道屬於按察司,負責司法。

每一省都有若干分守道與分巡道,但是因分守道和分巡道分屬於佈政和按察兩個系統,所以每個省的若干分守道與分巡道的轄區有重疊,也有交錯,只有數目大體相當,這是守、巡道之制在創立之初便有意為之的事情,目的是雙重管理,使它們相互牽制,利於地方穩定。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在瞭解了歷史背景後,便可以說明一下明代遼東地區“隸屬”山東的原因了。

>首先,這是由於遼東地區只有遼東都指揮使司決定的。

>明初遼寧地區因戰亂導致地廣人稀,尤其是漢人極少,且北元太尉納哈出率領二十萬元軍盤踞東北,對該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朱元璋曾說:“遼左之地,朕以其地早寒,土曠人稀,不欲建置勞民,但立衛以兵戍之。”由此可以看出,遼東地區比較特殊,不適宜建省,所以明朝轉而在該地設定大量統屬於遼東都指揮使司的衛所,起到管理開發與加強軍事的雙重作用。

明朝衛所制下,一衛有兵5600人,一個千戶所有兵1120人。軍人及其家屬別立軍籍,世代為兵,與受行政系統管理的民籍截然不同。衛所分佈在全國各地,手中掌握著大量屬於軍事系統的土地,這些土地由衛所分配給軍籍人員耕種。衛所制的最高領導機構在外為前文提到的都指揮使司,在內則為中央的五軍都督府。

遼東都指揮使司建立後,遼東地區成了只有都指揮使司,沒有佈政、按察二司的一個特殊地區,但隨著地區穩定,人口增長,民政方面的事情越來越多。在缺少布政司和按察司的情況下,讓軍事系統的遼東都指揮使司處理這些複雜的民政事宜確實是難以長久。於是,為了處理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民政事宜,明廷決定遼東設立遼海東寧分守道和分巡道,受山東布政司和按察司的管理,因而出現了明武宗時兵科給事中屈銓所謂的“遼東地方分巡、分守等官以至錢糧吏役俱出山東。”的局面。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明朝軍隊

>其次,受到了交通因素的影響。

>明朝時,東北地區與都城和其它內地省份的聯絡在陸地上只能透過山海關附近這一狹長地帶,但這條路不光難走,還危機重重。這是由於兩個方面原因導致的。

一是遼西地區多雨水和沼澤,使得“道經古澤,泥淖難行”;

二則是遼東地區處於當時所謂蠻夷的三面包圍之中,就像《全遼志》中所說:“三面阻夷,出入無路”若走山海關這一狹長孔道,則有很大的風險會遇到蒙古人。

陸上很是不好走,但海路則與陸路截然不同。遼東的東西北三個方向被女真和蒙古所包圍,唯獨南方隔海與山東相望,沒有什麼外來因素干擾。且據《全遼志》記載,當時由旅順到山東的登萊地區,只有“五百五十路水程”,乘船的話,則“一日可至”,同時海上還有很多小島,以至於明人感嘆道:“各島相接如驛遞”。在交通不便的古代,遼東地區與山東之間便利的海上交通成為了兩地緊密相連的天然紐帶。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遼東和山東的地理位置

>最後,遼東在人力和物質上上對山東有很強的依賴性。

>如前文所提及的,明初遼東地區地廣人稀。因此,赴遼東戍守的明軍大部分都是由山東所調集,有時甚至直接將原本山東地區的衛所整個調至遼東。如《明實錄》中就曾記載:“洪武六年(公元1373),置定遼右衛於遼陽城之北,立所屬千戶所五,命定遼都衛指揮僉事王才等領原將山東諸衛軍馬屯守”即明初經略遼東時,設定遼右衛,其下轄五個千戶所,兵士都是直接由山東諸衛調集而來。

《明實錄》中還有以“萊州土軍五千人並本衛軍七百九十四人屬定遼右衛”,土軍即從本地普通民戶中招募而來計程車兵,當山東本地衛所軍戶難以大規模補充遼東兵源時,山東普通的民戶又承擔起了赴遼戍守的任務。由此可見,山東對遼東人力需求上的重要保障作用。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明實錄》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

遼東因戰亂的破壞,明初時經濟基礎很是薄弱,並且由於衛所屯田一時難以成規模,所以明軍的物質供給也主要仰仗于山東。這一點不僅明初這樣,有明一代都是如此。

如《明史》所載,先是洪武年間,“山東糧餉、布花,命鎮海候吳禎總舟師萬人,由海渡遼,以給軍需”,永樂時又有“平江伯陳瑄督餉,由登萊至旅順口,歲以為常”,甚至到了神宗萬曆援朝徵倭,明末與後金作戰的時候,山東對於遼東地區也提供了很大的物資支援。

因此,鑑於遼東對於山東在人力和物質上的依賴性,將遼東在行政和司法上“隸屬”山東,對於穩固遼東,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遼寧和山東陸地並不相連,在明朝為何會被劃為同省!

上圖_ 張廷玉負責編著的《明史》

綜合來看,在明朝,將遼東地區在行政和司法上“隸屬”于山東是由於遼東都指揮使司存在處理民事的需求,同時考慮到遼東與山東之間便利的交通以及遼東地區在人力和物力上對山東的依賴所導致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隸屬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遼東地區的行政和司法雖屬於山東管轄,但該地區主要的管理機構遼東都指揮使司卻和山東沒有一點關係。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明實錄》《全遼志》《明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