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到此人,先說說他的詩:

《大風歌》: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張宗昌

這首可能是“狗肉將軍”張宗昌最好的詩作了,頗有些英雄氣概。不過,下面這首才反映了他真實的文學水平:

《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噠。

奇怪的是,與其同年代的詩作如雲,大多泯滅於史海之中,反而張宗昌這些粗俗不堪的“作品”能儲存至今。原因有二:一是他曾把詩作收錄成集——《效坤詩鈔》,形成文字記載易於儲存。再者張將軍的作品實在太搞笑,又通俗易懂。要擱在如今,他必會是一位出色的段子手。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張宗昌也是苦出身,他是山東掖縣人(今萊州),上過幾天私塾,也算識文斷字。因為家境貧寒,打小也是挨餓受凍,為了餬口什麼都幹,他的少年經歷也是當時底層百姓們的縮影。

1897年,年僅16歲的張宗昌被迫“闖關東”,東北地區物產豐富、地廣人稀,相對來說容易找到飯吃。來到東北後,混跡於三教九流,打零工、扛長活、當扒手、做“鬍子”,什麼都幹。

時勢造就人,如果是太平盛世,也許他會留在家鄉,讀書務農。但殘酷的生活、黑暗的社會就如同染缸,讓他掙扎於其中,越染越黑。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張宗昌也並非一無是處,貧苦的生活磨練出堅強的意志。山東大漢身高體壯幹活肯出力,又待人寬厚、講義氣,也由此受到同伴們的信賴。俄國人也賞識他,並因此學會一口流利的俄語,之後去西伯利亞金礦當工頭,還練出一手好槍法。

辛亥革命爆發後,張宗昌先投靠到被稱“桃源三傑”時任山東都督胡瑛麾下,隨後又參加陳其美的光復軍任團長,開啟了他不太光彩的軍旅生涯。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轉換門庭

1913年,張宗昌還是國民政府的師長,奉命前往徐州抵擋北洋軍。結果在前線倒戈,投了馮國璋,搖身一變成為北洋軍直系。要說他的官當的也亂,先擔任馮國璋的侍衛長,又被任為旅長隨軍赴湖南作戰,大敗後改任師長。打了敗仗還能升官,也是奇聞,北洋軍隊內部如此混亂,怪不得老打敗仗。

1921年,張宗昌前往江西討伐,這次輸成了“光桿司令”,無奈前去投靠直系大佬曹錕,但遭到吳佩孚等人的強烈反對。顏面盡失的他,憤而轉投奉系。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奉系生涯

初來乍到,一無隊伍二無靠山,只能先給個營長幹。不過張宗昌“洪福齊天”,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即將到來。

吉林有位旅長作亂,並聯合了“鬍子”盧永貴的人馬。當時張作霖新敗,手頭能用的兵力不多,就派了張宗昌這個營前往討伐。想來張作霖也沒把他當回事,又不是嫡系,新來的拼光就拼光了。

張作霖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誰知“鬍子”頭目裡有很多都是張宗昌的同鄉故交,當年的窮兄弟們對講義氣的張還是頗有些交情的,跟誰幹不是幹。張一槍沒放就收編了大批土匪隊伍,足有三個團,這下子發達了。錦上添花的事接踵而來,恰逢俄國內戰,大批潰敗的俄白匪軍來到東北,張宗昌會俄語啊,一通哇啦哇啦就把這些人收為己用。他豪爽大氣的作風,想來也很對白俄軍的胃口,甘心為其效力。

他的人馬迅速擴到上萬人,張作霖高興了,提拔他當上旅長。可這麼多人要發餉啊,把張宗昌愁得去種了鴉片。這下炸了鍋,奉軍其他部分不樂意了,憑啥他小子能種鴉片發財我們不能?於是張作霖派心腹郭松齡前往,名為檢閱,實則伺機裁撤張宗昌。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郭松齡帶著目的來到張旅,自然沒好臉色,刻意刁難指天罵地,言語間難免帶著涉及家人的口頭禪。張宗昌聽後當場給郭跪下稱爹,他比郭還大兩歲,把郭松齡鬧了個大紅臉。事後張宗昌得意地說:“叫他爹,又不是真的爹”。

此人簡直就是個潑皮無賴的性子,跟他談禮義廉恥純屬白費。不過換個角度,張宗昌頗有急智,這些也幫助他度過一次次危機。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掌控山東、久戰無功

張宗昌能得到山東這塊地盤,還是張作霖去管段祺瑞要來的,當時段要倚仗奉系支援,不得已免去原來的督軍代之以張。

他在掌政山東時期,把山東攪得烏煙瘴氣,被評價為“禍魯不淺”。還有個渾號“三不知將軍”,意即“兵不知多少,錢不知多少,姨太太不知多少”。

在同各方軍閥爭鬥中,也是勝少敗多。這令張作霖惱火不已,要追查責任,被張宗昌找了個“替罪羊”應付了事。

每有危機,張宗昌總能想到辦法。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高個子是張宗昌

遇刺身死

張作霖之死對奉系造成嚴重打擊,北伐軍趁勢攻打,白崇禧部擊敗並收編張部五萬餘人。孤家寡人的張宗昌,被迫逃亡日本避難。

1932年,張宗昌來到濟南,並結識了佔據山東的韓復榘,兩人還拜了把子。張宗昌故態復萌,向韓吹噓道:“俺很多部下都在山東,只要招呼下,馬上可以拉起隊伍!”

感覺到危機的韓復榘動了殺心,設下圈套將張宗昌刺殺於濟南火車站。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張遇刺後,各大報紙紛紛發文,稱之為“大快人心”,“刺張之舉是人民公意”云云。

聲名狼藉的張宗昌,落到這個結局,也算是天理昭彰了。

他打仗敗多勝少、作詩粗俗不堪,卻能身居高位,如何做到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